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读书娱乐旅游绿色城建社区打工

理论

书库

苦心孤诣觅文气

郭运德
2019-12-24 14:15:10  来源: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记者说:好稿怎样开头结尾》:费伟伟著;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

  在电子媒介高度发达、媒体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下,做个记者不易。

  如果不甘于做个平庸的从业者,而想做个真正称职的新闻人,不仅需要较高的文化素养、较宽的知识贮备、较好的文字功底,还需要较强的政策水平和应急应变能力。突发新闻不会给你时间去从容不迫地下判断;同一个事件、同一种现象、同一类热点问题,可能会有成千上万的人以不同方式进行关注、发布与报道,要想在其中独辟蹊径、高人一筹,必须拿出真本领。

  除了天资和机遇差异之外,新闻报道优劣高下的分水岭,很大程度上在于从业者用功与用心的多寡。善于学习、长于思考、勤于总结、勇于突破,通常会成为好新闻脱颖而出的成功秘诀。费伟伟就是这样一个勤奋的用功用心之人。

  费伟伟是个文学爱好者,在山东大学读书时就曾在全国大学生散文比赛中获得过一等奖,散文集《杨花漫漫》《渴望远方》《体验生命》可谓妙笔生花、行云流水;进入报社,文学写作让位于新闻采编,不仅在报道与编辑两条线上时有佳作呈现,多次荣获中国新闻奖,而且精心钻研新闻业务,在新闻理论研究上也屡有佳构,《编采逸兴》《新闻采写评》《好稿是怎样“修炼”成的》等书都在业界产生良好反响,有的一版再版,成为青年从业者入门必读书。

  这本《人民日报记者说:好稿怎样开头结尾》所辑录的文章,没有长篇大论的理论推演,没有佶屈聱牙的概念堆砌,有的只是自己长期从业的经验总结,是值班编稿时的心得体会,是优秀新闻稿件的读后随想,是报社编前会评报时的业务研讨……作者不对一般性的编采技巧作泛泛之谈,而是精心选取新闻写作中开头和结尾这两个貌似枝节的问题展开深入讨论,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启示读者:局部处置得当与否影响全局成败。这些文章都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持之有据,有感而发,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较高的个人辨识度。每篇文章后面均设附录,既可作资料参考,又可相互佐证,有效增进了书稿的实用价值,对培育乐业敬业意识和提升采写编辑水平,颇具启迪作用。

  置身信息的海洋,好开头尤为重要,它会激发起读者的好奇心和阅读兴趣,起到先声夺人之效;开头如果不抓人、不出彩,新闻作品无人问津,内容再好也发挥不了预期作用。古人讲“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之一见而惊,不敢弃去”,今人说“开头一半文”“好的开头是成功的先导”,都是这个道理。而结尾作为全文的总结与升华,如果不能做到首尾呼应、相得益彰,就无法展现画龙点睛、抑扬顿挫、余味悠长的欣赏效果。精心构思一个别开生面的开头与结尾,是文章好看且耐看的充要条件。所谓“凤头、猪肚、豹尾”,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开头结尾不单是文章构思的前奏,实质上更是寻找整篇作品“文气”的重要环节。说到底,开头结尾酝酿的过程,也是一个捕捉文气的过程。有了文气,写作就能酣畅淋漓、血脉贯通;抓住这个支点,也就找到了起笔之初提纲挈领的主动脉。曹丕讲:“文以气为主”;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进一步阐释:“是以吐纳文艺,务在节宣,清和其心,调畅其气”,若能“藻溢于辞,辞盈乎气”,必会自出机杼,“秀气成采”。文气犹如围棋之眼,也如武侠人物的任督二脉,眼开则内气聚,内气聚则实力强,任督二脉一打通,写作也就有了心游万仞、自由广阔的挥洒空间。

  当然我们也须特别强调,“文无定法”才是写作充满无限可能的最大奥秘。任何一个精彩的开头与结尾,都没有固定模式可循。开头和结尾,可大可小、可虚可实、可故事可哲理、可抒情可议论、可收拢可宕开、可豪迈可含蓄……只要能够找准切口、独出心裁,只要能够气息流畅、文质合一,只要能够恰到好处、引人入胜,任何方式都可以尝试,都可能取得最佳传播效果。关键的关键,还是在于你能否做一个有心人。

  实话说,做媒体记者和编辑是个良心活,你用40%的精力也许就能勉强交差,但你用200%的努力也未必能做到最好——这是我当了十多年编辑最深切的感受。任何一个有责任心和使命感的记者编辑,都不应把这份职业仅仅作为谋生手段,而是应当灌注满腔热情,全身心投入,把职业当作事业来干。殚精竭虑、苦心经营,用心、用情、用功,不断增强自身的脚力、眼力、脑力和笔力,认真对待每一个选题、每一次采访、每一则报道、每一篇文章、每一幅版面,深入开掘其中的深刻蕴含和潜在价值,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争取做到最好、更好。倘如此,才有可能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切实发挥报纸内容为王的强大优势,开辟一片真正属于自己的新天地。

  (作者为中国文联副主席)

编辑:迟语洋

书库

工运

  • 让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走在前列

    党中央明确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定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点题、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健全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统筹城乡民生保障制度等改革的重要内容。我们坚持党的领导,注重试点先行先试,统筹各方协同发力,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不断走深走实。

  • 及时回应网民关切 走好网上群众路线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创新互联网时代群众工作机制,始终做到为了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引领群众,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健全联系广泛、服务群众的群团工作体系,推动人民团体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把各自联系的群众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

  • 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繁荣先进文化

    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离不开职工群众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要充分发掘广大职工群众的文化自觉,让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成为广泛的社会共识,通过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实现人生价值。要通过一系列制度鼓励全社会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凝聚起投身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强大精神动力。

  • 牢记初心使命 开创工会工作新局面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根本动力。工会作为党领导下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要始终以党的初心为自己初心,以党的使命为自己使命,以践行党的初心使命为根本动力,不断开创新时代党的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新局面。

访谈

文献

  • 周恩来与南方局干部教育

    从1939年开始,周恩来领导中共中央南方局在重庆红岩开展了8年工作。在这段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时期,周恩来特别重视干部教育工作,其间举办了党员干部训练班开展党性教育,干部在红岩村的学习蔚然成风。

  • 伟大的跨越:西藏民主改革60年

    一、黑暗的封建农奴制度三、彻底废除封建农奴制十、西藏发展进入新时代2019年是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按中国传统文化习俗,六十年一甲子,是值得纪念的日子。六十年前的民主改革,对西藏地方和西藏各族人民而言,是一次新生,意义非同寻常。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