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在与群众沟通的过程中,是讲官话套话,还是转变语言表达方式,讲群众喜欢听的群众语言,不是可以小觑的事情。
我们常常看到,台上讲话的人照本宣科,津津乐道,但总是官话套话,索然无味,台下的听众昏昏欲睡,此情此景,业已成习。官话套话成了干群之间一堵无形的墙,它疏远了和人民群众的距离,降低了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官话套话没人愿意听,还谈什么宣传群众、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带领群众?
学习和运用群众语言,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老一代党和国家领导人都十分重视学习群众语言。毛泽东同志批判党八股“像懒婆娘的裹脚又臭又长”,邓小平同志讲“我是人民的儿子”、讲“白猫黑猫”论,江泽民同志强调“下高楼、出深院”到基层去,胡锦涛同志提出“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等,都是运用群众语言的典范。习近平同志最近在多次讲话中,大量运用群众语言阐明深刻道理。比如,“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老虎”“苍蝇”一起打、“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等,把一些重大的政治问题、道路问题、制度问题、作风问题,用老百姓通俗易懂的语言,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群众一看就懂,一听就明。
群众语言的特点是大众化、口语化,简洁明快,通俗易懂,表现出一定的亲和力、说服力和感染力。养成讲群众语言的好作风,首先,要提高认识,端正态度。讲群众语言是增进干群感情、密切联系群众的内在要求。“话不投机半句多”,和沟通的对象没有共同语言,说起话来人家反感,那你就达不到协商说服的目的。其次,要深入群众学习群众语言。群众语言来自群众,植根在基层和实践中,在高楼大厦中和书本上学不到真正的群众语言。只有深入群众,和群众打成一片,在了解和掌握群众的思想情绪,体察群众所思所虑所求的过程中,才能逐渐学会和掌握群众语言。最后,要持之以恒。熟练地掌握和运用群众语言,非一朝一夕之功。它要求我们每一位做群众工作的干部要立足现实,勤于学习,善于思考,丰富知识,不断地提高群众语言表达能力。总而言之,我们要掌握讲群众语言的真本领,不仅要提高认识,端正态度,更要下一番苦功。(摘编自《甘肃日报》2013年9月28日2版 陈乃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