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中国梦”的奋斗目标。他在多次讲话中强调: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提出了“法治中国”的时代命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用专章阐述法治中国建设,表明党中央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坚定决心和信心。
法治中国是民族复兴的题中之义。英国著名经济史专家安格斯·麦迪森计算过:历史上的中国“鹤立鸡群”于世界长达1500年之久。未来中国要辉煌,不会是历史的简单重复,它必须要有法治的积极跟进。当今世界上所有发达国家发达靠的是市场经济和法治这两个法宝。市场经济允许和鼓励人们追求个人利益,当个人利益得以实现,国家利益也会实现,社会也会繁荣。但是,如果没有法治来规范人们追求个人利益的边界和方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会演变成为狼与狼之间的关系。所以,法治中国是民族复兴的题中之义。
法治中国是历史给我们的启示。一是文艺复兴后的启示。欧洲文艺复兴后,把人从神的束缚下解放出来,经济高速发展,社会财富急骤增加。但文艺复兴后的欧洲又面临许多矛盾问题。原始资本主义为了积聚财富,搞殖民统治,屠杀土著居民,贩运非洲黑奴,引发世界大战。文艺复兴后的欧洲让西方人陷入了反思:人需要有信仰,市场经济离不开法治。于是,他们重新拾起了被他们批判过的托马斯主义。与此同时,他们开启了近代法治的征程;二是古代罗马帝国的启示。古代罗马帝国辉煌好几个世纪,原因是简单商品经济高度发达加上法律取得了辉煌成就;三是日本向近代转型的启示。明治维新让日本迅速强大起来,日本开启了宪政和法治之路。对于日本的崛起,日本学者认为:“日本之所以能够成功,法治的成熟和媒体的发达发挥了积极作用”。“经济的成功对民主的作用有时受到夸大,而稳定的政治民主和法律对经济社会繁荣的贡献却经常受到低估”。
法治中国是对现实的积极回应。一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法治。我们今天讲的小康不只是经济上的小康,还包括法治在内。缘于此,党的十八大要求,不仅要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且法治政府要基本建成。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离不开以法治为核心的制度保障;二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需要法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既是一场深刻的观念变革,更是一次全面的制度创新。这就要求我们要通过制度创新来解决制约科学发展的制度滞后问题,真正把科学发展建立在制度化的基础上,纳入法治化的轨道内;三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法治。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执政党的重要目标。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矛盾问题,突出表现在近年来发生了很多起群体性事件。群体性事件发生的深层次原因在于社会缺失公平公正,不少参与群体事件的群众,本身并没有直接利益诉求,而是对一些社会现象存在不满情绪,借机宣泄。解决社会的公平公正,最根本的要靠法治。法治是调节社会利益关系的基本方式,是公平正义的集中体现,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四是提升综合国力需要法治。提升综合国力是中国梦的首要内涵。一个国家的实力,不只是硬实力,还包括软实力。软实力就包括法治状况在内。
综上所述,法治中国是民族复兴的题中之义,是历史给我们的启示,也是我们对现实的积极回应。 (执笔:省委党校教育长 吴传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