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民族复兴战略思想的理论特质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明确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思想,这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重大理论创新,是统一思想、指导实践的科学指南,具有鲜明的理论特质。
理论思想的战略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善谋者,观大势、谋大局、成大事。当代中国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承前启后、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成为摆在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面前的重大抉择。民族复兴战略思想是站在党和人民事业大局高度进行谋划的战略抉择,是对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考量,展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观大势、谋大事的气魄和谋略。
思维方法的辩证性。辩证思维是马克思主义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例如,在对待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时期的问题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两个不能否定论”。在对历史人物特别是领袖人物的评价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能因为他们伟大就把他们像神那样顶礼膜拜,不容许提出并纠正他们的失误和错误;也不能因为他们有失误和错误就全盘否定,抹杀他们的历史功绩。”在如何深化改革开放问题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关系,处理好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胆子要大和步子要稳的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民族复兴战略思想充分体现了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立场、方法和观点。
理论品质的继承性。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夙愿,是数代中国共产党人为之奋斗的宏伟目标。民族复兴战略思想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的民族发展史的深刻反思、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发展持续探索的深入总结、对改革开放30多年伟大实践的不断提炼中形成的。民族复兴战略思想切中了当代中国发展自强的时代命脉,契合当今世界与中国的发展大势,是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思想精髓的时代继承和当代创新。(湖南省委党校常务副校长 徐晨光)
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关于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关于切实增强宗旨意识的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强调领导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必须始终牢记宗旨、牢记责任。学习领会这一思想,要坚定理想信念,补好精神上的“钙”,强化公仆意识,做到忠诚于人民、扎根于人民,牢固树立责任意识,牢记为人民服务是神圣职责,坚持为实现中国梦不懈奋斗,脚踏实地、创新工作,在为人民服务中体现人生价值。
二是关于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始终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强大根基,要自觉拜师人民、尊重人民、依靠人民。学习领会这一重要思想,要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唯物史观,始终做到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推进各项事业,坚持人民当家做主,着力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积极推进依法治国,大力发展基层民主,推动群众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
三是关于坚决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随时随刻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要依法保障全体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保障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维护人民根本利益要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公平正义。学习领会这一重要思想,要切实增进与群众感情,做到始终把群众放在心上、当作亲人;要健全完善直接联系群众制度,以制度促进党员干部扎根群众、服务群众;要着力办好为民实事好事,让人民群众时刻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要坚决惩治侵害人民利益行为。
四是关于依靠人民群众做工作的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和中国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充分调动最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新性,紧紧依靠人民推进改革,善于依靠和发动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学习领会这一重要思想,要始终牢记人民是我们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要始终坚持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检验各项工作成效,衡量党员干部等都要坚持人民满意的根本标准;要积极发动群众参与社会管理,建立健全群众参与机制,激发群众自治活力,实现群众安居乐业。(中组部《党建研究》杂志社副主编 姚林楠)
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客观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顺应历史潮流,反映人民心声,强调实干兴邦、空谈误国,主张积极开展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学习讲话是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客观要求。
一是维护中央权威、确保政令畅通的客观要求。维护中央权威,增进全党团结,保证中央政令畅通,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一条基本经验。学习领会习近平同志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使全党进一步与中央领导集体保持思想一致、步调一致、声音一致,对于加强中央权威、维护全党团结显然具有特殊重要意义。
二是凝聚思想共识、澄清模糊认识的客观要求。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知难而进、迎难而上,直面问题、直指本心,在国家、社会和对外关系三个层面上,发出了一系列政治声音坚定而清醒。作为党中央政治态度和政策导向的集中体现,习近平同志的系列重要讲话全面丰富深刻,对于统一全党思想、澄清模糊认识,对于党带领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定音鼓”“开场锣”作用。
三是振作精神状态、激发奋进力量的客观要求。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以时不我待的强烈使命感和“接过历史的接力棒”的强烈责任感,振聋发聩地向全党全社会吹响奋进号角,坚定而郑重地向各级领导干部提出了作风建设与精神状态的新要求。纵观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无不贯穿着一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的理想追求,一位真正的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一位大国领导人的人格魅力,归根结底意在激发和唤起全党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
四是扎实推进工作、顺利实现目标的客观要求。习近平同志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站在时代发展的战略高度,立足国际国内发展全局,深刻阐述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出了许多重要思想观点,是统一思想、指导实践、推进工作的科学指南。一方面,有利于扎实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和党的建设;另一方面,有助于顺利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等渐次递进的发展目标。(中央党校科研部副主任 郝永平)
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明确指出,进一步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实际上就是要处理好在资源配置中市场起决定性作用还是政府起决定性作用这个问题。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定位。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重大突破。
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靠整个市场机制的有效运行来调节的。其基本含义是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配置资源。这里突出的是市场的自主性。这种自主性不仅表现为市场自主地决定资源配置的方向,同时也表现为市场调节信号即市场价格也是自主地在市场上形成。这不意味着政府的作用完全退出,而是要求政府的作用作出调整,在应该发挥作用的地方充分并有效发挥好作用。
政府要通过自身的改革使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其中包括,凡是市场机制能有效调节的经济活动,取消政府审批,资本、土地、劳动力、技术等生产要素都要进入市场,而不再留在政府调节系统。
政府要主动建市场体系,建市场秩序。习近平同志指出,我国的市场经济是由计划经济转型的,市场体系和市场秩序的混乱现象更为严重。为了保证市场对资源配置决定性作用的有效性,需要着力建设和完善市场。政府需要建立有效的契约制度和产权制度,建立公平交易,公平竞争的市场规则,建设法治化的营商环境,并且通过打破行政性垄断,打破各种形式的地方保护建立全国统一市场,及城乡统一市场。政府需要改革市场监管体系,解决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问题。
当然,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不能放大到市场决定公共资源的配置。全社会的资源除了进入市场的市场资源外,还有公共资源。公共资源是未明确私人所有权的资源,涉及自然资源、政府的法律和政策资源、公共财政提供的公共性投资和消费需求等,公共资源配置要遵循公平原则。(南京大学党委书记 洪银兴)
理解理论自信的三个维度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这可以从三个维度来理解。
从客观依据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始终遵循社会发展规律。遵循社会客观规律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性。一是它始终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引领作用。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把科学社会主义当作自己的指导思想、精神支柱和行动指南,进而形成了巨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极大推进了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二是它总是在不断拓展发展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以创新的勇气和智慧在中国土地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大大有别于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新的社会主义实践模式。三是它致力于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纵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过程就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
从价值取向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始终崇尚人民主体价值观。崇尚人民主体价值观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目的性。一是它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切实实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把崇尚人民主体价值观这一理念贯穿落实到了各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发展各个领域。二是它始终把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作为实现人民群众利益的主要任务。发展,不仅彻底改变了我国落后的面貌,更是筑牢了进一步发展的群众基础,支撑起了我国明日更大的辉煌根基。三是它始终把充分依靠人民群众作为推进科学发展的力量源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源自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历史活动和社会实践,贯穿着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体现了中国人民的伟大觉醒和伟大创造。
从实践精神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始终坚持党的思想路线。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人总是以巨大的政治勇气,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正是凭借这样的精神,才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正是基于这一科学的理论体系的指导,才确保了改革开放的方向,真切地体现了、实现了和发展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愿望,进而赢得了民心,夯实了执政基础。(重庆市社会科学院哲学与政治学研究所副所长 吴大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