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围绕全面深化改革作了一系列重要论述。这些重要论述,是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思想,进一步增强了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和决心。当前,保险业深入学习习近平同志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就要贯彻落实好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主动置身于全面深化改革大局,找准服务民族复兴伟大中国梦的定位和切入点,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有力保障。
深刻领会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
习近平同志强调,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这是深入研判国内外发展大势作出的重要论断,体现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
全面深化改革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们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更近了。但离梦想越近,越要保持清醒头脑。必须看到,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从经济大国发展到经济强国还需付出巨大努力;支撑经济社会平稳运行的制度机制还不健全,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提升国家治理能力仍然任重而道远;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长期存在,我们在民族复兴道路上还会面临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困难与挑战。要破解这些难题,必须以一往无前的勇气全面深化改革。
全面深化改革是确保中华文明兴旺发达的必然要求。历史上,中华文明能够长期居于人类文明的领先位置,得益于兼容并蓄、博采众长。近代以来,中华文明趋于保守、固步自封,逐渐落后于世界文明发展步伐。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古老的中华文明焕发出蓬勃生机,日益成为影响世界文明举足轻重的力量。在这样的关键时期,我们要极大丰富物质文明,为中华文明进一步崛起夯实物质基础;大力提升制度文明,为形成和保持中华文明的优势奠定制度基础;全面增强中华文明的影响力和辐射力,让世界上更多的民族、更多的国家分享中华文明的丰硕成果。要做到这些,就不能满足于已有的成绩,而必须始终保持改革和进取的姿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推动中华文明大发展大繁荣。
全面深化改革是保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代表人类社会发展方向,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遭受重大挫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持改革开放,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了全党全国人民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但必须看到,社会制度的竞争具有长期性、反复性。只有坚持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实现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不断彰显、竞争优势才能不断增强。
为发展和改革提供制度性保障
习近平同志指出,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合理布局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重点、优先顺序、主攻方向、工作机制、推进方式和时间表、路线图,形成了改革理论和政策的一系列新的重大突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又一次总部署、总动员。保险作为市场化的社会互助机制和风险管理机制,能够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制度性保障。
助力经济发展,为全面深化改革夯实物质基础。在发达国家,保险业的地位举足轻重,被誉为“经济助推器”。比如,美国、日本、德国、英国保费收入占GDP的比重分别为8.2%、11.4%、6.7%和11.3%,而我国的这一比重仅为3%。保险资金具有长期性、稳定性特点,可以为经济建设提供大量稳定资金来源。目前,保险资金运用余额达7.4万亿元。如果未来20年保险资产规模年均增长15%,按20%投资于基础设施和不动产计算,保险业可以为基础设施和不动产累计提供资金24万亿元。加上债券等投资,共可为经济建设提供资金70—80万亿元。此外,发展出口信用保险,有利于保障出口、优化对外贸易结构、促进对外投融资,进而促进经济发展。
完善金融体系,促进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完善保险经济补偿机制。在发达国家,保险与银行、证券一同构成金融业的三大支柱,保险和养老金资产占金融总资产的比例平均达到20%。在我国,这一比例仅为5%。全球最大的10家金融企业中有6家是保险企业。我国保险业发展滞后,金融结构不合理,弱化了金融市场配置资源的能力。深化保险业改革,推动保险业发展,能够增加居民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渠道,促进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货币市场深度融合、协调发展,提高金融市场效率。
化解矛盾纠纷,建设有利于长治久安的社会治理体制。《决定》提出,要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和矛盾凸显期,政府身处社会治理的第一线,容易成为各种矛盾的焦点。相比之下,发达国家把很多公共服务、社会治理、利益调节职能交给市场和社会承担,政府面对的压力和承担的责任要小得多。通过责任保险的商业行为,把人与人、人与企业、人与政府之间的纠纷转化为比较单纯的经济关系,有利于形成市场化、制度化的社会矛盾化解机制。近年来,我国以交强险为代表,涵盖道路交通、安全生产、环境污染、旅游出行等领域的责任保险发展较快,在参与社会治理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表明保险业在参与社会治理体制建设方面具有很大空间。
健全社会保障,提高社会对重大改革措施的承受能力。未来几年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时期,各种改革措施的推出可能触及多方面利益,形成一些不稳定因素。通过健全社会保障,减少人们的后顾之忧,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决定》提出,加快发展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商业保险,构建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大力发展商业养老健康保险,调动国家、企业、个人等多方面力量,运用好政府和市场两种机制参与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有利于减轻财政负担,增强经济活力,有利于促进社会保障体系与金融体系协调发展,有利于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提高应对经济社会风险的能力。
分散农业风险,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决定》提出,完善农业保险制度。这是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的重要举措。20世纪30年代,美国组建了联邦农作物保险公司,2000年又专门出台法律鼓励私营保险公司开发农业保险产品。法国早在1900年就通过法律确立了农业互助保险公司的地位和作用。近年来,在各级政府和财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国农业保险快速发展,目前规模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我们将继续加大农业保险发展力度,丰富农业保险产品,使农业保险成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的重要支柱。
全面深化保险业各项改革
习近平同志指出,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加强各项改革关联性、系统性、可行性研究。在全面深化保险业改革过程中,我们将加强顶层设计,认真梳理各项保险工作,找准改革的关键环节和突破口,提高改革的科学性,激发行业发展的内生动力与活力。
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让市场在保险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建立市场化的定价机制,继续落实传统寿险预定利率改革政策,创新经营体制、机制和模式,探索差异化经营。建立市场化的资金运用机制,把投资权和风险责任交给市场主体,在投资比例、投资范围等领域实行更彻底的开放。建立市场化的准入退出机制,统筹规划市场准入和市场体系培育,完善市场退出和风险处置的制度机制,发挥市场优胜劣汰功能。
深化保险公司改革,夯实保险市场可持续发展的微观基础。完善保险公司治理结构,形成规范的决策制衡机制和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提高内控制度的科学性,加强信息化建设,完善公司内审制度,大力推进管理规范化和标准化,提高风险管控能力。优化公司考核评价体系,引导其更加重视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更加重视保护保险消费者利益。
继续推进监管改革,建设现代保险监管体系。继续创新和改善监管,放开放活市场的事,管住管好该管的事,不断提高监管的科学性有效性。推进第二代偿付能力监管体系建设,进一步强化定量资本监管、定性风险管理要求、信息披露要求,增强监管、企业、市场三方面的约束。建立健全保险监管信息系统,运用现代技术创新监管机制和手段,提高监管效率。
突破发展难点,努力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全局能力。积极推进巨灾保险发展,争取相关部门在立法、税收、巨灾基金等方面的支持。深入发展农业保险,认真落实《农业保险条例》,完善基层服务体系、大灾准备金等配套制度。积极发展健康和养老保险,为城乡居民提供多样化保障服务。大力发展环境污染、食品安全、公众安全、医疗执业、安全生产等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的责任保险,充分利用保险费率杠杆的激励约束机制,构建市场化的公众权益保障和矛盾调处新模式。
(作者为中国保监会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