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刘惠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的重要论述不仅是对持之以恒反对“四风”和坚决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升华,更直指当前作风建设的问题症结,为今后一段时间的作风建设树立了新标杆。
把握复杂性,精准研判,领航作风建设再启程
我国当前处在社会转型期、改革攻坚期、矛盾凸显期,决定了作风建设具有复杂性,作风好转不可能一蹴而就。从体制上看,多层级、多头管理为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提供了便利条件。从监督上看,监督体制还存在“上级监督太远,同级监督太软,下级监督太难”的问题,监督渠道上还存在社会监督、舆论监督缺乏必要规范的问题。从价值观上看,价值观多元化造成部分党员干部对金钱、权力的过度推崇,一定程度上滋生了享乐主义、奢靡之风。问题越纷繁复杂,就越要找准穴位、抓住要害。面对作风建设的复杂性,需着力提升两方面能力。
提升对形势的研判能力。“三严三实”为作风建设进一步明确了新的内涵,对解决“四风”问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级党员干部应强化群众意识,牢固树立群众观念,努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应强化发展意识,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的形势判断和新要求上来,坚决根除一切影响发展的行为。应强化大局意识,坚持将作风建设放在固本强基的重要位置,在发展大局中分析判断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善于把上级精神和自身实际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提升对制度的刚性执行力。十八大以来,中央创新出台了多项制度规定,但一些地方和部门在执行上却缺乏刚性力度。必须做到令行禁止,把制度执行要求量化细化,做到看得见、摸得着,加强监督检察,对顶风违纪违规者绝不手软。必须强化宣传教育,提高制度的知晓率和党员干部执行制度的意识,真正把制度转化为行为准则和自觉行动,形成尊重制度、服从制度、执行制度的良好氛围。必须坚持领导带头,形成执行制度的健康环境,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坚守制度“底线”,以其人格魅力和示范带动,提高全体党员干部的制度执行力。
把握常态化,持续给力,催动作风建设不止步
作风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唯有在“常”字上仔细琢磨、狠下功夫,才能为作风根本转变赢得时间。“三严三实”的提出体现了中央对作风建设常抓不懈的决心,彰显了我们党“说到的就要做到,承诺的就要兑现”的决心。各级各部门要一抓到底,对违反党纪国法的行为“露头就打”,对违逆群众意愿的现象“冒尖就抓”,让等待观望的人认识到“这阵风”常吹不停。要防止作风问题“死灰复燃”,实现工作作风的持续好转,必须实现两方面的转变。
由单打独斗向合力监督转变。过去一年多,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作风问题持续进行了通报和处理,为作风建设好转奠定了坚实基础。但宏观来看,有些地方还存在纪检监察机关唱独角戏、跳光杆舞的现象。今后一段时间,应借助群众合力推动作风问题的发现,借助新闻媒体合力推动作风建设的监督检查,借助党政主要领导合力推动作风问题的整改落实。
由运动式向常态化转变。作风问题之所以常抓常有,归根结底是一些党员干部的思想出了问题。但长期以来,有的干部受惯性思维影响,热衷于运动式的工作方法,造成了“违纪—查处—再违纪—再查处”的恶性循环,要实现常态化转变,就必须常抓思想教育。“三严三实”为党员领导干部教育提供了新内容,是党员领导干部的为官之道和行为准则,是对中国共产党优良作风和传统的继承和发扬。要组织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理想信念和宗旨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以及党纪国法、廉政法规和从政道德教育,不间断地以典型引路和警示教育相结合的方式,给干部时刻上紧“发条”,让干部不出“岔子”。
健全长效机制,持之以恒,实现作风建设真落地
当前,作风问题有了明显好转,但基层反映,作风问题就像“牛皮癣”,容易反复。一些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或认为作风建设是短期行为,仍旧以“认认真真走过场”的态度来对待作风建设。社会上关于作风建设能否长期坚持的担心,个别干部仍然存在的观望心理,需要我们有着清醒的认识。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如果前热后冷、前紧后松,就会功亏一篑。”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作风建设的这一论断,直指当前作风建设的问题症结,及时回应上述有关抓作风建设能否持续的种种疑虑。当前,作风建设要着眼长远,就必须立足当前,着重抓好两方面工作。
健全完善制度体系。当前作风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制度缺失、制度依赖等是很重要的原因。首先要抓学习调研。对以往关于加强干部作风建设的有关制度机制进行细致梳理,并进一步学习借鉴优秀经验。其次抓谋划设计。对干部作风长效机制建设进行认真谋划设计,确定长效机制的整体框架和制度体系,推动各项工作和制度落实的保障性机制。再次抓检查督导。在工作中,既要通过月报表、汇报会、实地调查等传统方式,对机制建设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及时发现机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还要注重应用电子监察等新兴手段,尽最大可能弥补制度机制的漏洞,确保监督不留空白、不留死角。
探索创新法治方式。领导干部要做到“三严”,除了加强个人修养外,更需要政府加强改革限权,用法治压缩腐败滋生空间。应理顺事权与财权,一方面通过建立有限政府,持续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科学限“事权”,另一方面通过运用科技手段对各级各部门的“财权”制度进行深入改革。领导干部要做到“三实”,客观上还应对当前干部考核办法进行探索,积极推行政府绩效管理,让干部考核不唯GDP,真正用“实绩”说话。
(作者系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委副书记、市纪委书记)
链接:
步步为营深化作风建设
王慎非
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深化作风建设提出了“三严三实”的新要求,立意高远、寓意深刻,指明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员干部的为政之道、成事之要、做人准则,是对党员干部的新要求,是加强作风建设的再启程、再出发,彰显了我们党一鼓作气抓作风、驰而不息改作风的坚定决心和恒心。
过去一年多来,全国上下从贯彻八项规定精神到反对“四风”,从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到一系列制度化建设,中央和各级党委强化作风建设的“紧箍咒”越念越紧,“组合拳”越来越密,引起了极大震动,在全社会产生了强烈反响。各地各单位持续推进的作风建设,也打破了一些党员干部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观望心态和侥幸心理,使之更加自觉地转变思想观念,更加积极地投身到作风建设的大潮流中。然而,改进作风无止境,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首先,要坚持学以致用,把谆谆教导化作继续抓好作风建设的强大动力,始终聚焦“四风”不散光,进一步明确方向、理清思路、完善举措,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把改作风的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教育引导领导干部牢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努力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求,我有所为”。
其次,要坚持以身作则,率先示范,把“三严三实”要求贯穿到正在开展的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始终,切实查纠“四风”问题,进一步完善活动方案,明确措施要求,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推动教育实践活动各个环节工作的落实。同时,积极做好第一批活动的后续和收尾工作,组织开展“回头看”,对照检查,补缺补差,抓好整改落实,促进新风正气常态化、长效化,使之成为一种习惯、一种风尚。
第三,必须理解“严”和“实”的内在联系,找准改进作风建设的着力点。严是改进作风建设的根本保障,要求别人做到的,领导干部要首先做到。要把“四风”的势头遏制住,领导干部须常常“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严字当头,以修身增强党性,以慎行管好权力,以守纪保持形象。再华丽的形式,都不如朴实的内容。党员干部的作风体现在谋实事方面,而不是用夸夸其谈的语言来点缀。没有诚信的品行,难以赢得群众的信赖,更难以创伟业、干大事。实是作风建设的丰富内涵,要从“实”字入手,做到蹄疾步稳,一步一个脚印地把作风建设推进下去,从而取得实效。实现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任务,要注意“实”与“严”的有机统一,把“三严三实”作为改进作风的风向标。
实干兴邦,空谈误国。“一步实际行动胜过一打纲领”。加强作风建设,不能停留于一般原则号召,必须有具体措施。我们要坚持把作风建设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总体布局,按照从大局着眼、小处入手,抓住重点、整合载体的思路,切实做到一年一个主题,步步为营、层层推进作风建设向纵深发展。
(作者系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