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习近平同志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中强调,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关键问题进一步研究思考,着力推动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当前,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正面临难得的机遇和艰巨的任务,要实现改革发展的蓝图,关键要靠人、靠干部。一个时期以来,海城市委在推进改革发展中,坚持把解决发展中的问题与干部选用统筹考虑,不断强化问题意识,探索实践干部选用考察新机制,走出了一条应对问题选干部、选好干部解难题、解决难题促发展的干部选用新路。
根本出发点是为事业发展储备干部资源
强化问题意识,在应对改革发展问题中选用干部,根本上就是坚持事业第一的理念,坚持“为事业发展配干部”的选人用人原则,选拔最优秀、最适合的干部,任用有智有勇、德才兼备的人才,让干部在事业发展中发挥最大的能力和作用。对此,需要建立强化问题意识的选用干部机制。
其一,研判发展机制。坚持以强化问题意识贯穿于谋划发展的整个过程,立足全市发展大局,围绕一个时期或阶段带有全局性、方向性的具体问题进行分析研判,拿着“望远镜”和“显微镜”认真审视发展中出现的障碍和矛盾,抓住关键性问题进行深入思考,找准问题的实质,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并把解决问题与干部的配备有机结合,进而决定干部的调整使用。
其二,岗位匹配机制。在干部管理上,实行科学分类管理,通过日常考察和年度考察,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对地方领导干部进行系统掌握和科学评估,把干部划分为不同类型,建立动态管理干部信息库。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区域、不同层级、不同部门的岗位特点和实际需求,从多种角度判断不同类型的干部干什么最适合、解决什么样的问题最适合,把最合适的干部用在最适合的岗位上。
其三,多渠道选人用人机制。对干部选用过程实行“一放三改”,即:放开初始提名权,改进干部条块管理模式、民主推荐测评办法和竞争性选拔干部方式,实现不拘一格广泛举荐、结合特点科学交流,防止出现简单以票取人、以分取人现象,为干部选用拓展视野和渠道。
其四,评价考核机制。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施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的差别化考核。特别是在个性考核上突出将预期解决问题的指标和内容细化,使干部带着问题、带着任务履职工作。同时,建立重点工作任务、重点项目与分管责任人对接的落实责任体系,增强对干部业绩考评的针对性和科学性,充分体现事业发展靠干部、干部升降靠实绩的选人用人“指挥棒”作用。
关键在于面对问题能够选好应对破解的人
强化问题意识,在应对改革发展问题中选用干部,就是要瞄准问题、用准干部。干部用准了,对症下药,药到病除;干部用偏了,资源能力得不到发挥,解决不了问题。面对不同区域、不同领域的改革发展,必须把能不能解决问题作为考察使用干部的一个重要标尺,做到因岗择人、知人善任、人尽其才。
要选用能够积极应对产业科技驱动、科技创新问题的人。随着经济转方式、调结构的深入推进,地方产业正处于由资源型向深加工型提档升级的关键阶段,解决产业科技驱动、科技创新问题是推动发展的一个重大课题。从推动海城菱镁产业科技创新转型的成功实践看,就是要积极选用熟悉产学研合作的专家型干部,从更广视野、更宽领域选好用好能解决问题的干部。专家型的领导干部,能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强化与国家级高校、科研机构的沟通合作,迅速启动研发中心和中试车间建设,为完善产业基地科技支撑起到重要引领作用。
要选用能够有效化解经济发展压力与生态环境建设矛盾的人。特别是选用那些年富力强、具有生态环境建设经验、愿意到基层干事创业的人。这样的人干劲足、有魄力、有激情,能够带领农村干部群众大力推进坡耕地还林工程、小荒地治理工程、荒山治理工程,促进经济不断发展和生态环境显著改善。
要选用能够勇于承担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课题的人。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新时期党的建设面临的重大课题。许多农村乡镇基层组织建设薄弱,根本原因就是村级班子软弱涣散、集体经济实力不强、基层党员干部力量不足。对此,海城市实施以“选派市直机关干部到镇区挂职党委副书记、副镇长(兼村第一书记),镇区干部到市直部门和村级挂职副局长、村第一书记”为主要内容的“双派”工程,收到了良好效果。挂职镇区党委副书记重点抓好基层党组织体系建设、村级党委班子建设、农村党员队伍建设和党建载体创建活动,挂职副镇长(兼村第一书记)重点抓村级规划、深化农村改革、做强集体经济和服务基层组织建设的经验很值得借鉴。
核心是围绕发展选班子配团队打“组合拳”
一个地区的改革发展,需要解决的往往不仅是一个问题,而是一系列问题。强化问题意识,在应对改革发展问题中选用干部,不是单纯地配一个干部,而是把各种类型的干部整合到一起配好一个团队,形成能力的结构效应。特别是在经济发展前沿和一线的开发园区,班子的“一把手”就要配备综合素质较高、驾驭全局能力较强,有胆识、有魄力的“狮子型”干部,副职干部应当发挥专业、能力、阅历等特长,合理选用专家型、黄牛型干部,做到优势互补,增强整体合力。在地方开发园区领导班子配备上,必须把一批长期扎根基层一线、敢打硬仗、敢于担当、工作出色、业绩突出的优秀干部选配到班子中,在地方改革发展的主战场上,让“能人效应”得到充分展现,推动地方经济开发区走上大融资、大开发、大建设的发展道路。
成效是不仅推动工作更形成选用干部新气象
一是有效避免“论资排辈”的用人倾向。干部使用要用当其时、用当其位。用得过早,等于拔苗助长,对事业和个人都没有益处;用得过晚,既浪费干部资源,也使干部丧失了锐气。农村基层干部的发展路径往往论资排辈现象严重,强化问题意识选用干部,为干部发展拓展了空间,形成了能者上、庸者下和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局面。
二是有效激发干部“干事业、谋发展”的创造力。强化问题意识选用干部,使选拔任用上来的干部首先在思想上具备了“在其位、谋其政”的解决发展矛盾与瓶颈问题意识,工作中带着方向、带着目标、带着问题,既有压力,又有动力,始终处于解决问题、“干”字当头的状态,敢于直面问题,善于解决问题,以真抓实干的作风更好地肩负起改革的责任。
三是有效树立 “不以GDP论英雄”的考量标准。改革发展不仅仅是GDP,更是融合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领域的综合发展,各个领域都需要“能人”。只要有能力、有专长、都可以投身到适合的领域大展身手。为此,必须改进干部考核评价的措施办法,完善任务目标考评体系,把民生改善、社会进步、生态效益等指标和实绩作为重要考核内容,增强考核工作的全面性、科学性、针对性和差异性,从而把以业绩论英雄、凭实绩定去留的理念树得更牢。
四是有效树立干部工作的全局性思维。通过强化问题意识,使领导班子在研究改革发展过程中,把干部的选拔、使用纳入改革发展全局中研究分析,特别是纳入解决问题中研究考量,用问题“倒逼”领导班子在干部选拔任用中进行深层次研究,更好地把握事业发展对干部工作的要求以及干部队伍建设的特点规律,使选贤任能、知人善任、人尽其才得以更好的体现。
□项世伟(作者系中共海城市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