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时政撷英-正文
激发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生命力
//www.workercn.cn2014-08-18来源:湖北日报
分享到:更多

  

图为:解读专家:夏学銮 北京大学教授

  记者 付勤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这是党的十八大报告的标题。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中多次提到,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使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展现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记者专访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北京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心教授夏学銮,解读相关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

  原文精要

  2012.11

  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

  □ 党和国家的长期实践充分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只有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我们才能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赢得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更加幸福美好的未来。

  2012.12

  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

  □ 我们要适应扩大人民民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 我们要以宪法为最高法律规范,继续完善以宪法为统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把国家各项事业和各项工作纳入法制轨道,实行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国家和社会生活制度化、法制化。

  2013.02

  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

  □ 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不断开创依法治国新局面。

  □ 我们提出要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所有司法机关都要紧紧围绕这个目标来改进工作,重点解决影响司法公正和制约司法能力的深层次问题。

  2013.02

  十八届二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

  □ 必须下更大决心、以更大力度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以更好适应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工作作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迫切要求。

  2013.11

  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

  □ 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必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

  观点集萃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是我们党始终高扬的光辉旗帜。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主义愈发展,民主也愈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使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展现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

  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政治制度,走什么样的政治发展道路,必须与这个国家的国情和性质相适应。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关键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必须始终坚持正确方向。如果这一点把握不好、把握不牢,走偏了方向,不仅政治文明建设很难搞好,而且会给党和人民的事业带来损害,影响社会政治稳定,影响党和国家长治久安。我们要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积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有益成果,但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不搞多党轮流执政,不搞“三权鼎立”和两院制。“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如果人民群众通过司法程序不能保证自己的合法权利,那司法就没有公信力,人民群众也不会相信司法。

  保证权力正确行使,必须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要建立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体系,把笼子扎得紧一点,严防“牛栏关猫”,使权力运行守边界、有约束、受监督。

  不论行政体制怎么改、政府职能怎么转,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都不能变。要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接地气、通下情,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忧,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实现服务。

  道路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记者: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政治模式,没有也不可能有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政治发展道路。为什么说在当代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够发展中国、造福人民、振兴中华?

  夏学銮:国家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必须建立在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基础上,必须与这个国家的国情和性质相适应。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能够发展中国,这是历史已经证明的颠扑不破的真理。习近平总书记访问欧洲,在比利时布鲁日欧洲学院发表重要演讲时说,“1911年,孙中山先生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旧的制度推翻了,中国向何处去?君主立宪制、复辟帝制、议会制、多党制、总统制,都想过了、试过了,结果都行不通。”其他道路我们不是没试过,在当时无法形成气候,在现代中国,也不会形成气候。

  中国人苦苦寻找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最后选择了社会主义。这条道路也曾曲曲折折,有成功也有失误,但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和历史性的进步,充分证明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成功的,中国的道路选择是正确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适合中国的国情和社会发展阶段,它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社会制度和文化制度的制度综合和文化自觉。

  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记者:面对国际国内更为复杂多变的新形势新任务,如何才能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

  夏学銮:我们必须注意改革的平衡、协调发展。要让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顺利进行,就要有一个与之相适应的好的政治体制。当经济发展达到一定高度时,就会对政治体制提出更高要求。继续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是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重要内容。

  人民当家作主是根本,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必须坚持和完善。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都是重大课题。

  国之治乱关键在法治

  记者:面向未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也对依法治国提出了更高要求。当前,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等现象在一些地方和部门依然存在,一些公职人员滥用职权、失职渎职、执法犯法甚至徇私枉法的现象也依然存在。如何通过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化解社会矛盾,维护公平正义?

  夏学銮:东汉政论家王符说:“国无常治,国无常乱。法令行则国治,法令驰则国乱。”国之治乱关键在于法治,法治严紧,国家常治;法治松弛,国就常乱。这是被无数历史事实所验证的真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依法治国”,正是因为目前我们还存在很多问题,必须加以重视。在我国,人治思想影响深远,法治基础相对薄弱,人们对法律缺乏应有的信仰,全力推进法治中国建设还任重道远。正所谓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

  要通过“法治中国”建设,解决社会矛盾,维护公平正义,首先要在全社会树立法治观念,让全民习惯法治思维,让法律成为人民解决转型期问题的最高和最后裁决。破除局部利益对法律的干扰,让法治思维成为社会主义的行为习惯。

  其二,要坚持严格执法。在矛盾解决的过程中要坚持原则,是非分明,不能实行“好人主义”。坚决排除对执法活动的非法干预,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必追究。

  其三,要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作为“法治中国”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确保司法不受权力干扰,不被金钱、人情、关系左右。

  其四,要在加强法治建设的同时,学习民俗、民德等,使社会治理更充满韧性和人情味。

  制度的笼子要扎紧

  记者:我们现在说到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都会引用这样一句话:“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制度的笼子”包含哪些要素?如何把权力关进这个笼子?笼子又该如何扎紧?

  夏学銮:“制度的笼子”要关得住权力,必须坚实稳固,保证笼子承受得住各种外来或内在力量冲击。同时还要确保“笼子”框架科学合理,设计健全,才能关得住“老虎”,也不放过“苍蝇”。这个“笼子”还要透明,不能变成一个“暗箱”,要随时接受社会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这个“笼子”,实际上就是程序严密、监管有力的制度体系。

  扎紧制度的笼子,需要人民的力量。“笼子”不管是用最硬的钢材做的,还是用其他高科技材料做的,最终必须由人民来扎紧,由人民来看护,钥匙要交到人民手里。

  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记者:行政体制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推动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必然要求。转变政府职能要往哪里转、怎么转?

  夏学銮:转变政府职能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核心。这实质上要解决的是政府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转变政府职能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但还不够到位,一些该严管的没管好,不该管的又管得太宽,这些必须改、必须转。建设服务型政府,是政府转变职能的目标,要处理好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需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发挥社会力量在社会事务中的作用,市长的归市长,市场的归市场。

  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彰显制度优越性,最直观的标准是看政府是否有意愿和能力来为人民提供所需要的服务。一是政府不要轻易许诺,一旦许诺,必须兑现承诺。二是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坚持把群众路线贯彻到底。三是把领导转变为沟通,把管理转变为服务。四是建立更全面的危机管理机制,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对各种危机作出及时、有效的处理。近年来几次大的自然灾害中,党对救灾工作坚强、有力、富有成效的领导,就充分彰显了我国政治制度的优越性,也赢得了全国人民乃至全世界的肯定。五是建立超越政府和市场之间的“第三部门”,成为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的缓冲地带和有效补充。“第三部门”有多种定义,一般是指非政府组织、志愿者组织、社会组织、公益组织等,具有非官方性、独立性、自愿性。充分发挥它们的力量,可以填补很多社会管理中的空白地带。

  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越性已经彰显于世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让这一制度得到不断发展和完善,我们的道路将走得更加坚定,更加充满信心。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