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晨晖学者”、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王进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警惕和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坚决抵制、反对党史问题上存在的错误观点和错误倾向要警惕和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并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阵地建设和管理,注意区分政治原则问题、思想认识问题、学术观点问题,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提醒我们,反对历史虚无主义,不仅要理直气壮、旗帜鲜明,而且要始终坚持实事求是。
第一,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审视有关基本问题要始终坚持实事求是。历史虚无主义是一种以否定客观存在的历史,罔顾历史事实为基本特征的社会思潮。历史虚无主义的一个基本问题即表现形式问题。人们通常认为,历史虚无主义即“虚无化”真实历史,其实并不尽然。历史虚无主义也存在另一种形式,即将虚假历史“真实化”。
关于“虚无化”真实历史,是个人、群体或集团,在不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上,“污名化”地否定真实历史,不予真实历史以应有的尊重和肯定;虚假历史“真实化”,则是个人、群体或集团,以自身的历史为对象和需要为取向,依据片面的不实之词,无限扩大历史的成功面,人为制造一些凭空杜撰的“辉煌成就”。
这两种表现形式,尽管看似绝对相反,但都是为了混淆是非,否定历史,性质和作用如出一辙。无论面对哪种表现形式的历史虚无主义,都要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严加抵制和反对。
第二,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看待有关学术问题要始终坚持实事求是。反对历史虚无主义,要正确看待有关学术问题,把政治问题与学术问题、思想认识问题分开。学术研究中出现的某种失误和不同见解,大多是因为研究者的理论、方法、史料和认识的不同,并非是历史虚无主义的结果,更不能一概视为历史虚无主义。学术研究中出现不同见解是正常的现象,历史虚无主义在本质上却是一种政治思潮,带有强烈政治倾向和政治意图,并非一个学术流派或一种学术观点。那么,如何区别正常学术研究与历史虚无主义?一是看范围大小。历史虚无主义者对所要虚无和美化的历史,是以历史的全部为对象,而绝非局部的事件或仅仅某个历史节点。二是看真实与否。学术研究尤其是历史研究者视历史的真实为生命,一旦发现背离历史的真实,会立即自我纠正。与此不同,对历史虚无主义者而言,历史的真实在他们的臆想之中,缺乏客观证据。三是看主观态度。有意而为的历史虚无主义者,目的是动摇人民的信仰,搞乱人民的思想,实为自私自利。正常的学术研究者是为了追求真理,揭示真相,增长学问。四是看政治立场。是否迎合和呼应国内外的敌对势力及其所鼓动的社会思潮,是否损害党的领导、国家领土完整、主权和人民利益。要而言之,判断有关学术问题到底是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始终坚持实事求是。
第三,反对历史虚无主义,解决有关真相问题要始终坚持实事求是。抵制和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是一场严肃的政治斗争,关系着党的领导和国家政权安全,必须高度重视。那么,到底如何抵制和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实事求是地解决有关真相问题是关键。
首先,反对历史虚无主义要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政治立场。具体来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立场和维护党、国家、民族团结的立场;牢牢把握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深刻揭示历史发展的主流和本质。简言之,就是要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增强政治定力,坚定政治立场。除此之外,反对历史虚无主义,要把正确认识历史、客观评价历史、科学研究历史纳入制度化、法治化轨道。《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均对反对历史虚无主义作出明确规定。
其次,反对历史虚无主义要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学术立场。要着重把握历史整体研究原则、历史辩证法、历史主义原则、客观性原则等几个基本原则。要把历史结论建立在翔实准确的史料支撑和深入细致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坚持用唯物史观认识和记述历史。不仅如此,反对历史虚无主义,还要注意多管齐下。“敬畏历史,追求信史”,抛弃偏颇狭隘的管窥之见和一孔之见,坚持从历史大势与战略大局出发,做出实事求是的客观叙事和科学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