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谈股论经-正文
利率市场化下商业银行的经营发展转型
陈海强//www.workercn.cn2013-12-03来源:宁波日报
分享到:更多

  

  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一直在有序推进,货币市场、银行间债券市场以及外币存贷款利率已基本实现市场化。随着近年来利率市场化进程不断提速,如何应对利率市场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在新形势下实现经营发展转型,成为摆在商业银行面前的迫切命题。

  一、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回顾

  我国的利率市场化一直贯穿于我国金融市场培育和发展的全过程。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探索建立金融市场,各地纷纷开展资金拆借活动,小规模的利率市场化在局部地区出现。而央行主导的规范化、系统性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则始于上世纪90年代,这也是一般意义上的利率市场化,其主要进程如下:

  一、同业拆借利率市场化。1996年1月1日,央行建立全国统一的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形成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Chibor);1996年6月1日,在Chibor成功运行半年的基础上,央行放开对其上限管制,实现利率水平完全由拆借双方自主决定。

  二、债券市场利率市场化。1996年,证券交易所市场通过利率招标等多种方式率先实现国债发行利率市场化;1997年6月,央行建立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存款类金融机构所持国债统一转入银行间债券市场流通,实现国债交易利率市场化;1998年9月,国家开发银行在银行间债券市场以利率招标方式成功发行政策性银行金融债。

  三、贷款利率市场化。2004年10月,经过多次调整,央行取消贷款上浮封顶(信用社最高上浮基准利率的2.3倍),贷款最多下浮到基准利率的0.9倍;2006年8月和2008年10月,央行将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分别下调到基准利率的0.85倍和0.7倍;2012年6月和7月,贷款利率下浮区间分别扩大至基准利率的0.8倍和0.7倍;2013年7月20日,央行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0.7倍的下限(个人住房贷款暂不调整),由金融机构根据商业原则自主确定贷款利率水平,贷款利率实现市场化。

  四、放松对存款利率的管制。从2000年9月至2004年,央行分步放开了国内外币存款利率;2004年10月,央行规定人民币存款利率可以下浮,且下不设底,实现了“放开下限,关注上限”的既定目标;2012年6月7日,央行规定从6月8日起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利率上限可上浮至1.1倍,首次放开存款利率上限。从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提速的进程看,未来利率市场化的核心是存款的利率市场化。

  二、商业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的经营发展转型

  利率市场化使商业银行获得自主定价权,有利于其优化客户结构,加快金融创新。但利率市场化也加剧商业银行间的竞争,产生深层次的影响和冲击。面对新形势,商业银行应在产品定价、市场定位、收入结构、风险管理、机制改革等方面苦练内功,实现经营发展的新转型。

  一是建设以效益为中心的产品定价管理体系,发挥价格杠杆对转型发展的调节作用。综合考虑战略需要、竞争态势和成本因素,科学、灵活地进行存贷款业务定价。深化应用管理会计手段,更加准确、多维度地分摊营业成本,为合理定价创造条件。运用风险调整的资本收益率工具(RAROC),精确计量资本成本和客户贡献,为准确定价提供有力的工具。优化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方法(FTP),有效调整资产负债业务结构,引导资产负债业务的发展策略。

  二是实施差异化的市场定位策略,赢得转型发展的主动权。商业银行应从市场定位、商业模式、产品创新、金融服务等方面入手,落实适合自身特色的差异化发展策略,巩固和强化核心竞争力,在转型过程中赢得主动权,避免新一轮的“同质化转型”。对于大型银行而言,差异化发展的重点在于进一步发挥综合经营的协同效应、积极稳妥地“走出去”、发挥低成本负债的优势、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和产品创新能力;对于中型银行而言,发展转型的重点在于发挥机制灵活的优势、突出在局部业务领域的特色;对于小型银行业金融机构而言,则应立足村镇或者社区,聚焦小微企业和“三农”等领域,夯实客户基础、稳定核心负债,提供快捷灵活的金融服务。

  三是积极发展中间业务,实现收入结构的多元化。中间业务由于资本消耗少、抗周期能力强、对存贷业务依赖度低,在调整和优化商业银行收入结构的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我国商业银行一是应深度对接金融市场,提升交易、投资、代理、资产管理和金融衍生品等业务收入的占比;二是在公司机构金融业务领域,重点拓展增长空间巨大、银行有相对优势的现金管理、贸易融资、投资银行、金融机构、离岸金融、跨境人民币等新型业务;三是在个人金融领域,重点提升产品创新能力和增值服务水平,大力发展私人银行、财富管理、个人贷款、信用卡等业务。

  四是提升风险管理能力,为转型发展保驾护航。根据利率市场化环境下经营风险发展变化的新特征、新要求,全面提高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顺应银行信贷客户结构的新变化,处理好风险、创新和收益的关系,着力优化小微企业信用风险管理的流程、方法和技术。研究改进利率市场化背景下优化利率风险管理的新方法、新技术和新系统。严守流动性底限,高度重视并切实做好流动性风险的监测和管理工作。

  五是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引导、推动转型发展。在利率市场化环境下,业务效率和服务水平是银行实施非价格竞争、打造差异化优势的重要手段。银行一是应健全境内外机构之间、各分行之间、银行和子公司之间的联动机制,提高对客户的境内外一体化服务能力;二是应稳妥、深入地加强条线运作管理,探索实施利润中心模式或者事业部制改革,为高效传导转型提供体制保证;三是更新管理理念、优化管理方法,提高战略连接度和管理精细化程度,引导和带动转型发展。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