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谈股论经-正文
理性看待所谓“陷阱”
//www.workercn.cn2014-04-28来源:湖北日报
分享到:更多

  

  湖北日报讯 观察

  “中等收入国家陷阱”只是一种统计表象,它并不意味着一个国家只要收入达到中等水平,就可能陷入停滞。

  按照世界银行提供的数据,中国2010年人均国民总收入超过4200美元,首次超过其当年界定的中高收入国家3976美元分界线。由此,有学者担心中国可能跌入“中等收入国家陷阱”。

  其实,“中等收入国家陷阱”只是一种统计表象,它并不意味着一个国家只要收入达到中等水平,就可能陷入停滞。

  每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都会有自己的瓶颈,这一瓶颈可能凸显在任何发展水平,具体时点是由一国的外在发展条件和内在增长因素决定的,而与收入水平并无本质关联,并且发展瓶颈本身也是动态变化的。

  从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历程来看,生产方式从初级向高级发展,也是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的高度化过程。以日本为例,从上世纪50年代初到80年代进入高收入行列,日本实现了轻工业——重工业——第三产业的适时转换与升级,完成了由“贸易立国”到“技术立国”的过程,为其成功跨过所谓“中等收入国家陷阱”奠定了经济基础。然而,到了今时今日,很多发达国家的经济又陷入了停滞,按照“陷阱”逻辑,是不是应该说这些国家落入了“高收入陷阱”?!

  其实,“中等收入国家陷阱”并不是一个内容非常清楚、边界非常明确的概念,往往简单地指以人均GDP进入中等收入水平之后长期停留在中等收入水平或发生倒退的状态。但是,众所周知,以人均GDP这个单一指标作为标准来评价经济发展这种做法,长期以来就为人诟病,现在用这个单一指标来判断一个国家是否进入或逃离“中等收入陷阱”,更显得不科学了。

  另外,也有学者指出,“中等收入国家陷阱”还可用中等收入国家存在某些不良现象与特征来注解。有媒体给出了“中等收入陷阱”的几大特征,如经济增长回落或停滞、民主乱象、贫富分化、腐败多发、社会公共服务短缺、就业困难、社会动荡、信仰缺失、金融体系脆弱等。但是,如果我们稍加思考,这些特征在低收入与高收入国家又何尝不是或多或少客观存在着,甚至在某些方面可能更加突出?

  正因此,我们没有必要纠结于中国是否落入“中等收入陷阱”这样的问题,而真正应该关注的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瓶颈问题,比如:劳动力、资金和环境成本已经进入上升通道,要素驱动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已难以为继;资源环境瓶颈约束日益突出,产业结构亟须转型升级;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机制尚未完全建立,等等。这些问题,才真正是我们应该重视和担忧的。

  对中国来说,当前正在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对这些问题加以解决。中国经济稳中有进,正在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可以说,支撑中国经济发展的内生因素很充分。

  倒是我们在讨论“中等收入国家陷阱”时,反而要特别注意防范以下几类倾向:一是要防止将具体问题都当作“陷阱”,如有学者认为我们可能面临着“福利陷阱”、“金融陷阱”、“民主陷阱”、“人口陷阱”等等,将“陷阱”宽泛化;二是要防止某些地区将率先突破“中等收入陷阱”作为发展目标。

  (杨亮,《光明日报》新闻观察员)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