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谈股论经-正文
让生产性服务业火起来
//www.workercn.cn2014-05-15来源:经济日报
分享到:更多

  

  张 伟

  ○ 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程度不仅影响到一国经济所能触及的高度,也决定着百姓日常生活的“温度”

  ○ 我国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仍然滞后,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提质增效的一大短板

  ○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要靠进一步深化改革,要靠市场机制,要靠创新驱动

  5月1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了加快生产性服务业重点和薄弱环节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多项举措。对许多人而言,生产性服务业这个名词或许过于陌生和专业,但实际上,其发展程度不仅影响到一国经济所能触及的高度,在某种程度上也决定着百姓日常生活的“温度”。在中国经济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的关键时期,加快补齐生产性服务业这块短板,具有既利当下、又惠长远的重要意义。

  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一国经济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近年来,我国经济结构出现的一大显著变化,正是服务业在GDP中占比的不断提高。本世纪前10年,这一比例基本徘徊在40%左右;2013年,则增加到了46.1%,首次超过第二产业2.2个百分点。同时,服务业结构也呈现改善趋势,传统的住宿、餐饮等生活性服务业比重略有下降,新型服务业态规模和比重快速增长。

  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服务业发展仍然滞后,其中又以生产性服务业为甚。数据显示,发达国家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已高达50%以上,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而我国虽然已经是全球加工制造业中心,但这一比重却仅为15%。

  生产性服务业滞后,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提质增效的一大短板,带来的弊端也愈加明显。比如,制造业效率难以提高,利润率随之走低,导致我国经济长期处于全球价值链低端,并迫使经济出现“避实向虚”的不良倾向。再如,居民消费需求难以满足,庞大的内需市场挖掘不够,经济结构明显失衡。此外,就业市场空间也被压缩。目前,我国第三产业吸纳就业比重不足四成,不仅远低于高收入国家水平,也明显低于中等偏下收入国家水平。特别是由于生产性服务业更需知识和智力支撑,本是吸纳高校毕业生最集中的领域,却由于其发展不足导致该群体就业压力增大,造成了宝贵的人力智力资源的浪费。

  因此,此次会议提出要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并依靠市场机制和创新驱动,重点发展研发设计、商务服务、市场营销、售后服务等服务领域,这些都是当前限制生产性服务业及工业、现代农业等提质增效的薄弱环节,可谓切中要害。同时,会议还提出,要继续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使生活性、生产性服务业协同并进,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打造新引擎,既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提升发展竞争力;又有利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巩固平稳向好态势;还有利于挖掘内需潜力,扩大社会就业,改善百姓生活质量。

  需要指出的是,此次会议在布置各项任务的同时,特别强调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放宽市场准入、减少前置审批和资质认定项目,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其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我国服务业发展不足,与一些不当的行政垄断与管制行为长期存在不无关系。以医疗卫生领域为例,之所以“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难以解决、医患纠纷事件时有发生,与行业开放度低、竞争不充分紧密相关。由于医疗行业多种要素价格受到行政管制,医疗价格、医生人力资本回报偏低,不仅扭曲了市场秩序,形成药品回扣、医疗“红包”等现象,还造成服务需求外流,阻碍了市场和企业的健康发展。此类现象在金融、物流、电信、教育、健康、文化等领域也同样存在。

  因此,会议强调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要靠进一步深化改革,要依靠市场机制,可谓抓住了根本。这也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向改革要动力,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作用的又一生动例证。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