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赵孟鑫
当前要处理好经济结构调整、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关系,改变以政府为主导为以市场为主导的经济发展增长方式,必然要求对现有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等民生领域问题进行制度设计。为实现改革目标,税制改革必将成为今后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而结构性减税将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结构性减税意味着税收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实现税收的财政增收职能和社会公平正义职能,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健康发展。
一、结构性减税政策在培育税源、提供财政收入、转变发展方式上具有积极作用
一是融资成本降低,经济增长加快。结构性减税政策能够有效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为企业发展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尤其是增值税转型政策,切实减轻了企业税负,缓解了资金压力。这一措施的实施,使单个企业更加注重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提高了企业转型升级、扩大投资的积极性;而在多个企业之间形成投资竞争,实现经济稳步增长。
二是鼓励技术创新,增强企业竞争力。在结构性减税政策的作用下,应交税款转化为自有资金,企业将有更多的资金用于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研究和开发,产品的科技含量得以提高,企业竞争实力不断增强。
三是促进经济转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结构性减税政策对产业发展方向具有引导作用,通过税负的调整间接补贴了一大批新兴产业,特别是对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极大地推动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促进了相关企业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了企业抗风险能力,加快了产业转型与发展。
四是推动就业,改善民生。结构性减税政策规定,对于小规模纳税人统一按3%征收率征收所得税,对于小型微型企业则按20%税率征收所得税。这些税收优惠政策,有效减轻了劳动密集型企业税收负担,推动了中型小微企业快速发展。由于小型微型企业具有容纳大量就业人口的能力,针对小微企业税制调整能有效促进就业,极大改善民生。
五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结构性减税政策规定,提高矿产品增值税税率,提高成品油消费税税率,对以再生资源为加工对象的企业继续实行退税优惠等措施,体现了政府实现节能减排和保护环境的意图,促进了企业合理、节约利用资源,增强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的意识,有利于废弃物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对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以及发展循环经济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结构性减税政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
一是减税效果不明显。国际上常用国家税收收入占GDP比重来表示宏观税负水平。对比其它国家,单从税收数据上看,我国税负水平并不高,但实际上并非如此。我国政府除了规范性税收收入外,仍有大量非税收入存在。把包括非税收入各项收入合计,形成的政府总收入,在GDP中所占的比重远超过一般发展中国家。从我国近几年税收情况看,2007年税收收入占GDP比重为17.2%,2008年增加到17.3%,到2009、2010年税收收入占GDP比重上升到17.7%、18.2%,表明税收收入占GDP比重呈现出逐年上升趋势,且远高于各年度GDP增速13%、9.6%、9.1%、10.4%。减税仍任重而道远。
二是结构性减税对产业发展影响不足。我国现有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产业结构现状,即三大产业间比例失衡,产业结构优化慢。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为特征的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大,技术水平、技术含量不高。第三产业所占比例偏低。根据1978年~2009年就业人数统计资料,全社会就业人数从1978年的4.02亿人增加到2009年的7.80亿人。其中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呈现出先增长后缓慢下降的趋势,第二产业经历缓慢增加之后趋于饱和,第三产业一直呈现快速增长趋势,说明我国已出现劳动力由第一、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趋势。第三产业每增加1亿元产值,将增加0.39万个就业岗位。
三、结构性减税政策除了要采取拉动内需和促进出口的减税措施外,还应降低企业和民众实际税负措施,创造宽松发展环境
一是提高免征额,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切实改变我国个人所得税主要来源于广大工薪阶层现状,从根本上扭转个人所得税逆向调节作用,藏富于民,提高大众的消费意愿。首先明确个人所得税征税对象,将个人所得税定位于“富人税”,即该税征收对象是高收入者。其次,征税目的是取得财政收入、调节收入分配。再次,制定切实可行措施。可通过提高免征额,即提高工资薪金所得等的费用扣除标准,降低中低收入者的税负。也可实行按收入总量来纳税的课征制。不再以工资、劳务等分类计税,而是用全部的综合收入,扣除免征额通过综合分析确定应纳税所得额。这样既有利于降低征管成本,提高税收工作效率,也可以实现税收横向公平,较好地体现纳税人税收综合负担能力,做到纳税能力强的人多纳税,纳税能力弱的人少纳税或不纳税。
二是切实减轻企业负担,为个体经营户、中小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要简化相关政策审批手续,降低税收管理难度,提高税收管理效率;制定区别对待的优惠政策,对吸纳失业人员、残疾人就业,就业人数占本企业全体职工人数一定比例的企业,给予相应税收优惠减免,或提高减免百分比。对享受税收优惠对象实行动态管理,不定期抽查,建立诚信档案。一旦发现有偷逃骗税的行为,记入诚信档案,同时采取严厉的处罚措施,诸如提高滞纳金比例等,严厉打击偷逃骗税。降低税负,鼓励慈善捐助。慈善等社会救助是现代社会缩小收入差距,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重要一环。通过自觉自愿捐赠方式被认为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第三次收入分配。应多渠道、多途径促进慈善事业发展,特别是通过税收政策的制定,减免税负,达到鼓励社会组织或个人捐赠目的。对纳税人慈善捐赠免征营业税、增值税,对已经征收的流转税,凡是用于慈善捐赠的,只要有合法的已纳税收据,应给予全额减免。境外涉及个人捐赠物资,准予抵扣或减免相应消费税。完善扶持高新技术产业政策,构建创新型社会。扩大税收优惠对象,对原有企业给予税收优惠的同时,对那些尚未或正在进入技术研发企业适当给予税收优惠。改变税收优惠方式,不局限于税率式优惠、税额减免;不仅注重税后优惠,也要做好税前优惠;不仅注重所得税方面优惠,也适当考虑流转环节税收优惠。对人力资本投资给予税收优惠,对人力资本的投资成本可从个人所得总额中予以扣除,调动科研单位和科技人才创新积极性,促进个人人力资本的投资。 (作者单位:省财政科研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