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城市并不是越大越好。如果盲目发展特大城市,热衷于人流高度聚集、建筑物高度堆积,会给城市带来更大的负担、交通变得更加拥堵、环境可能更加恶劣,最终让城市不堪重负。相关城市应尽早摆正自己的位置,矫正城市发展的心态和方向,积极顺应社会的自然发展,不去硬做“打肿脸充胖子”的事情
近日有媒体梳理后发现,不少地方提出了气势磅礴的建设特大城市的目标。粗略一数,就能看出一些地方打造特大城市的“雄心”:安徽、湖南等省打算到2015年分别有6个特大城市,河北则有到2020年建成8个特大城市的设想,江苏提出了到2015年建11个特大城市的规划,福建也提出到2030年建6个特大城市……
随着新型城镇化步伐加快,一些城市将迎来发展新机遇。不过,城市并不是越大越好。且不说这些城市是否充分具备建设特大城市的基础和资本,单就一个省区划内涌现出那么多的特大城市,就有些令人吃惊。有评论说,等新型城镇化规划的配套文件《城市规模划分标准调整方案》发布后,一些地方已经做的城镇化规划将面临修改的必要,这可能会让一些倾心竭力打造特大城市的城市之梦彻底破碎。
笔者看来,一些城市的特大城市“梦碎”并非什么坏事。一方面,正确的“急刹车”可以让城市决策者和管理者彻底清醒过来,免得日后让所谓的特大城市“梦”变成了一场“噩梦”,比如,染上“特大城市病”,导致城市“浮肿”、“心衰”,甚至“休克”等;另一方面,有利于各个城市尽早摆正自己的位置,矫正城市发展的心态和方向,积极顺应社会的自然发展,不去硬做“打肿脸充胖子”的事情。
如果盲目发展特大城市,热衷于人流高度聚集、建筑物高度堆积,会给城市带来更大的负担、交通变得更加拥堵、环境可能更加恶劣,最终让城市不堪重负。现在一些发达国家都在约束城市扩张的规模,想方设法治理“特大城市病”,并且开始追求建造经典、精致的特色城市。而我们一些城市的决策者和管理者还在热衷建造特大城市,显然与大环境下的发展方向背道而驰。过去,由于交通不便、信息不畅、生活水准不平衡,大城市及特大城市都是众多人向往的地方,进入城市工作生活也是很多人的梦想。而随着现代社会科技的发达、交通的发达及信息的通畅,尤其是公众对健康、对空气质量、对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宜居、时尚的中小城市,才是未来城市发展追求的目标和方向。
一座城市的承载力终归是有限的,就如同一辆超载的大货车,不仅跑起来吃力、费力,而且还很容易发生爆胎、断轴等事故。《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专门指出,“部分特大城市主城区人口压力偏大,与综合承载能力之间的矛盾加剧”,并强调“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因此,任何城市都不能盲目扩张,更不能一味“摊大饼”。城市无序“扩张”、“膨胀”的结果,只能是顾头顾不了尾,顾了东边顾不了西边,让公共资源、公共设施、公共服务降了诸多档次。比如,坐飞机去某地飞行不过1小时,但从城里到机场需要提前三个小时,这是多么的浪费时间资源;再比如,每天上下班路上耗费3小时以上,工作精力、工作状态、工作质量,也难保不受影响。城市管理者别总惦记着城市升格、造大城,把现有的城市基础设施搞好,环境保护好,居民收入提高,公共服务上档次,这比空喊打造特大城市的口号更实际、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