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谈股论经-正文
治理生态环境必须强化法治思维
党建伟
//www.workercn.cn2015-01-14来源:河北日报
分享到:更多

  

  生态环境是区域竞争力和群众生活品质的重要考量指标,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省委书记周本顺指出,“生态环境支撑能力有多大,发展的潜力就有多大”,“实现全面小康,就不仅要把人民群众搞富,而且要把生态环境搞美,实现发展与生态双赢”。面对我省资源能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抓好生态环境治理工作,实现发展与生态双赢,必须进一步强化法治思维,提高运用法治方式治理生态环境的能力。

  法治思维是基于对法治的信仰,按照法治理念和逻辑来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是党员干部的必备素质。在治理生态环境过程中,强化法治思维就是要大力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工作的法治化建设,更好地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坚持运用法治方式来解决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问题。当前,我省环境治理取得了明显成效,但要实现建设山清水秀的河北的目标还需在以下方面进一步努力。

  加强地方环境立法。保护和治理生态环境,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至关重要。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我省针对大气污染、水污染、工业废弃物处理等分别出台了相关的地方性法规和条例,有力地推动了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的法治化进程。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重点在生态环境的源头保护、责任追究、损害赔偿、修复补偿、有偿使用、联合执法等方面健全相关制度、完善相关法规。同时,要按照“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的要求,创新方法、拓宽渠道,保障社会公众对环境立法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充分调动全社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

  严格环境执法。实践中,生态环境治理工作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违法成本低”,法律法规的威慑力不足。进一步做好生态环境治理工作,必须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使违法者得到应有惩处。要严格执行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在加大经济处罚力度的同时,视违法情节和后果的轻重程度,采取限产、停产,甚至查封、扣押等监管手段,对于造成重大生态环境损害后果的,还要严格追究违法者刑事责任,真正使环境违法成本高于违法收益。要进一步完善生态环境治理工作体制,建立多部门、多领域统一协调联动机制,整合分散在各部门的环境监管执法力量,健全统一监管、分工负责的管理体系,推动多部门交叉执法、联合执法,不断提升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的综合执法水平。

  推动环境治理领域司法创新。要进一步优化司法职权配置,探索设立以流域、地域等生态系统或以生态功能区为单位的跨行政区划生态环境保护的专门检察和审判机构,集中管辖环境案件,排除地方保护主义对环境违法案件的非法干预,保证司法机关独立行使职权。探索建立生态环境案件协调联动机制,推动建立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公安机关和环境保护行政执法机关之间的执法协调机制,推动环保案件刑事、民事、行政“三审合一”,形成专门、便捷、高效的环境案件诉讼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赋予有关单位、公民个人或社会团体环境公益诉讼的权利,畅通有关各方维护自身合法环境权益的司法渠道。

  增强全社会环保意识和法治观念。要在全社会深入开展环境保护和相关法治宣传教育,使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和生态文明理念进机关、进农村、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真正在全社会形成依法维护环境权益,自觉履行环境保护义务的氛围。尤其要发挥党员干部的引领作用,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带头增强法治意识、提高法治素养,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治理生态环境的能力。创新干部考核制度,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和生态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加快建立更加注重发展方式转变、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政绩评价体系,使党员干部牢固树立“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理念,带动全社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