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理论

财经

建设创新名城 为南京高质量发展育新机开新局

2020-06-17 17:09:00  来源:南京日报

  2020南京创新周,将于6月22-26日在宁举行。日前,市委创新委员会举行专题会议,研究调度创新名城建设有关工作。会议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六稳”“六保”和全国两会部署要求,坚定信心决心、保持战略定力,只争朝夕、久久为功推进创新名城建设,不断完善以创新驱动为主引擎的工作体系,让整座城市充满创新的“味道”,厚植南京高质量发展的持久动力和核心优势。就此,南报融媒体记者对话南京大学商学院院长沈坤荣、东南大学首席教授徐康宁。

  【对话专家】

  沈坤荣 美国斯坦福大学高级研究学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现任南京大学商学院院长、教育部经济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江苏省人民政府参事、国家社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兼任中国工业经济学会常务副理事长、江苏省“十四五”规划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享受国务院专家特殊津贴。

  徐康宁 东南大学首席教授、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副会长、江苏省人民政府参事、江苏社科名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曾任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教育部经济贸易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精彩观点】

  “十四五”期间要立足国内以全球视野来应对各种不确定性,以传统基建和新基建重大项目建设为抓手应对经济下行,以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为重点促进产业升级,继续强化制造优势和科创优势,大力提升产业发展的协同性;要以改革的办法释放增长潜力、构筑增长动力,为高质量发展育新机开新局。

  ——沈坤荣

  目前,经济形势已呈现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如何解决事关我国产业安全的一些关键性核心技术、突破一些“卡脖子”问题,不仅事关一座城市一个产业的发展和未来前景,而且也关系到整个国家的长远发展。南京在创新发展方面,要有为国家承担起在一些重要产业领域突破关键核心技术、解决“卡脖子”问题的大作为、大担当。

  ——徐康宁

  建设创新名城,把科教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产业优势

  记者:今年是南京推动创新名城建设的第三个年头。南京从抓新型研发机构推动产学研合作,到培育创新型企业链条壮大市场主体;从出台“一号文件”、深化高新区改革等优化创新生态,到举办创新周等活动集聚优质资源;从抓“一室一中心”强化源头创新,到组建创新委加强顶层设计,创新的体制机制和总体架构不断完善,创新的整体效益和核心优势不断增强,创新对高质量发展的引领支撑作用持续提升。特别是今年以来,南京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创新名城建设,创新主体加快培育,创新项目有序推进,高新产业不断壮大,创新生态持续优化,各项工作取得新突破新进展,新动能为经济稳定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对南京这样的科教名城来说,推动创新发展和创新名城建设,究竟意味着什么?以您的观察,南京的创新发展和创新名城建设,有着怎样的特色?

  沈坤荣:长期以来,我国人才呈现出“孔雀东南飞”特征,很多地处中西部与东北部高校培养的人才,大多数前往东南部省市就业。特别是随着以深圳、杭州为代表的互联网经济与数字经济的崛起,现如今不仅仅是人才东南飞,而且主要流向集中于新经济崛起的城市。

  南京推动创新名城建设,可谓是恰逢时机。因为创新名城建设,可以有效地吸引人才、留住人才,进而把南京的科教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再把创新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为南京参与全国竞争乃至全球竞争积蓄能量、拓展潜力。

  在我看来,南京推进创新名城建设,最大的特色是推动建立了新型研发机构。新型研发机构的建立,打通了科研院所与企业之间的联系,科技成果的转化更加直接、更加面向市场。特别是南京要求新型研发机构以独立法人主体进行运营,能够破解专利的所有权、成果定价权等障碍,有效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始终将创新驱动发展作为统领全局发展一条主线

  徐康宁:南京在创新发展和创新名城建设中,一是站位高,顶层设计作用非常显著,始终将创新驱动发展作为统领全局发展的一条主线,贯穿和影响到各个方面,取得非常明显的效果。

  二是充分发挥科教资源优势,激活本地各类科技创新要素尤其是在宁高校科研院所的创新潜力。高校比较多,科研院所相对集中,这是南京科技资源丰富的一个长期优势。但过去科技创新要素作用发挥方面,始终存在一些障碍。创新名城战略实施以来,南京出台了一系列激活在宁科技创新要素的政策,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三是积极培育创新主体。一方面,近几年一大批国内外著名创新机构和科技型企业落户南京,为南京创新名城建设发挥了很大作用。另一方面,一批高成长性企业脱颖而出,凸显了南京培育科技型创新企业的良好土壤。

  四是紧紧抓住战略性新产业不放松,以产业创新引领创新发展的整体战略,形成了创新成果大量涌现、创新产业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这几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新材料产业、节能环保产业等一大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南京得以迅速发展,涌现了一批千亿元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形势喜人。

  南京开始以产业发展引领科技成果转化

  记者:说到创新,南京作为科教名城,不仅创新资源极其丰富,而且是醒得早也起得早,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就率先启动科技体制改革。近年来,南京更是持之以恒抓创新,培育了一大批新企业、新动能、新增长点。不过,和深圳等城市相比,南京在创新发展上依然存在一些制约因素。比如,缺少腾讯、华为、大疆、阿里巴巴这样的品牌企业,缺少马云、雷军、刘强东等那样有影响力的创业者,丰富的科教资源主要集中在高校和科研院所,等等。在您看来,制约南京创新发展和创新名城建设的短板有哪些?南京又该如何扬长避短?

  沈坤荣:对比深圳等城市来看,南京创新的短板主要根源在于缺乏龙头产业,尤其是大型高端制造业企业。由于南京的省会地位,许多金融、法律等高端服务业集聚,这既是优势也是劣势。如果能够服务好制造业发展,就是优势;如果比重过大挤压制造业发展就是劣势。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张敬华曾指出,南京规上企业数量在江苏省处于中下游地位。所以南京需要注重招商引资,在新一轮机构改革中,从市到区纷纷成立投促局,我认为这是一个好事。因为,南京意识到了制造业对创新的重要性,意识到了产业对于科技成果转化的引领性。

1 2 共2页

编辑:迟语洋

书库

工运

访谈

文献

  • “习惯重于方法”

    胡适强调读书治学须养成“勤、谨、和、缓”的良好习惯。

  • “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

    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毛泽东始终重视调查研究,并带头积极践行。如今,我们已步入新时代,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征程中,党员干部很有必要把调查研究这一“传家宝”传承好、发扬好。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