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弹琵琶”怎么弹?
新结构经济学中的“禀赋”是指一个决策者在做决策时被给定的、不可变的、需要考虑的因素,除了土地、劳动力等自身禀赋外,还包括许多其他要素,比如说外来的社会资本、技术资本等。从这个角度来看,成渝地区曾经是三线建设的核心地区,在中央的支持下建立了很多属于赶超型的、资本非常密集的产业,这些中央支持的资本密集型产业实际上给当地导入了人力资本、技术能力等禀赋。
这些产业,在新结构经济学提出的五类产业中属于国防安全和战略型新兴产业,需要中央财政支持才能够生存。不管是四川省、成都市或是重庆市都很难用地方财政来支持全国需要赶超的产业,针对这类产业,地方可以采用“倒弹琵琶”方式利用这些资本密集的赶超型产业已经积累的技术能力、人力资本和产业链,向下一个资本密集度的台阶去发展符合当地比较优势又能充分利用这些技术能力、人力资本和产业链的产业。
改革开放以后,在四川和重庆都有非常典型的成功案例。例如,四川绵阳是一个三线建设的重点城市,这里有飞机发动机、军用雷达等资本和技术非常密集、非常先进的产业,绵阳的长虹电器利用这些产业所积累的技术能力和人力资本去生产成熟的、劳动力相对比较密集的彩色电视机,取得非常大的成功;重庆的军工产业也非常好,能够生产坦克之类,用这些产业的技术能力和产业链,重庆成了我国摩托车的生产基地,实际上如果能够生产坦克,用这样的技术、零部件、供应链来生产摩托车是轻而易举的事情。此外,成渝地区的军民融合产业发展也有很大的空间。这些发展思路我们称之为“倒弹琵琶”。
在国家与省级层面,还需要加强一些区县层面难以实施的战略举措才能更有利于促进“倒弹琵琶”。过去一些年,川渝毗邻地区已经开始了积极的协同发展,取得了不少成效。“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机遇”的口号已随处可见,甚至还成立了成渝轴线区(市)县协同发展联盟。在此基础上,我们建议尽快将链接成渝的直线中部地区建成成渝一体化国家级经济示范区。这样有利于加速推进在经济区和行政区适度分离、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新一轮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等方面加快取得突破,将民生领域改革作为协同改革的优先内容,切实增强群众获得感。
这些在今年3月召开的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四川重庆党政联席会议第一次会议上得到了很好部署。例如,前面建议成立的成渝一体化国家级经济示范区,可以开放给川渝各地合作共建飞地,也可以开放给“新三线建设”的国家项目合作共建飞地,还可以开放给国际投资项目合作共建飞地。另外,也可以在总结成都、重庆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大胆探索出成渝一体化国家级经济示范区的改革模式,尤其是经济区域与行政区域分离的改革。
成渝地区要共同争取把事关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川渝两地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重大政策、重大改革纳入国家规划。利用新时代的新型举国体制在新的国际形势下启动“新三线建设”,投放国家重大项目,布局一批国家级实验室、国家军民融合战略项目、区域医疗中心、区域教育中心、区域创新中心、区域田园综合体等。这些国家和省级层面的战略举措,既是补短板也是谋长远。
例如,成渝一体化国家级经济示范区主要覆盖成渝中部上千万级人口的集中地区,这里以只占四川3%左右的面积集聚了四川11%左右的人口,但这里还没有几家三甲医院、没有几所科研院校,区县的短板尤其明显。就算整个成渝地区而言,相对于其发展阶段而言,依然还有很多科教的短板。重庆的人均GDP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成都的水平更高,甚至超过了世界高收入经济体的划分标准,成渝虽然是全国科教重镇,但离中央要求的全国科教创新中心的目标还有距离。我们不妨与广东省比较一下,广东省常住人口1.12亿,与川渝大致相当,广东省的专利高达33.26万件,川渝的专利只有9.9万件,其中四川6.4万件、重庆3.5万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要建成全国性的科教创新中心,还需要大量的科教项目和创新创业项目来填充经济圈。
总结起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发展有两种方式:一是“因势利导”,根据地区的要素禀赋结构发挥“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作用,把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发展成在国内外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二是“倒弹琵琶”,即利用中央投资的赶超型、战略型产业所形成的技术、人力资本、供应链向下一个产业台阶来结合当地的比较优势。
尤其是在中美两国关系发生深刻变化的今天,“倒弹琵琶”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过程中会面临不少机会。比如,美国利用在军事和技术上的优势,倾全国之力去卡华为的脖子这样的事件,威胁到了我国的国防和经济安全。对此,中央很有可能会沿着过去三线建设打下的基础去布局一些关系到我国经济安全和国防安全的产业,这些产业的资本、技术极端密集,超过我国要素禀赋结构所决定的比较优势,但是,我国不能没有这样的产业。
由于过去三线建设所打下的基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会是承接这些产业的重要地区。中央的投入需要地方的配合,地方必须在一些基础设施、子女教育、生活环境、医疗条件上配套,这些高技术、高资本的产业才能够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里落地生根。如果能落地生根,这些产业的技术、供应链就会有外部性,给成渝“倒弹琵琶”发展当地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提供条件。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新结构区域发展、生态环境与空间治理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