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社会关注-正文
重庆市民获取新闻信息渠道及媒体影响力调查报告
重庆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课题组//www.workercn.cn2013-11-21来源:重庆日报
分享到:更多

  

  为进一步了解重庆市民对新闻信息的获取渠道、接受行为和发展变化及重庆媒体影响力现状等情况,近期我们开展了专项调查。调查以随机实地对市民进行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调查地域涵盖主城和区县,调查人群主要由政府部门及事业单位人员、学生、企业员工、自由职业者、农民(工)五大部分组成。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950份,回收有效问卷921份,回收率96.9%。

  重庆市民获取新闻信息现状

  调查群体基本情况

  从调查来看,参与调查的人群中16岁-36岁年龄段占72.6%,36岁-56岁年龄段占18.6%;学生群体占43.3%,政府部门及事业单位人员占18.9%,企业员工占18.6%;中共党员占29.3%,非中共党员占69.7%;大专/本科层次占68.1%;每天平均使用媒体获取新闻在1小时以内占75.9%,1小时至2小时人群占16.9%。

  市民获取新闻信息渠道

  1. 获取新闻信息渠道。前三大主要媒体渠道选择依次为:网站占68.73%;手机新闻客户端占63.52%;电视占61.24%,前三大媒体总人数均达2/3。在选择优先性上,网站占33.3%,手机新闻客户端占19.3%,手机微博占11.1%,手机短信占3.6%,新媒体总占比达67.3%,表明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较量中,市民更倾向于选择方便使用、易于接触的新媒体获取新闻信息。在传统媒体中,电视占27.1%,报纸占2.9%,广播占2.0%,杂志占0.7%,电视仍是多数市民获取新闻信息的首选渠道。

  2. 报媒选择倾向。市民的报媒选择是重庆市晚、晨、商等都市报类占34%,重庆日报占28%,中央级报媒占17%,其他占21%。表明市民在报纸的选择上有较充足的可选内容,其中地方都市报类达60%以上,说明本地都市报类报纸影响力较好,占据选择使用的主体地位。

  3. 广播选择倾向。市民的广播总选择共306人次,与其他传统媒体相比偏少,仅占较少部分。说明广播媒体在市民中使用人数相对较少,或市民在日常生活中并未将广播作为优先选择的信息渠道之一。

  4. 电视频道选择倾向。前三位是:CCTV-新闻占23.4%,CCTV-1占22.08%,重庆新闻频道占21.13%。说明市民在选择电视频道时,重点的中央及地方主要官方新闻频道仍然是市民获取新闻信息的优先选择。

  5. 电视栏目选择倾向。电视栏目选择前五位依次是:新闻联播占20.22%,天天630占14.21%,新闻30分占12.02%,重庆新闻联播占11.20%,焦点访谈占10.66%。说明市民在电视栏目选择中,对电视栏目的地域区分倾向不明显,这对市民获取新闻信息的广度和质量方面来说是有积极意义的。

  6. 网站选择倾向。前三大网站依次是:腾讯网占18.55%,新浪网占17.49%,大渝网占11.61%。反映出在网站选择中,市民倾向于从影响力较大的商业网站获取新闻信息,政府主导的重点新闻网站排名稍靠后,从侧面反映出政府类网站还应进一步加强吸引力、扩大影响力。

  7. 手机新闻客户端选择倾向。前三位依次是:腾讯新闻占23.26%,百度新闻占17.82%,新浪新闻占17.64%。说明在手机新闻客户端选择中,市民倾向于从影响力较大的商业性手机新闻客户端获取新闻信息。同时可以看出,在手机APP软件等最新传播技术手段的建设和应用上,商业性APP软件已形成影响力,而政府主导的建设力度却相对滞后。

  市民获取新闻信息接受行为

  1. 满足何种需求。从调查结果看,市民获取新闻信息首先是满足信息需求,占38.33%。其次是满足求知需求,占23.0%。第三是满足娱乐需求,占19.25%。表明市民获取新闻信息主要偏向满足基本社会生存需求,其次才关注知识的补充和娱乐休闲的需要,少部分人群为满足自我实现的更高需求。

  2. 新闻信息类别选择。市民获取新闻信息类别前三位依次是:国内社会新闻占15.38%,重庆新闻占12.61%,滚动时政新闻占12.43%。说明在新闻信息类别选择上,市民感兴趣的内容依次是国内社会新闻、重庆新闻和滚动时政新闻,与满足信息需求第一位占比38.33%相印证。在国际新闻、国内财经、国内军事、图片新闻、国内体育、国内法治等内容之间,市民选择的差距不明显,说明了被调查者关注新闻信息内容涵盖较广泛。同时,结合调查内容中市民对媒体新闻报道深度评价“全面但缺少深度”占51.1%,可以看出新闻报道在广度上得到肯定,但在深度方面还应进一步加强。

  媒体新闻报道影响力现状

  调查中,市民对媒体新闻报道的总体评价比较好占38.4%,一般占39.1%,说明市民对媒体新闻报道总体是肯定的。同时也应看到,近40%的市民认为媒体新闻报道总体一般,说明新闻报道工作还有相当一部分内容需要多加改进,才能扩大媒体新闻报道影响力,适应和满足人民群众丰富多样的信息需求。

  好的方面

  1. 媒体新闻报道及时。在市民对媒体新闻报道的及时程度评价中,比较及时占50.2%,很及时和一般分别占23.1%和23.8%。73.3%的市民认为新闻报道是及时的,说明了市民对媒体新闻报道及时程度,总的是赞成和肯定的。

  2. 媒体新闻报道内容丰富。市民对媒体新闻报道的丰富程度评价比较丰富占48.9%,很丰富和一般分别占17.6%和28.0%。66.5%的市民认为新闻报道内容是丰富的,说明市民对媒体新闻报道丰富程度总体上是认同的。其中有28%的市民认为丰富程度一般,结合信息内容种类选择分布情况,可以发现做一般评价的市民主要还是由于个人兴趣不同,所关注信息种类的选择面相对较小造成的。

  3. 媒体新闻报道形式丰富。市民对媒体新闻报道形式的评价中,比较好、比较多样占48.9%,很好、丰富多样和一般分别占22.8%和23.8%。71.7%的市民认为新闻报道形式是比较多样的、较好的,说明市民对媒体新闻报道形式总体上是肯定的。

  存在不足

  1. 新闻真实仍有差距。市民对媒体新闻报道真实程度评价中,说不准占44.3%,比较真实占39.7%。近半数的市民认为新闻报道与事实是否相符是说不准的,这其中:学生占59.6%、大专/本科学历占74.3%、16岁-26岁年龄段占70.6%、无党派人士占74.3%,说明这部分市民对媒体新闻报道真实程度是不太相信的。由于媒体在多元开放过程中,受众普遍存在着选择困惑和怀疑情绪,这就需要媒体在新闻报道上要加强公开和受众通过增强个人素养来逐步缓解。同时,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这一因素也是最为直接作用影响到市民对新闻报道的总体评价,70%的这部分人群对总体评价上选择了一般选项。

  2. 新闻深度需要重视。市民对媒体新闻报道深度的评价上,全面但缺少深度占51.1%,非常全面、具有深度占24.4%,有深度但不全面占10.7%,不够全面也不深入占13.7%。说明市民在受到媒体选择多元化影响情况下,由于新闻报道的同质化越发明显,各媒体在新闻报道中多追求信息量大、涵盖范围广,差异性和报道深度不足的问题受到市民关注,这也应是新闻报道需要重视和加强的方面。

  3. 新闻贴近性仍需坚持。市民对媒体新闻报道贴近性的评价中,比较贴近占39.4%,一般占37.1%,很贴近占16.9%。56.4%的市民认为新闻报道是贴近群众生活的,但仍有37.1%的市民认为贴近性一般,说明了市民对媒体新闻报道贴近性方面不甚满意,新闻报道“三贴近”仍需长期坚持。

  应对建议

  1. 宣传工作要突出针对性。一方面,对36岁以下年龄段的市民,运用网站、手机新闻客户端等新媒体手段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正面宣传。同时,加大对华龙网等网站扶持投入力度,做大做强本地重点新闻网站,扩大规模和影响力。另一方面,对36岁以上年龄段的市民,继续通过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进行正面宣传。本地报纸要继续做好宣传报道,重庆新闻频道和重庆卫视要增强新闻频道吸引力和影响力。

  2. 创新应对网上宣传新秩序。一是加大新媒体投入建设力度。当前,新媒体逐渐取代传统媒体主导地位趋势明显,应加强政府主导的新媒体建设和管理。二是注重内容创新。要着重加强新媒体中反映主流价值观的内容创新和供给,加大政府主导内容的创新研究和建设力度,加大市场主导内容的管理、规范和引导,加强网民自发内容的规范和引导。

  3. 新闻真实底线不容突破。当前,主要见诸于新媒体报道中,仍有采用夸张、搞怪和耸人听闻的标题博取眼球、点击量,用曝光、丑闻和光怪陆离的奇闻佚事吸引读者,民众对新闻真实甄别不易,新闻信息本身质量也良莠不齐,因此新媒体新闻真实必须高度重视,严格管理。

  4. 大胆创新新媒体技术和应用。新媒体技术和应用要强化创新意识,重点研究“跟踪弹出”等一系列新手段、新技术,针对性的开展网站、论坛、微博管控和引导工作,以解决现阶段舆论引导和管控面临的实际问题为契机,加强新技术和应用的创新研究,切实在用好、管控好新媒体在技术层面走在前列。

  5. 深化新媒体宣传规律研究。当前网络负面舆情多发、宣传中正面宣传效果不甚理想,而负面舆论管控形势却愈发严峻。因此,要继续加强新媒体新闻宣传新情况、新特点、新规律研究,力争找准新闻宣传的突破口、着力点,增强新媒体的正面作用,限制消除负面影响。

  (课题组负责人:周波)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