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西北大学考古学系学生进行纸质文物修补实习
李 戈
我国科技考古的研究与教学兴起于上世纪90年代。近年来,科技考古在信息技术、生物工程、对地观测等相关学科的帮助下,解决了传统考古无法解决的诸多问题,在考古勘探、年代测定、动植物及人骨分析、陶瓷与金属器物研究等方面做出尝试,拓展了考古研究方法,增添了新的考古研究领域,备受人们关注。
与之形成鲜明反差的是,目前我国科技考古专业人员只有数百人,其中硕士生占近1/3,博士生占近1/10,仅以每年几十人的数量增长,远不能满足考古工作对人才的需求。与此同时,不少科技考古专业毕业的学生却纷纷转行,对口就业比例较前几年大幅下降。
文理分科掣肘招生
科技考古作为一门交叉学科,要求从业者不仅具有了解文化遗存的历史背景、发掘整理方法及查阅历史文献的能力,而且能熟练运用科技手段分析考古现象。而我国现阶段,文理分科的教育体制很难满足这一点,造成了科技考古人才产量低的现状。
科技考古人才培养首先面临着资源配置偏差的困境。考古学以历史为研究对象,被设在人文学科中本无可厚非。然而,科技考古作为新兴交叉学科,其教师、仪器、实验室等资源往往来自理科院系,使得师资来源、教学过程及学生训练时受到一定程度的掣肘。
更为重要的原因是,现今,科技考古学科设置尚未明确,科技考古专业往往挂靠在如科技史专业、历史专业等一级学科之下,颁发的学位也较为混乱,包括理学学位、工学学位等。
编制成为绊脚石
专业挂靠混乱的问题不仅在学生招生上产生问题,在就业方面的问题也非常明显。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材料史研究所所长潜伟告诉笔者:“许多招聘部门并不完全了解相关专业的课程设置,加之我们自己的宣传力度也不够,科技考古仍旧属于小众的学科,因此大部分单位都没有对我们这个专业的毕业生予以足够的重视。”
2013年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的魏薇对此深有感触:“我们学校的科技考古颁发理科学位,从属于科学技术史一级学科,而招聘单位往往以一级学科为标准筛选简历。考古所、博物馆等单位的招聘简章大多只标明历史学、考古学等学科,导致我们的简历在第一轮筛选时就被淘汰了。”
除此之外,由于颁发理工类毕业文凭,许多科技考古的院校的毕业时间与考古类的招聘时间出现了偏差。“很多部门招聘是在6月份,因为普遍文科专业院校毕业都在6月份,而北科大的科技考古专业学生毕业是在1月份,因此这半年时间是踏空的,会造成对接难题。”潜伟告诉记者。
“在找工作过程中,主要困难是没有编制,工资没法解决。作为事业单位,相关方向的编制很少,退休人员空下来的编制也少,一些刚毕业的学生根本就没有编制,即使录用也需要等上好几年。”2013年毕业的、在河南博物院工作的金玉红如是说。
与其他专业不同,科技考古毕业生大多只能选择在规格较高的文博单位或高校就业,只有这些单位才配备科技考古所需的昂贵的仪器,才能满足毕业生继续进行相关研究的条件。而文博单位数量少、编制有限,许多单位都是“僧多粥少”,因此纵使或多或少地存在技术人员不足的情况,每年招收的专业人员的数量仍然非常有限。
就业形势难言乐观
造成人才对接难题的另一大因素是待遇问题。通过对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在校生的采访,笔者发现并非所有毕业生都将进入考古所、博物馆等文博事业单位作为自己的职业首选,其中最为关键的因素在于这些文博机构的工作待遇不甚理想。北京文物局副局长刘超英曾在北京地区博物馆第六次学术会议上说:“目前,博物馆从业人员队伍的收入普遍偏低,博士毕业生月工资仅有3000多元人民币,而很多讲解员的月薪还不足2000元。”
笔者在采访中发现,毕业生的个人期望值过高而导致就业尴尬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不少人选择读研的初衷是为了将来有一份好工作,能有更好的发展,他们在就业岗位的选择、单位编制和收入待遇等方面,都比本科生有更高的期望值,但这种期望在面对现实严峻的竞争环境时,却会有一定的落差。特别是,科技考古招聘多限定为硕士以上学历,这些毕业生往往年龄较大,很多人已成家,面临严峻的经济压力,因而部分人在选择职业时不得不选择经济回报优越的工作。
面对愈发严峻的就业形势,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教授陈建立建议毕业生开拓思路:“研究生阶段并不是去学习具体的知识,而是要学习一种思维模式,要打破专业之间的壁垒,把思维能力培养出来。”潜伟告诉笔者:“现在科技考古专业的毕业生除博物馆、研究所之外,还有两大去处:一个是传媒或出版行业,在这方面市场的需求量是巨大的;另外一个是一些科研相关部门下,从事管理或是政策研究之类的工作,这些领域都很需要文理学科背景兼具的人才,而科技考古专业学生的加入,也将为这些领域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