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一周视点
数据显示,到药店买药的消费者中,仅有3成具备正确的非处方药使用知识,7成百姓吃药凭经验。换句话说就是,目前,我国每年有250万人因用药不当而住院治疗,19万人因此死亡。
当遇到感冒、咳嗽、消化不良,很多人选择到药店根据经验买药自己治疗。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表明,两周患病后采用自我医疗的居民占35.7%,其中农村占31.4%,城市占47.2%,“大病到医院、小病去药店”已经成为药品消费的主流意识。
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副会长张承绪表示,自国家2000年开始实施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以来,药店处方药需凭医生处方购买,非处方药老百姓可以自主选购。由于消费者普遍缺乏基本的医药常识,很多人并不懂得如何安全地使用非处方药物,百姓用药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用药不是儿戏”,业内专家表示,不少百姓习惯在患小病、常见病时到药店自己买药治疗,但对于琳琅满目的多种同类商品,往往难以从药品的功能与主治、用法与用量、不良反应和禁忌症等方面综合判断,选择到适合自己的药。而药品的使用直接关系到百姓健康,用药选择错误,轻则延误病情,重则可能因过敏、副作用等危及生命。
业内人士指出,造成大量用药不当的原因有三:患者贪图方便、省钱及不懂药品知识,凭感觉盲目到药店买药服用;某些医生和药店售药人员对药物的效用或副作用不十分清楚,却“胆识过人”地开方、推荐给患者;一些药品经营企业,法制观念淡薄,受利益驱使擅自将经营权、场所转租、承包出去,致使药品进购质量把关不严,假劣药品趁机混入市场,使患者上当。
到药店自购药,谁根据消费者年龄、性别、遗传、疾病,以及同时服用药品的相互作用等为您介绍适合而不是最贵的药品?按处方抓药,谁来审核处方是否充斥着不必要高价药的“大处方”?谁来判断处方剂量和用法是否正确,选用的剂型及给药途径是否合理?这些本应是安全用药最后一道“把关人”执业药师的责任。然而,目前我国执业药师人数缺乏、职责不明等问题,使“把关人”无法恪尽其责。
根据2010年的统计数据,美国每1500人中就有一名药剂师,日本每820人中就有一名药剂师。而同时期,我国每一名执业药师对应的人口数约为7500人,数量缺口较大,而且,他们大多分散在制药企业和医院药剂科,而真正能为患者吃药当参谋的不足20%。
2012年1月发布的《国家药品安全“十二五”规划》指出,“十二五”期间将完善药品使用环节的质量管理制度,加强医疗机构和零售药店药品质量管理,发挥执业药师的用药指导作用,规范医生处方行为,切实减少不合理用药。
笔者认为,随着社会的进步,市民到药店买药需要了解的知识会逐渐增加,因此药学服务做得好的药店,自然会留住、吸引大批消费者。让患者真正感受到,到药店买药与营业员之间,不再只是简单的交易过程,而是对方能够提供吃法、用量、根据患者病情推荐药品的人文式关怀服务,同时也能减少药物滥用的不良事件发生。而执业药师人才队伍建设能否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关键在于加快执业药师立法,只有立法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目前执业药师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使执业药师能够依法执行业务,提高执业技术水平,为患者和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