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社会关注-正文
“非遗”保护重在落细落实
贡小秋 刘建勋 贡小明//www.workercn.cn2014-07-09来源:河北日报
分享到:更多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凝聚民族情感、振奋民族精神的重要文化基础。我国对“非遗”的保护非常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要看到,随着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对传统文化生态的巨大冲击,“非遗”的生存发展面临着诸多问题:保护法规不够完善,保护经费匮乏,后备人才短缺等。如何更好地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仍是一个必须面对的难题。笔者以为,保护“非遗”,关键要在落细落实上下功夫。

  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推动“非遗”教育进课堂。从国际经验看,纳入课堂教学内容,是人类文明“非遗”保护的有效形式和举措。比如澳大利亚的非物质及自然保护方面的教育,小学生以游戏为主;中学期间则在社会或科学课程中以课题的方式,让学生们自己求证问题,在过程中了解、学习文化遗产保护的知识。目前,我国许多省市地区的中小学课本,特别是美术课本都增加了不少“乡土教材内容”。“乡土”的内容很多是“非遗”抢救与保护的主要项目。然而,在教学的落实上还存在较大差距,需要有效地加强检查和督导,避免“非遗”教育流于形式。大中专院校的通识教育,特别是艺术教育,也需要加入民间美术和“非遗”的内容,使学生了解祖国的传统文化根脉,了解民间百姓的审美情趣和精神世界。

  增加媒体传播数量,提高传播质量。媒体传播是“非遗”传承的必要手段。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公益性”、“多样性”、“活态性”、“人文性”等特征决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需要选择更有效的方式。“非遗”保护的主要内容是形态文化和行为文化,因此长于图像、图形的媒介更有利于增强传播的效果。例如,中央电视台的专题片《留住手艺》、《故宫》、《舌尖上的中国》等都收到了非常好的传播效果。当然,现在的传播媒介非常广泛,载体众多,绝不仅限于传统媒介。大到“非遗”宣传周、文化节,小到一张贺卡、餐巾纸,商业广告的成功方式大都可以复制过来进行“非遗”的传播。传播媒介的表现形式应该多种多样、生动活泼,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从细节入手强化全社会“非遗”保护意识。“非遗”的传承和保护,需要国家的法律保障,政府的财政支持,以及如艺术节、博览会的“大制作”,更需要在百姓生活中,从细节入手,时时处处展现“非遗”,传播“非遗”。比如,民众的生活小区、写字楼、公寓楼、企事业办公楼区域的各种展牌,街道的公告牌、广告牌,所有社会公共场所如餐厅酒店、影院、茶社酒吧等等,都是宣传“非遗”的好地方。保护优秀传统文化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只有越来越多的人重视、理解“非遗”,“非遗”才能得到更好的保护。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