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电影兼具文化和商品的双重属性,首位的一定精神文化属性,它必须承载民族精神文化价值,成为民族文化传统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体验和传播平台。”成都市广播电视和新闻出版局局长黄勤指出,从商品的角度,电影必须是能够满足人们精神需求与期待的优质商品,成为既营养又美味的精神食粮,成为思想性、艺术性有机融合的光影佳肴。
“只有把电影精神文化属性与市场商品属性有机结合起来,把电影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有机统一起来,中国电影才能够奠定坚实的生存根基和市场基础,在能够形成有长久生命力、核心竞争力,并成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支点之一。”黄勤说。
中国电影家协会秘书长饶曙光认为,近年来,中国电影票房以接近30%的速度增长,而我国的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则在7%到8%之间,文化产业整体增长速度在15%左右。电影增长速度是国民经济增速的4倍,这并不符合电影本身发展的规律。
“尽管票房增长很快,但是银幕扩张仅带来观众的物理增量和单座效益的降低,没有带来创作质量的提高。回望近十年的电影市场,发现真正能够留下来的经典作品确实很少。因此,电影产业发展到这样的关键时刻,需要理清一个问题:电影发展速度要慢下来,实现更高质量、更加持续的发展。”饶曙光说。
中国人民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金元浦分析指出,20世纪80年代,中国年平均票房达到22亿元,平均观影人次达到73亿,这令人惊叹。回过头看,中国目前的观影人数却出现下降。
与此同时,中国电影的海外票房也在逐年走低。2010年,中国电影海外发行总收入35.17亿元,达到历史最高位,2011年中国电影海外收入比2010年下降了42.42%,到2012年我国电影产量700多部,全年只有75部中国影片销往80多个国家和地区,2013年上半年共有23部影片销往19个国家和地区,海外票房和销售总收入只有5.4亿多元。
“虽然在世界发展潮流中,电影产业不再是朝阳产业,但它可以通过现代的互联网新方式再度升级和换代。”金元浦说,目前,我国中年人和老年人基本不看电影,产业发展呼唤电影消费的全民时代,培育全层次观影消费新格局。
“确实是这样,观众是电影的生命,走进观众,电影才能实现主流价值传播。”国家行政学院原副院长周文彰指出,电影生产出来以后发行和放映就成了电影价值最重要的体现,因此电影编导、演职人员不关心电影的发行和放映是不可想象的。我们期待每年都有大量反映主流价值的电影问世,我们既不需要脱离主流价值的低俗、媚俗之作,也不需要说教之作,大批优秀影片证明真善美是可以高度统一的。
2、迎合观众与引导观众如何平衡
《建国大业》《建党伟业》《辛亥革命》三部影片,一方面满足了观众对于明星的渴望和对视觉奇观的需求,另一方面又在不动声色中完成对革命历史的讲述,并分别取得超过4亿元、3亿元和1亿元的票房佳绩,在迎合观众与引导观众之间,它们找到了最佳平衡点。
无论是《小时代》,还是《后会无期》,都反映出当前的电影消费存在粉丝性消费、娱乐性消费甚至话题性消费倾向。很多影片在迎合观众的同时,离电影艺术应有的文化品位越来越远。
在饶曙光看来,当前,我国的电影行业亟须全面推进电影文化体系建设,培养观众健康的消费习惯,引导观众从娱乐到审美转变,从而培养出能够欣赏不同类型电影的观众群体,尤其是培养高端观众群体,这是中国电影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工程。
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主任庞井君则认为,中国电影要形成对观众的引导力,就要让作品形成自己的文化品牌和文化特色,把中国最独特的文化价值贯穿在作品当中,以艺术化的生动形象方式展示给全世界。
中国电影如何在迎合观众与引导观众之间取得平衡?
对此,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王一川建议,要从宏观层面对不同类型的电影采取调控。他认为,要重点扶持“雅秀型”和“雅俗型”两类电影。“雅秀型”的特点是高雅秀丽,既诠释主流价值观又体现出独特个性,“雅俗型”的特点是雅而俗,以通俗样式诠释主流价值观的作品,如《心灵解码》。
王一川特别强调,对于宣教意味过重的“雅正型”作品,如英模人物片,有关部门要从严审批剧本,严格控制数量,鼓励这类题材用微电影去传播,既可方便观众自由点击观看,还能节省制作经费。
北京广播电影电视研究中心主任袁正领建议,应建立一种以主流价值为导向的评价激励机制,来引导电影创作,比如可以在金鸡百花奖、“五个一工程”奖、华表奖中设立以主流价值为导向的奖项或子奖项。他还建议,要加强有独立职业精神的电影评论队伍建设,尤其是网络影评人队伍建设,使他们有发表作品的渠道。
业界人士指出,大量优秀国产影片难以在观众中产生广泛影响,一个重要原因是作为终端的电影院线对国产影片在放映时段上的限制。在排片过程中,国产主流电影要么场次很少,要么时段较差。
四川太平洋电影院线总经理朱蓉认为,电影院线应积极参与优秀国产电影的营销和发行工作,为优秀国产电影提供更多放映机会,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主流价值观的传播落到实处。
“我们发展电影是为了发展文化,是为了把民族价值观和传统文化向世界弘扬。”北京大学视听传播研究中心主任陆地认为,这就要求中国电影人要树立积极的文化价值观,建立主创人员学习机制,让文化人进入中国电影及其他文化产品的创意和生产制作环节,改进中国电影管理方式,从而为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提供有力的精神支撑。
3、文化价值与娱乐元素怎样协调
李安的电影《色戒》播出后,不少外国观众表示看不懂,他们感觉这部电影很沉闷。其中的原因是什么?这主要是因为外国人没有见到过麻将,不懂得中国的特色文化,对电影中的情节很难理解。当前,我国电影界主流文化带有强烈的娱乐性,这种娱乐性中还掺杂着一些血腥和暴力,传播方式存在一些问题。
“电影传播主流价值不一定非要依赖商业模式,但通过市场机制和商业模式却是传播文化主流价值最有效的手段。”在北京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院执行院长肖永亮看来,主流电影中加入娱乐元素和商业元素本是无可厚非。然而,现实中电影内容却存在着过度娱乐化的倾向。
为解决当前电影行业的过度娱乐化问题,袁正领认为,应建立一种多方参与的电影题材规划、整合、引导机制,为业界提供一个方向性目录指引,减少创作过程的盲目性、随意性,让“文化元素”与“娱乐元素”实现有效融合,从而极大地提高作品的整体质量。
专家指出,电影文化元素和娱乐元素的背后是电影的主流价值和商业模式。把文化元素和娱乐元素相结合,实际上就是把主流价值和商业模式结合。
在四川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蔡尚伟看来,在主流价值和商业模式结合方面,实践中已有不少成功案例,如《辛亥革命》《十月围城》,这些成功案例提供了两条经验:价值融合和形式优先。
蔡尚伟分析说,具体言之,电影创作要把真正存在于观众尤其是青少年观众心目中、行为中的价值观元素梳理出来,跟主流价值观进行对位比照,找到二者的融合点。同时,可以利用科技手段增加观看体验感,利用娱乐元素承载文化元素,让价值观在艺术的形式下完成隐蔽式传播。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认为,要在娱乐化的氛围中完成主流价值的传播,不妨在电影创作上借鉴好莱坞的“家庭娱乐”概念,打造家庭娱乐型电影,可以“雅俗共赏”,这是中国电影走向世界的必由途径。
“在发展中,我们应明确,传播主流价值观的电影不能跟政治片画等号,也不能跟英雄片画等号,更不能跟高调片和说教片画等号。国产电影要有效传播中国主流价值观,就要摒弃道理说教化、人物脸谱化,要学会用故事、情感和细节完成主流价值观的传播。”周文彰说。
黄勤建议,对国产影片观影习惯培养应该从幼儿和中小学生抓起,让他们从小通过优秀国产电影去了解,去学会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精神追求,价值选择和审美标准,杜绝无营养、负营养的电影对他们的负面影响。“只有让我们儿童和青少年从小受到民族文化的浸润和滋养,国产电影才能够拥有绵延深厚的市场根基,民族文化的弘扬才能够具有渊源流长、生生不息的鲜活动力。”黄勤说。(本报记者 韩业庭 李 慧)
链接
成都“公益电影进影院”试点
今年5月起,成都广电部门推行“公益电影进影院”试点工作,低保人员和外来务工人员可以免费看电影。成都市广电部门说服影片发行方接受10元公益电影票采购特价,中影、华夏等21家公司联合发出倡议支持成都公益电影放映。
经过三轮试点后,“公益电影进影院”已从最开始严格限制身份,仅为低保群众和建筑工地农民工、环卫工人等三类特殊群体放映专场,到扩大观影人群,成都市民和外来人员均可以凭有效身份证件直接到相关影院兑换电影票。在试点工作中,广电部门将刚刚下线的影片重新回到影院放映,甚至尝试将未能进入影院的影片安排放映。(杨君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