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第一个值得一提的近代军事著作家”
今年是《君主论》写作完成500年。以今人的视角回望,这本书的诞生是思想史上石破天惊的一刻,马基雅维利也因之而成为现代政治哲学的奠基人。与大多数哲人一样,马基雅维利也难逃在世寂寞身后辉煌的宿命。在他短暂的一生中,如果说有令他稍感欣慰的事功,可能却不是这本小册子,而是他一手组建的国民军以及他生前正式出版的唯一主要著作《战争的技艺》(《兵法》)。
《战争的技艺》撰写于1519年,1521年在佛罗伦萨出版。这本书才是马基雅维利在3个世纪内最出名的作品。马基雅维利终其一生念兹在兹的就是组建一支国民军来代替当时普遍的雇佣军:1503年,他负责征召农村义务兵;1505年,他提出组建国民军计划并主持第一次募兵工作;1506年,他起草的关于建立国民军的法律获得通过,他随之被任命为民军事务九人委员会秘书;1509年,围攻比萨的战役中,他还亲临前线督战。在马基雅维利生命的最后几年,他仍然为佛罗伦萨的军事而忙碌。或许可以这么说,不了解《战争的技艺》就很难理解他的思想,而不了解战争的技艺也很难理解政治的技艺。
《战争的技艺》是文艺复兴后第一本军事理论名著,在16世纪就发行了21版,并且被译成西班牙文、法文、英文、拉丁文等。西方中世纪中断了的军事理论也由此被续接上古希腊罗马传统。从16到18世纪,马基雅维利更广为人知的身份是军事理论家,《战争的技艺》长期被视作“武经”。那索斯的毛里斯在荷兰创办军事学校时,《战争的技艺》成为主要教材,而这正是近代西方军事教育的起点。诚如恩格斯所言,马基雅维利是“第一个值得一提的近代军事著作家”。
全书分为七卷,采用的是对话录的形式,充分展现了马基雅维利对柏拉图式对话录写作技巧的谙熟。通篇复现在“我”英年早逝的朋友科西莫家花园中的一次对话,谈话主题是战争,主角是法布里乔·科洛纳。第一、二卷讨论了征兵、装备以及训练问题;第三卷讨论的是希腊罗马军队战斗布阵中值得效仿的东西;第四卷讨论的核心是将帅之道;第五卷关注的是行军;第六、七卷讨论的是宿营、攻城和城防。
联接古代与现代的桥梁
与所有文艺复兴时期的巨人一样,马基雅维利在古希腊罗马的世界中获得他军事理想的原型。在《战争的技艺》中,他最倚重的著作是古罗马韦格蒂乌斯的《兵法简述》,这本公元前4世纪的著作与其说是描写罗马军团的实际状况,毋宁说是在罗马军队已经衰颓时重新唤起古罗马精神的一种努力。马基雅维利在募选新兵、训练、操演、筑营、兵团的编成、布阵等各个方面都借鉴甚至照抄了《兵法简述》的前三卷内容,另外,弗龙蒂努斯、希罗多德、修昔底德、凯撒、波利比乌斯的著述内容也不时闪现在他的笔下。马基雅维利似乎只是一个古老传统的复述者,就像他自己说的——“我们这个国家就是为了复兴已经消失了的一切而诞生的,这一点我们已经在诗歌、绘画和雕塑领域见识到了”,现在,他期待的是在军事领域的复兴。但实际上,若干影响深远的军事原则与战略思想已经隐含在复述中。
16-18世纪是西方军事转型期,也是《战争的技艺》风行欧洲的时代。在雇佣军向国民军的转变之外,17世纪西方“军事革命”中的组织和观念方面也都深受马基雅维利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一是军团的编制,二是对纪律的强调。在马基雅维利看来,“所谓军事无非就是正确下达命令,不折不扣地执行我所叙述的那些行动的技艺。一支军队之所以称得上训练有素,就是因为它在各种演习中掌握了很好的技能和熟巧”。马基雅维利主张借鉴罗马军团军队的编制方式,相对于中世纪杂乱无章的战斗序列而言,是战术上的一大进步。与此同时,他还着重强调了步兵在军队中的核心作用。
无论是步兵还是军团编制,所依赖的都是严明的纪律、系统的指挥,这是一种与重装骑士战斗中只需个人英勇完全不同的战斗精神,而这种纪律是近代战争的关键。虽然后来的军事学家普遍认为,马基雅维利理论有一项重大的缺陷——没有注重、甚至刻意回避火器在现代战争中的效用,在这一点上,马基雅维利的固步自封就如同柏拉图对雅典海军在萨拉米海战的胜利痛心疾首一样。但真正理解他们的或许是马克斯·韦伯,他在《经济与社会》中谈到:“这一类武器是纪律的结果,而不是纪律的原因……点燃变革之火的是纪律,而不是火药。”
马基雅维利强调战争与政治的关系,重视会战,看重将帅才能……这些重要原则均被后来的军事家和军事理论家所借鉴和发挥,如16世纪的毛里斯、18世纪的吉贝特,再后来的拿破仑和克劳塞维茨等。就此而言,马基雅维利的确成为了联接古代与现代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