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文史纵横-正文
春草流芳
——纪念剧作家陈仁鉴先生
//www.workercn.cn2014-04-03来源:中国文化报
分享到:更多

  

  安 葵

  读到新近出版的《剧谈》(福建省戏剧家协会编)上一组怀念陈仁鉴先生的文章,猛然意识到去年是陈仁鉴的百年诞辰。陈仁鉴是莆仙戏《团圆之后》、《春草闯堂》的作者,这两部作品在中国当代戏剧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对全国的戏曲创作都产生了巨大影响。1959年《团圆之后》到北京演出,引起热烈讨论,它起到了打破戏曲创作某种思维定势的作用。《春草闯堂》则展现了崭新的喜剧风格,它的深刻的思想内容与清新活泼的艺术呈现是那样和谐地统一在一起。不久前,国家京剧院还隆重举办了《春草闯堂》移植为京剧50周年的纪念演出。经范钧宏和邹忆青移植的这一剧目,给京剧舞台带来了新的生气,使不同行当、流派的艺术得到充分发挥。别的剧种移植此一剧目的也很多。对于陈仁鉴先生的百年诞辰是应该举行全国性的纪念的。好在福建的戏剧界没有忘记他,全国的戏剧界和广大观众也不会忘记他。

  笔者是20世纪70年代末到福建观摩戏剧会演时认识陈仁鉴先生的,在那次会演中观摩了《春草闯堂》,非常钦佩,便去拜访作者。那时陈先生刚刚“解放”,生活清苦,但精神健旺,对来访者非常热情。我出版的第一本书《当代戏曲作家论》写了十位剧作家,第一位就是陈仁鉴。这次读了《剧谈》上的这组文章,引起了许多亲切的回忆和更深的感悟。

  剧作家周长赋说:“时代对于先生吝啬甚至残酷,但先生从不怨天尤人。他是属于化悲惨为力量的那种。这也是大师必须具备的品格。”诚然,陈先生常常使我想起司马迁等古代身经磨难而发愤著书的人,他对国家和个人的命运永远没有失去信心,在他在“文革”中被打成“反革命”下放农村劳动期间仍然为创作进行着准备。他不争名利,但在创作中坚持自己的主导思想,即使面对强大的压力,也不肯曲意服从别人的意志来修改自己的作品。别人未经他同意改动了作品,陈仁鉴竟写文章进行辨别。这也是他命运坎坷的原因之一。

  有些作品,在创作演出的当时引起轰动,经过时间的淘洗,便渐渐被人们忘记。《团圆之后》和《春草闯堂》却不是这样。《团圆之后》创作演出的当时,人们感受到作品强烈的反封建的思想力量;几十年后人们看这个戏,依然受到震动。周长赋说:“作品在揭示人性方面也达到了他人难以企及的深度,从而轻松地超越了时代。”这评价是准确的。西方的戏剧理论讲悲剧的主人公必须是崇高的,《团圆之后》的主人公施佾生和柳懿儿是无辜和善良的,但并非崇高型人物。作品深刻地揭示了他们人性的弱点,所以这一悲剧既是社会的悲剧,也是人性的悲剧。

  一位退休的中学老师翁宏华先生把《春草闯堂》与当前的一些创作相比较,他说:“《春草闯堂》嬉笑怒骂的桥段,即便放到如今全民娱乐的年代,尚足为娱乐经典。一名草根女子,沾相府丫环身份,就有了擅闯公堂及冒认姑爷的背景底气;一个草根侠士,英雄救美,被相府千金恋上,命运戏剧般逆转……知府大人为见相府千金,求证这桩婚姻关系,甘愿下轿背靴,给相府丫环当跟班,令人会心爆笑;相比较在台上走着走着就摔倒的‘肢残体’噱头讨人干笑,真不知要高明多少倍。”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