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白先勇先生在北大《经典昆曲欣赏》课程授课。 (图片由北大昆曲传承与研究中心提供)
石 岩
2014年3月6日,青春版《牡丹亭》总制作人白先勇赴北京大学,为“昆曲传承计划”第二个五年计划的第一堂《经典昆曲欣赏》课做主讲人。白先勇亲临课堂,吸引了大批未选修该课程的学生前来旁听,可容纳200人的大教室前后站满了人。在课堂上,白先勇请出青春版《牡丹亭》的主演,来自苏州昆剧院的沈丰英、俞玖林做示范演出,完全按演出装扮的两人在教室前轻歌慢唱,如戏中人穿越时空,在场的学生置身于大雅至美的昆曲营造的梦幻中,演出结束后,学生们以长时间的热烈掌声向传统经典致敬。3月7日至9日后续三天,苏州昆剧院又派出以优秀青年演员为主的精良演出队伍,在北大、北师大连续演出昆曲经典折子戏,其中包括青春版《牡丹亭》中的华彩部分,也有《跃鲤记·芦林》、《浣纱记·寄子》等新排演的折子戏,白先勇在每场演出前做开场主讲介绍,苏昆则将近年来传承的昆曲经典片断逐一呈现,对这种“名家+名剧+名团”昆曲艺术传播方式,青年人表现出极高的热情,曲终而人不散,观演后,很多人将白先勇和主演围住。对于昆曲的名剧改编、对于传统艺术的形式创新的各种话题一一展开……“走过十年,青春牡丹,靓丽依旧;大雅昆曲,和者日众。”有学生在微博中发出这样的感慨。
2003年,一直对昆曲和《牡丹亭》怀有深刻情感的白先勇动意策划、汇集两岸三地的艺术精英古兆申、樊曼侬、汪世瑜、张继青等联合苏州昆剧院组建青春版《牡丹亭》剧组,开始了为期一年的创排工作。在编剧方面,白先勇提出忠实于汤显祖《牡丹亭》原始文本,本着只删不改的原则,最大限度地保留着原作的精粹性;在舞台呈现中,学习借鉴西方现代剧场的舞台艺术表现手法,将传统昆曲的典雅风格与现代舞台美术装置、灯光音效以及数码背景等手段有机融合,实现了传统戏剧与现代审美的结合。白先勇将与苏州昆剧院的这次合作颇具创意地定义为“青春版”,具体体现在:一方面深度挖掘《牡丹亭》文本中的青春爱情主题,大胆起用苏昆“小兰花班”的青年演员担纲主演,另一方面是将主体观众定位在高校学生为主的青年观众,此外,舞台着力呈现出“清丽淡雅”,凸显青春活力。
青春版《牡丹亭》的“青春传播”之路走到今天,既有传播推广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份文化自觉,也有匠心独运的传播意识和策略。
一、“进校园”传播策略
青春版《牡丹亭》在我国台北首演大获成功,有人力主出资让这部戏进行全球商业巡演,面对巨大的市场诱惑,白先勇最终决定从大陆高校开始启动青春版《牡丹亭》推广计划,因为他深知在一个人的审美启蒙阶段,与传统文化的一次邂逅就可能是唤醒青年人沉睡文化基因的一个重要契机。白先勇把青春版《牡丹亭》“进校园”看做是核心传播策略,这一策略也得到苏州昆剧院的高度认可与配合。
(一)演出“进校园”,低价学生票推广青春版《牡丹亭》
为了让莘莘学子迈得进高雅艺术的门槛,每次“进校园”白先勇及苏州昆剧院都会要求留出一部分演出票作为学生票,而定价往往只有20元或40元。从成本核算角度讲,如此低廉的票价是不符合演出经纪规律的,但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不让高票价成为学生了解昆曲、欣赏青春版《牡丹亭》的障碍。2013年12月青春版《牡丹亭》首次进入清华大学演出,主办方留出最好的四排座位仅以40元票价卖给学生,此外还推出了大量20元、40元、60元的学生票,满足学生观看演出需求。苏昆曾算过一笔账,青春版《牡丹亭》三天演出的投入主要包括场租和交通费、食宿费等,投入超过25万元。“进校园”演出单靠票房无法做到收支平衡。但是,在文化部、财政部奖励“高雅艺术进校园”的补贴下,在白先勇各处“化缘”的支撑下,在苏昆与各高校谈判获得的资源支持下,“进校园”演出十年没有间断。
(二)讲座与示范演出“进校园”,引导青年观众深入了解昆曲
青春版《牡丹亭》“进校园”进行讲座及示范演出的传统起源于该剧创排之前,也正是因为一场讲座使白先勇与苏州昆剧院结缘。2002年,白先勇受邀在香港四所高校进行“昆曲中的男欢女爱”的主题讲座,为了使香港学生能直观了解感受昆曲艺术当中细腻的情感表达,白先勇提出希望找几位青年演员协助在讲座中进行示范演出,白先勇好友古兆申通过与大陆“巾生魁首”汪世瑜的交流,请来了苏州昆剧院“小兰花班”的5位青年演员,结果首次尝试的示范演出深受青年学生欢迎,这为日后白先勇与苏州昆剧院的合作奠定了基础。
(三)“昆曲传承计划”进校园,持续深化昆曲校园传播
2009年,青春版《牡丹亭》持续演出五年之际,白先勇开始寻求与高校更深度的文化传播合作,当年春天,高校“昆曲传承计划”应运而生,率先在北京大学落地。“北京大学昆曲传承计划”第一个五年计划自2009年启动以来在北大开设了4期《经典昆曲欣赏》课程,并由全校本科生公选课升级为通选课;而昆曲表演工作坊的开设更是让上百位学生有机会演出自己的校园版《牡丹亭》。新五年计划于2014年开始,继续将《经典昆曲欣赏》课程精品化;继续推进校园昆曲传习工作坊,将昆曲表演带入校园;新增青年昆曲演员深造计划,培养青年昆曲人才;建设数字昆曲网站,以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现有素材和北大图书馆资源为基础,汇聚国内外珍贵昆曲资源,将重要资料数字化,让有兴趣和能力的人通过多媒体教学资料进行昆曲研究与欣赏。
《经典昆曲欣赏》课程是昆曲传承计划中的重点,白先勇不仅亲自到课堂上为高校学生讲述昆曲的基本知识及青春版《牡丹亭》的创作与传播历程,还邀请该剧编剧华玮、摄影师许培鸿、导演汪世瑜、主演沈丰英、俞玖林及更多昆曲专家来授课,这些主讲人生活在美国和我国台湾、北京、苏州等地,但4年来都出于传承保护昆曲的使命感坚持授课。该课程在北大获得成功后,白先勇在苏州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高校也开设了类似课程。
二、“进校园”传播效果
笔者2012年在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苏州大学进行了200余份问卷调查;2013年,结合青春版《牡丹亭》在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的专场演出进行了近400份调查问卷,两次调研跨度一年。实际调研印证了青春版《牡丹亭》“进校园”传播产生的良好效果。
(一)青春版《牡丹亭》短期传播出现“新魔弹”效果
“魔弹论”是大众传播理论中早期的强效果论,传播媒介拥有强大的力量,其传递的信息在受传者身上就像子弹击中身体,可以引起直接而迅速的态度变化或直接支配受传者的行为。在青春版《牡丹亭》“进校园”的传播实践中,笔者通过调研发现,存在一种短期传播效果,非常类似“魔弹论”,即笔者所谓的“新魔弹”效果。在听完现场讲座或观看完演出之后,从受访者为青春版《牡丹亭》打分的结果中,打满分占比6%,打90-99分占比57%,可见受传者对这出剧目整体的认可度及美誉度,整体的高分评价充分说明该剧在短期内具有强效果。
(二)青春版《牡丹亭》长期传播效果具有一定行动转化效果
笔者采访、调查发现,虽然不能说青春版《牡丹亭》可以持续改变所有青年观众对昆曲的认知和对传统文化遗产的态度,但其长期传播效果中表现出来的行动转化力令人欣喜。在北大、北师大与苏大的调查中,124位被调查者表示在观看过青春版《牡丹亭》之后,更加主动了解昆曲;81位表示会更主动了解传统文化;87人表示会更主动接触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落实到非遗的保护层面,108人表示关注非遗保护现状,48人表示要参与传播非遗保护理念或直接保护非遗的工作。
总之,青春版《牡丹亭》成功传播,受益于白先勇及其组建的有着丰富海外文创实践背景的专业团队所具备的国际文化视野和营销传播理念。“进校园”之初,白先勇团队在新浪博客开通名为白先勇青春版《牡丹亭》的博客,发布最新消息并与粉丝互动,吸引超过4万人关注;在校园交通枢纽地带张贴海报,以专业肖像摄影师许培鸿拍摄的精美剧照吸引高校师生注意,使看过海报的青年观众产生“惊艳”观感;白先勇以“文化精英”“昆曲义工”身份亲自主讲推介演出,发挥在青年学生群体当中的“意见领袖”号召力;后续通过校园演出、学术座谈、经典昆曲欣赏选修课、昆曲传习工作坊等一系列艺术传播活动,使学生对“活化”昆曲、保护昆曲的认知不断深入,并逐渐产生从态度到行为的转化和改变。笔者采访调查的很多大学生是从青春版《牡丹亭》首次接触昆曲,由喜爱一台戏到成为昆曲的忠实“粉丝”,此后不断参加更多的昆曲传播活动,甚至加入到志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群体中来。十年里,由一部舞台艺术作品带来如此深入而持续的传播影响力的案例并不多见,因此,研究青春版《牡丹亭》的传播实践既有现实意义又有长远的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