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文史纵横-正文
穿越电波的精神传承
■卢胜军//www.workercn.cn2014-06-24来源:解放军报
分享到:更多

  

  编者按

  七一前夕,一部由总参信息化部制作的电视片《走近王诤》,把人们的目光再次聚焦到一个曾被毛主席誉为“红军无线电鼻祖”的光辉名字——王诤。这部历经反复酝酿修改,收录百余位旧部故交、家乡邻里和战友同事访谈的电视专题片,以大量史实细节再现了王诤同志领导通信兵从“一部半”电台起家的革命生涯。

  有人说,这是一部与观众一起思考的作品。的确,在全军官兵深入贯彻强军目标、扎实推进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背景下,王诤将军的故事给予我们太多启示。

  有些人的灵魂不老,那是因为他的精神烛照人们的心灵;有些人生命长青,那是因为他的事业从未止步。

  今天,当我们走近王诤,他依然如此亲近……

  王诤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要了解一个民族或是一支队伍具有什么样的精神品格,一个很重要的视角就是,看人们在追怀什么样的人和对什么样的人表达敬意。那么,王诤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1930年第一次反围剿,王诤在红军队伍中见到了毛主席。毛主席鼓励他“用无线电技术为人民大众服务”。毛主席这句话成为王诤一生为之奋斗的理想。此后他一直是我军和国家无线电领域最高领导,为党和军队通信事业建立了卓越功勋。1978年8月,病重的王诤吸着氧气写下了他的最后一个报告,还把党组成员叫来,鼓励大家继续做好党的电子工业。

  王诤是我军无线电侦察、新闻广播、气象雷达、电子对抗、航空航天、电子工业等领域的创建者。延安时期,通信装备紧缺。王诤带领军委三局,收集破飞机、旧汽车、废铁轨和散存的银、铜、铁、锡等金属制品,甚至山上的杜梨木等,以此为材料成批生产出设备。毛主席专门为材料厂题词:“发展创造力,任何困难可以克服,通信材料的自制就是证明”。

  王诤同志在党内任过中央委员,在军队任过军委委员、副总参谋长,在国家机构当过部长等职,虽然一直在重要岗位、核心部门工作,但他始终保持公仆本色。他任电子工业部部长时,夏天连把扇子都没有。据原电子工业部部长张挺回忆说,王诤从没想过可以用公款请客,当年请王震副总理吃饭,王诤作为部长拿20元钱,副部长每人出10元。

  忠于党、勇担当、讲操守……这些闪光的品格叠加在一起,不正是一个优秀共产党员和革命军人的样子吗?

  当前,通信兵担负的职能任务从单纯的通信业务管理向信息化建设综合管理、从单一的通信业务保障向综合信息服务保障转变,正处在爬坡过坎、不进则退的关键期。面对军事斗争准备对信息化建设提出的紧迫需求,“跑好”强军接力赛,成为全军官兵对通信兵领率机关的深切期盼!在这种背景下,我们追忆王诤,思考王诤,就是希望像王诤一样忠于党、勇担当、讲操守,在强军兴军的伟大征程上,肩负起我们这一代革命军人的职责使命。

  王诤对我们意味着什么?

  传统是抽象的,它积淀于历史,无影无形,无声无息,却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追求。传统又是具体的,它可能是一只笔、一把刀、一杆枪,也可能是一幅尘封的画作、几张泛黄的书页;可能是一首低沉婉转的诗篇、几行山崖石壁的文字,也可能是对胜利经验的总结、对沉痛教训的反思……

  王诤从他加入红军的那一天起,他的命运便与中国革命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在围追堵截、生死存亡的险境中,在腥风血雨、炮火硝烟的考验中,他一次次想尽办法让红色电波穿透千山万水,为红军队伍送去中央的指示和胜利的消息。今天,他和红军无线电队书写的一幕幕传奇故事,镌刻在了通信官兵的集体记忆中,定格在通信兵陈列馆的一件件馆藏里,凝结成通信兵特有的革命传统文化。

  电视剧《亮剑》有一段经典的话:传统是什么?传统是一种性格、是一种气质!这种传统与性格,是由这支部队组建时首任军事首长的性格与气质决定的。他给这支部队注入了灵魂。从此不管岁月流逝,人员更迭,这支部队灵魂永在。王诤同志和无数通信兵的先驱、先烈和先辈们开创的历史,构成了通信兵最为厚重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这种传统和作风融化在个体身上是性格气质,映衬在一个群体身上则是一种作风形象。这也许就是为什么提起通信兵,人们就会想到“一部半”电台起家的创业历史,想到《永不消逝的电波》主人公李白的忠诚品格,想到《英雄儿女》中王成那种“为了胜利,向我开炮”的战斗精神……

  索道于当世者,莫良于典。在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的背景下,我们理解王诤就是要自觉认清我们到底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在干什么,为什么这样干。有了这样的认识,我们才能头脑清醒,意志坚定,从走过的历史中、从优良传统和作风中,汲取营养、吸纳力量,在实现梦想的道路上就会更加自觉、更加自信、更加坚定。

  革命传统的精神血脉怎样传承?

  传统藏在历史深处,不挖掘,就会永远尘封;思想的田野,真理不去占领,就会杂草丛生。

  在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年轻一代官兵进入部队之前的生活环境相比于过去有着很大的差异。如果不能让党的优良传统在青年一代心中生根发芽,从短期看,他们在大是大非面前就容易动摇立场;长此以往,就会淡忘历史、隔断血脉,造成“文化断层”。

  问题的关键在于是否能找到优良传统与现实需要的结合点。

  值得欣慰的是,电视片《走近王诤》进入了全军视野,滋润了无数官兵的心田。从一段段真实的讲述中,人们欣喜地发现,脑海深处的记忆还原了,陈列馆里的馆藏有了生命。在全军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之际,王诤等老一辈革命家的优良传统,正在成为新一代通信兵追求的新风尚……比如,面对职能任务转型发展的新形势,系统梳理总结通信兵64字优良传统作风,提炼概括“忠诚奉献、严谨高效、科学求实、创新图强、协作共进”20字通信兵精神,编印《历史天空的红色电波》《通信兵意识》等系列教材,组织大家唱响《通信兵精神之歌》等等。官兵们在写、唱、演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学习兵种的发展历史和优良传统,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弘扬中国革命传统文化是一篇大文章,作为当代革命军人,我们既要自觉地做弘扬革命传统的实践者,更要做好守望者和传播者。

  (作者系总参信息化部政委)

  延续的声音

  王诤将军身上展现出的老一代通信事业开创者坚强的信念、敬业的精神、扎实的作风。他虽历经艰难险阻,却始终为党的事业保持昂扬奋进的斗志;虽居庙堂之高,却始终不忘共产党员艰苦奋斗的本色;用一生书写了一个共产党人高贵的品质、坦荡的胸怀、科学的态度和优良的作风。

  ——海军某通信总站干事刘波

  在王诤将军光辉的一生中,他对空军指挥信息系统建设做出的历史性贡献尤其让我印象深刻,永远铭记。王诤将军敏锐提出独立自主建设我国防空指挥半自动化系统,拉开了空军指挥信息系统建设大幕。如今,将军开拓的事业取得巨大进展,空军指挥信息系统已经在作战战备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空军司令部信息化部参谋常明

  革命战争的隆隆炮火锻造了王诤将军的铮铮铁骨,通信事业的蓬勃发展体现着王诤将军的卓越功绩。王诤将军崇高的精神境界不会随着时代的远去而流逝,而是历久弥新,长驻人们心中,时刻激励着我们围绕强军目标找差距,按照打仗标准抓建设,聚焦实战要求强能力,为党的事业和军队信息化建设奋斗不息。

  —— 北京军区某通信团团长张松洋

  王诤将军的精神如同文化基因,流淌在我们的血脉里。尤其是王诤将军30多年前提出的建议和想法,有许多至今仍然没有实现,给我们这些军队信息化建设者敲响了警钟。我们这一代是实现将军愿望的时候了。它像一道无声的命令,要求我们必须完成我们的时代任务,完成我们的强军目标。

  ——总参某研究所工程师贾亦真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