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改革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在中华民族的每一个发展阶段都曾发生过不同程度的革新或变法。初步统计,有文字记载的将近三千年的中华民族史中,大小改革变法将近百次,改革和变法从未停止过。历代学人记录、总结和探讨改革发展的规律和得失,给我们留下了非常宝贵的精神财富。
然而,我们过去在讨论改革的时候,往往忽略了学术文化对整个改革的支撑。改革与变法实际上也是一场传统学术文化的论争。先秦的诸子百家(儒法道墨),汉代今文经与古文经学,汉唐儒道释,宋明理学与心学,清代汉学与宋学,均影响了每个历史阶段的变法进程。
钱穆在《国史大纲·引论》中提到“近世史学革新派所关注者,有三事:首则曰政治制度,次则曰学术思想,又次则曰社会经济。此三者,社会经济为其最下层之基础,政治制度为其最上层之结顶,而学术思想则为其中层之干柱。”他说的这三者之间关系,上面是政治制度,下面是社会经济,学术思想是中间的顶梁柱。
清朝人在总结明朝灭亡教训的时候,提出了“学术亡国论”,这个观点过去没有引起我们很好的注意。文化可以兴国,学术亦可亡国。清朝不少学者已经把学术文化与国家兴亡紧密结合在一起。陕西大儒李颙指出:“天下之治乱,由人心之邪正;人心之邪正,由学术之晦明。”即天下大乱是由人心邪恶造成的,人心的邪恶是由学术不端造成的。他这里的邪术指的是陆王心学,清朝的理学名臣都以批判陆王心学为己任。清初理学名臣陆陇其指出:明之天下,不亡于寇盗,不亡于朋党,而亡于学术。学术之坏,所以酿成寇盗、朋党之祸。
历史上的改革与变法有着深厚的文化背景,也是一场学术思想的博弈,它制约着改革的成败。商鞅变法以法家思想为指导,因用法过度,失去了人本。应该因势利导,循序渐进,操之过急一定会出现问题。而汉武帝改革将儒法糅合,思想在变法改革的过程当中有所变化,体现了一种适应潮流的做法,所以反对的阻力相对比较小。王安石变法中的《三经新义》是与儒家学说相矛盾的,王安石变法中的“三不足”思想:“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被指离经叛道,失去了多数士大夫、官僚的支持。可见,学术文化问题是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之一。
(作者为北京大学明清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