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节日是一个郑重提醒,让我们从庸常生活中抬起头来,有了回首倾听先祖叮咛的机缘,有了从纷繁世相中感悟人生道理的自觉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端午节、父亲节、夏至日,三“节”相连,刚刚过去的小长假过得挺欢腾,一个节的滋味还来不及咂摸,下一个节又到了。
这期间,被微信朋友圈刷屏的,是一则来自“非遗专家”的提示:别再说“端午节快乐”啦,此节有诸多祭祀内容,只能道“安康”。于是很多人都茫然无措,生怕一句祝福语说错了,显得太没“文化”。 “安康”一词,由此四处奔忙在指尖与屏幕上。
其实,已经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端午”,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既有庄重的内容,也有活泼的方面,不必那么束手束脚。何况今人过传统节日,更添诸多时代的新意,如此片面地较真,有违先人旨趣,也过滤了不少文化的味道。
在历史长河中,一个节日的形成,是岁月和人们长期打磨的结果。端午节,祭祀只是其中内容之一,它更是除秽驱病的卫生节,也是诗人节、运动节、女儿节,除了吃粽子,还要挂菖蒲、赛龙舟、祭屈原……闻一多先生考证认为,五月初五是古代吴越地区“龙”的部落举行图腾祭祀的日子,很多考古发现也支持此说。然而,要是一直拘泥于节日发端的初衷,那后来的端午纪念曹娥、伍子胥、屈原,都无从说起了;这个节日也不可能流布到大江南北,甚至超越国境,拥有广泛的影响力。
端午,和春节、中秋一样,是中国文化的醒目符号之一,承载的是融入民族骨血的天人合一、活力贲张与家国情怀。我们的祖先,用一种轻松、活泼而健康的心态,设计并享受着端午等节庆带来的中国式精神生活。丰富的节日文化信息,饱含着生机勃勃的通达理念和娱乐精神。端午,可避邪可食粽也可尽情打扮明丽的小女儿;清明,可祭祖可踏青亦可浣足放风筝;中秋,那月亮更是可祭可拜,可玩可嚼……
节日的真意,常常在生活的体验与回味中浮现出来。苏轼看到的端午,是“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俎”;欧阳修则陶醉于“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而今的端午节,列入世界非遗名录,又是法定假日,仲夏时节,扶老携幼,吃粽子,说故事,游胜地,让中华文化的远香,丝丝缕缕地渗入膝前儿女纯净的心田。
新时代的标志,就是每一天都洋溢着多元与多变。如同刚刚过去的这三天,既有传统的端午与夏至,也有舶来的父亲节。传统节日流传至今,附丽的各种意义早已重重叠叠,如同被包裹得紧密的香粽,内里或有糯米、枣泥、豆沙甚至蛋黄、火腿、五花肉等多重滋味,然而用“端午”这鲜亮的粽叶一包,棱角分明又百味杂陈,可以拎着无尽的滋味游走于长江黄河,穿越于远古今朝,让我们既享受当下的天伦之乐,又追怀祖先的盛德、美好与忧伤——这不正是节日于我们的终极意义吗?
如此佳节,云何不乐,道一声“快乐”又何妨?当然,节日的百般滋味,又非一句“快乐”可以了得。它是一个郑重的提醒,让我们从庸常生活中抬起头来,有了回首倾听先祖叮咛的机缘,有了从纷繁世相中感悟人生道理的自觉。文化的薪火,或就在这一抬头、一省思的机缘中,渐渐传承了下去、炽热了起来。
敦煌文书中的端午节习俗 | 2010-06-21 |
李并成:敦煌文书中的端午节习俗 | 2010-06-21 |
遵义“四在农家”助推农村文化民生 | 2010-06-21 |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 2010-06-21 |
“种子”的力量 | 2010-06-21 |
赵超构端午节访丁玲 | 2010-06-21 |
天中端午 | 2010-06-21 |
批评也是明亮的阳光 | 2010-06-21 |
明代北京平民的休闲旅游 | 2010-06-21 |
每一寸土地都是我们自己的 | 2010-06-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