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猴年春晚有个节目叫《六尺巷》,讲述了一个久远的中国故事,传递出中国的传统价值,引得人们纷纷点赞。
一处文脉,一处白墙黛瓦江南风格的文脉,一处和谐友善古道热肠的文脉,令安徽桐城再次驰名。这也说明,一座城市只有保留了特有的地域环境、文化特色、建筑风格等“基因”,才可读耐看。否则,无论其怎么“转基因”——或在大拆大建中拆掉了历史街区、破坏了文物古迹、割断了城市文脉,或贪大媚洋甚至成为外国设计师胡思乱想的试验场,都是没有生命力的,看得多了,难免味同嚼蜡。
留住“基因”,关键是护住文脉。土耳其著名诗人希克梅特曾经说过:“人的一生有两样东西不会忘记,那就是母亲的面孔和城市的面孔。”去年9月,有媒体报道“西班牙马德里7万市民反对拆地标”,或许就源自这样的情结。抗议者表示,该座大厦是当地民众乃至整个西班牙的“共同记忆”,即使拆除后依原型重建,也会失去历史价值。随后,马德里市市长也斩钉截铁地否定了拆除计划。
当然,迷途知返也是难能可贵的。曾经“刀下救平遥”“以死保周庄”的同济大学教授阮仪三先生欣喜地发现,江苏扬州城里兴起一股住宅改建风气,一些居民建起古式新房子,在自家院子里栽种花草树木,堆假山、开池塘、盖亭子,“老百姓正用自己的双手恢复老祖宗的诗情画意,用自己的行动找回城市的记忆”。在塞外青城内蒙古呼和浩特,将军衙署的命运也见证了文化的回归。虽然有“一座将军衙,半部青城史”之说,但清代78位将军驻防的这个老城池,先是被一条道路隔开了照壁,后又被一座立交桥凌空飞架,再加上附近歌厅酒楼的蚕食挤占,好端端一处文化肌理压根儿透不出气来。近年来,呼和浩特的城市文化正在觉醒,政府部门拆除了将军衙署附近的临时建筑,恢复衙署内的公廨、内宅、通道、花园、马号、更房,使将军衙署跃然而出,成为这座城市的文化标记。
总之,无论古都、名邑,还是圣地、边关,无论滨城、重镇,还是商埠、特区,只有历史文脉这个“基因”在,城市才会成为凝固的诗、立体的画。
传承历史文脉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底 | 2014-05-05 |
四问新型城镇化中的传统文化保护 | 2014-05-05 |
在城镇化进程中保护与传承好传统文化 | 2014-05-05 |
守护文化遗产才能开创未来 | 2014-05-05 |
读经典,收获的不只是粮食,更是种子 | 2014-05-05 |
创意留住“工业情怀” | 2014-05-05 |
做大两山 护美浙江 | 2014-05-05 |
树立以人为核心的城市观 | 2014-05-05 |
城市规划馆要有文化特色 | 2014-05-05 |
城市规划馆要有文化特色 | 2014-05-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