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第二次考试为“能力考试”,面向已通过资格考试的高三学生和社会考生。
能力考试与资格考试的目的和定位有所区别。能力考试的对象是具有报考本科院校资格的学生和社会考生,试题的难度、考查的侧重点应该有别于传统的高考,以能力考查为主,侧重于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借鉴美国学术能力测试(SAT)、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的命题思路,新设置一门旨在考查学生学术潜力、创造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试,这一考试不针对某一特定学科,文、理科考试内容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按照这样的方案,通过了资格考试的高三学生需要花一学期的时间来准备能力考试。能力考试主要考查的是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无法进行应试训练。这有利于引导学生多读书、多关注社会、多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研究解决问题,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高校招生改革建议
建立多维度评价选拔体系
目前制约高校招生制度改革最大的难点就是我们只能为高校选拔学生提供一个维度指标——高考成绩。要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发展、个性发展,必须建立尽可能全面的、多维度的评价选拔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必须具备以下特征:
第一,重要性。新的维度指标能够体现出高中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有利于引导高中教育健康发展。
第二,科学性。新的维度指标的设立必须经过严密、科学的论证,一定要具有可测量性、可比较性和一定的区分度。
第三,公信力。新的维度指标的评价方式和过程必须具有严谨性、公平性、客观性和权威性,要能得到专家的高度认同和社会的全面认同。
根据这3个特征,考虑到目前基础教育的现状、我国的社会现实和多年来在高校招生中积累起来的经验,借鉴许多世界一流大学选招学生的成功经验,高校招生可以增加如下几个新的维度指标:资格考试成绩、能力考试成绩、英语考试成绩、大学先修课程成绩(大学先修课程中心统一组织)、中学选修课程成绩(中学选修课程中心统一组织)和学业水平测试成绩(省级统考)。
当我们能够为大学创造出这么多可采用的评价维度指标之后,如何综合使用这些维度指标是对大学巨大的挑战。我国的大学,仅仅依靠高考成绩选拔学生的时间过长,缺乏对基于多维指标评价选拔学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这是我们与世界一流大学存在巨大差异的一个重要方面。一个在评价和选拔学生方面不具备一流水平的学校,很难选招到一流生源,这样就难以培养出一流的人才,也不能引导高中教育的健康发展,从而对国家整个的人才培养体系带来消极负面的影响。
当然,大学缺乏对全面、科学、多维度指标的研究和实践,其重要原因是我国的教育体制并没有赋予大学这样的权利。在高中创造出可用的多维指标体系之后,教育管理部门要放权给高校去综合使用,高校要敢用、会用,建立起自己基于这些多维指标的学生评价和选拔机制,做到科学、合理、公开、公平、公正。高校一定要向社会公布综合评价的选择和方式,接受社会监督。这是对大学选拔评价学生能力的挑战,也是在人才强国战略中大学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
还有一些辅助性的重要指标,高校评价选拔学生时可适当采纳。如果我们的社会发展到一定时期,建立起了良好的诚信体系,这些辅助性指标完全可以直接作为高校招生选拔学生的维度指标:学生平时成绩(总学分和模块考试、期中考试、期末考试成绩等)、学生特长(高中期间获奖成果、研究成果、比赛成绩等)、综合素质发展记录(学校要确认记录的真实性)、学校推荐(校长、班主任或任课教师推荐)、高校综合面试成绩等。
下面分别介绍主要维度指标和辅助维度指标的具体含义、指标获得方式及高校招生时采纳方式的建议。
资格考试成绩
资格考试是全国或分省统一考试。高职、高专第一次招生时可以主要依据资格考试成绩,结合学生学业水平测试成绩、英语成绩、综合素质发展记录等进行录取;本科院校在进行自主招生时,可以充分综合利用资格考试成绩、大学先修课程成绩、中学选修课程成绩,不必再组织单独的笔试;高校也可以在能力考试之后进行招生时再次采纳资格考试成绩,与其他维度指标一起综合采用。
能力考试成绩
能力考试也是全国或分省统一考试,只面向通过了资格考试的学生,为本科院校选拔学生服务。在参加能力考试人数减少、学业水平差距减小之后,考试的难度和区分度更容易控制。为了避免中学教育过度追求分数导致应试教育,能力考试成绩的采纳一定不能“分分比较”,而应针对高校的不同情况,按省确定5个批次的本科学校申请资格线,对于达到申请资格线的学生,不再单纯比较分数,而是要综合考虑其他重要维度指标和辅助维度指标来选拔录取,而能力考试成绩在这里仅仅发挥一个确保底线的作用。
5个批次的学校要根据教育行政部门的权威部门来规定。例如大致可以按照“985”学校、除“985”学校之外的其他“211”学校、其他一本学校、二本学校、三本学校来确定5个批次。各省5个批次的分数线可以根据该批次大学招生计划总数按照1∶1.2或1∶1.5来设定。考生通过网上选报大学、填报志愿,一般同批次大学可以申请3至5所。为了最大限度地保护考生利益,应该在同一批次录取中采取平行志愿模式。
英语考试成绩
英语测试实行常态化、社会化、标准化,由一个专门的考试机构负责,为学生出具标准的成绩单。各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公布各批次的英语分数线,各大学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公布英语分数线,达不到规定分数线的不能申报。
大学先修课程(CAP)成绩
大学先修课程是在中学开设的、具有大学水平的选修课程,面向对象为高中学有余力的拔尖学生。这些课程由全国大学先修课程中心统一制定课程标准、统一编写教材、统一进行考试评价,并对开设大学先修课程的中学进行资质认定,对讲授大学先修课程的教师进行培训、考核和资格认定。学生修习大学先修课程所获得的学分不仅可计入中学选修课程的学分,而且成绩可以作为大学评价和选拔学生的重要依据。此外,如果先修课成绩达到大学的规定标准,学生进入大学之后,大学还可以承认学生在中学期间所获得的学分,并可免修大学开设的同样内容的课程。
中学选修课程成绩
在新课程设计之初,每个学习领域都编制了若干门国家级中学选修课。但是,因为不作为高校招生依据,几乎在高中没有得到开设。如果能够选定一些这样的选修课程的成绩作为高校招生的维度之一,会调动中学开设此类课程的积极性,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多具有丰富内涵的课程,有利于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和个性化发展需求。这一举措也从国家人才战略高度将教育目标与教育内容、教育方式统一起来。
学业水平测试
一定意义上,资格考试和能力考试是对学生的终结性评价,而学业水平测试更像高中学习效果的过程性评价。但是原本可以作为高校录取重要依据的学业水平考试现在很多地方已经成了一种形式,仅仅能够决定学生能否拿到高中毕业文凭,因为大家都将眼光放在了高考成绩上。而要把学业水平测试纳入学生评价,测试在组织上就应该更加正规、严格,取得公信力、可信度和区分度。学业水平考试应该实现社会化、专门化、标准化,建立专门的机构来负责。学生可以自己报名参加,甚至可以多次报名参加考试。成绩可以设为A、B、C、D、E、F这样6个大级别,要增加区分度,变成真正的学业水平测试。
其他辅助维度
高中新课改推出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出发点和立意都非常好。但是,从实践层面而言缺乏可操作性。由于不同学校的综合素质评价不具备可比性,所以不具备成为高校招生可采用维度指标的特征。对于学生非学业类型的综合表现应该重记录轻评价,甚至只记录而不评价。可以经过深入研究,把能充分体现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活动和行为如实记录下来,并要有可靠的证据支撑和旁证材料。高校根据自己的标准,通过网络审阅来评估学生的综合表现,在招生选拔时予以适当参考。
展望
教育改革需要大胆实践
如果按照这个设想进行高校招生制度改革,不仅对中学课程改革指导意义十分巨大,也使得中学教育内容与招考选拔方式保持高度的一致性。
届时,中学课程将分为3个大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必修课程;第二个层次是选修课程(国家级选修、校本选修);第三个层次为大学先修课程。这3个层次的课程为全体学生、部分有拓展能力和需求的学生、少数富有天赋和优秀潜质的拔尖学生提供了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内容。
总之,我们一切改革的出发点都是要改善我国现行教育体制中存在的问题,让我国的人才培养和选拔机制得到优化,让高考这个指挥棒真正在人才培养中,在学生的发展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让更多的学生享受平等的受教育、受考核的机会,进而获得更大的发展和深造空间。我们的最终目标就是要让中国的受教育者们享受到更加平等、高效、科学、符合其个人特点和需求的教育。
教育改革,需要研究,需要讨论,需要争论,需要呼唤,更需要大胆的实践。如果我们没有勇气改革高校招生制度,我们就不可能彻底改变应试教育的现状,不可能改变我们人才培养的基本格局,就难以实现人才强国的梦想。
(作者系清华大学附中校长,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期刊看点
分类考试势在必行
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姜钢在2013年1月《中国考试》发表《深化考试内容与形式改革 切实提高命题专业化水平》一文提出,实施分类考试是进行人才分类选拔制度改革的需要。要认真研究分类考试,特别是本科和高职(专科)如何进行分类考试,使新的制度设计更加有利于不同层次、不同类型高校选拔人才,更加有利于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更加有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更加有利于人才选拔的公平公正。
综合素质评价与招生挂钩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杨九诠在2013年6月《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发表《综合素质评价的困境与出路》一文提出,“综合素质评价”是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尤其是新课改语境下中高考改革的重要内容,但与招生之间普遍存在“假挂钩”、“软挂钩”现象。出路之一是加大普通高校自主招生的力度。只有招生的需求个性化、标准多样化,综合素质评价才有可能发挥自己独特的优势。
转变高考改革范式
厦门大学李木洲在2013年1月《教育与考试》发表《高考改革的五种范式及其转换》一文指出,未来的高考改革应在提取国家本位、市场本位、高校本位、考生本位四种“本位范式”合理因子的基础上,采取综合与通盘考虑的博弈均衡范式,走向多赢。一是通过制度顶层设计,为弱势利益主体建立利益诉求机制;二是成立第三方机构,使各方利益诉求保持在合理限度内;三是建立改革政策评估机制。(杨桂青 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