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随着MOOCs(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高歌猛进,我国高校跟进迅速,近几个月内一些国内顶尖学府纷纷声明加入MOOCs阵营。
MOOCs在不同人的眼里,分别等同于精品网络课程、优秀教学模式亦或是高校公益行为,甚至是中国教育改革的一剂猛药。孰不知,在没有MOOCs之前,设计更为精致的网络课程、互动更为深入的教学模式均已存在,MOOCs也绝不似公益行为那样单纯。但有一点可以肯定,MOOCs本身所传递的优质、开放、创新、自主的“精神内核”与人们对理想教育的追求高度契合,为此,即便发烧有余、理性不足,各个教育支脉试图与MOOCs牵手的努力仍是值得肯定的。
说到与MOOCs牵手,恐怕教师培训领域是与MOOCs最为“形似”的一脉——2009年实施“国培计划”以来,全学科、全学段的网络课程,数十万、数百万的培训规模,重互动、重绩效的在线活动已是中国教师远程培训的常态。更何况,教师培训均是行政拨款,对于教师而言几乎免费——如此一来,似乎只要“开放”注册,不就MOOCs了吗?
然而,事实远非这么简单,即使满足了“大规模”和“网络课程”这两个MOOCs的关键属性,“开放”之路依旧困难重重。
“开放”,需要有公开晒课的自信。MOOCs走的是名校、名课、名师路线,很多课程是世界范围内的“独此一家”,不是积淀多年的金字招牌,就是领域前沿的新锐成果,不怕别人看。教师培训则全不是这么一回事。粗放型的课程评价使培训机构缺乏研发优质课程的外在压力;普惠性的低廉收费使培训机构缺乏研发优质课程的充分投入;提前一两个月才被告知培训主题的“命题作文”也使培训机构缺乏研发优质课程的必要时间。如此种种,在教师培训领域,虽有少数精品,但整体课程质量不高是不争事实。还有很多课程在内容上说得过去,但一旦要公开晒课,免不了左看媒体效果不好,右看教师镜头感不强,再看互动细节还待丰富……,总之一时半会儿登不了台面。也罢,既然有少数精品,MOOCs一下也是不错的,毕竟好课不易得,知名高校在MOOCs上提供的课程数量也是手指头数得过来的。
“开放”,还需要有运营机制的成全。国外的MOOCs三大阵营各有各的运营方式,Coursera(课时代)和Udacity(在线大学)均是公司运作,注意,是公司而不是公益组织。Coursera已获得上千万美元的融资;Udacity学习免费,但结业证书收费;Edx(教育在线)由哈佛和麻省理工大学联手打造,目前完全免费,但两所大学将这个平台当作研究在线学习的实践基地,其他高校要利用这个平台对公众分享课程,往往还需注资加入。最后,得益于美国高校较为成熟的学分互认制度,各大阵营已迅速建立并正在扩展自己的学分认可体系——三大阵营均有自己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因此,与其说MOOCs是一种公益行为,不如说它是一种社会友好度极高的商业模式更为贴切。
师训若要MOOCs,首先就要挑战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谁来学?国培、省培、市培、校培,各类培训接踵而至,且这些教育行政认可的培训学分是教师资格认定和定期注册的必备条件,MOOCs的结业证书算哪样?MOOCs靠自下而上的学习热情聚集人气;教师培训靠自上而下的行政命令来规定学习,当这种规定不存在时,才是真正检验教师学习需求与学习动机的时候,我们是否准备好了迎接这一检验?第二个问题,如何持续运转?精品课程中不少是由培训机构投入大量人力与物力独立开发的,即使培训机构本着公益之心全面开放,持续的硬软件维护和学习支持费用又从哪里筹措?又靠怎样的动力去发展和扩大MOOCs规模?在教育领域,仅凭热情、循风而上,最终尴尬落幕的故事已上演了一场又一场。如果不设计好运营机制,师训MOOCs即便推出,也只能算是赶了一次时尚“秀”场。
希望两盆冷水没有浇灭人们对于师训MOOCs的期待。事实上,MOOCs也有它的软肋,虽然在课程初始阶段有大规模的学生,到结业阶段能够坚持下来的也就人数寥寥了,学业完成率很低。中国教师培训的独特优势恰恰是在保证大规模的学习成效上。早在国外教育只能以1比6,1比12的师生比开展远程学习时,国内远程教学的师生比就已达到了1比100,学业完成率可以高达百分之八九十。这样的成绩不仅是依靠完善的行政网络和高强度的人力支持,随着远程培训的发展,更多的是依靠适用于“大规模”远程学习的经验与策略。
因此,中国的师训要与MOOCs牵手,不但要适应本土特色,创新机制设计,还要保持自己的已有优势,那样才能够因地制宜、持续成长并最终卓尔不群。
(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