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充分调动最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党只有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才能做到哪怕“黑云压城城欲摧”,“我自岿然不动”,安如泰山、坚如磐石。这一重要论断站得高、看得远,鞭辟入里、切中肯綮,令人警醒、发人深思,更加坚定了我们践行群众路线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认清“我是谁”、明确“为了谁”、坚定“依靠谁”,永不脱离群众
坚持党的群众路线,首先就要解决好“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
认清“我是谁”。我们党对党群关系有着极为深刻的认识,将其比之为鱼水、喻之为血肉、视之为种子和土地。这些生动形象的比喻,强调的都是群众的主人地位和党员干部的公仆身份。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人民群众是主人,干部是勤务员,是人民的公仆。”作为党员干部,我们就要把群众当主人、视群众为亲人,始终摆正同群众的关系、当群众的公仆,情系群众、感恩群众、敬畏群众。
明确“为了谁”。发展的目的,就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让群众过上好日子。我们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都应以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根本出发点,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坚定“依靠谁”。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只要我们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方法论,善于从群众朴素的话语中提炼闪光的思想,从基层生动的实践中探寻打开工作思路的钥匙,就一定能激发和凝聚群众中蕴藏的强大力量,不断推动事业向前发展。
丢“官气”、 沾“土气”、接“地气”,密切联系群众
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起家的根本、看家的法宝和最大的政治优势,也是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必须解决好的核心问题。
丢“官气”才能养正气。真心比黄金更宝贵,真情比实物更重要。我们必须丢掉“官气”,切实转变作风,带真情不带假意、带责任不带权力、带作风不带威风,不断增进与群众的感情、拉近与群众的距离、消除与群众的隔阂,在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中体察民情,在为群众排忧解难办实事中建立感情。
沾“土气”才能聚人气。干部脚下沾多少泥土,群众心里就有多少感情。干部只有平民化融入群众的“大圈子”,才能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只有坚持用平等的眼光看待群众、用平等的身份接待群众、用平等的心态联系群众,真正与群众认亲交友、平等沟通,和群众坐在一起、干在一起、乐在一起,群众才会说心里话、道烦心事,讲真想法、提好建议,干部才能真正赢得群众的信任和赞誉。
接“地气”才能增底气。接“地气”是党员干部增长才干的重要途径,是一个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的过程。只有深深扎根于群众中,体验百姓生活、体会基层难处,才会耳聪、目明、脑子灵,作决策、解难题才会更有底气、更有信心、更有成效。
“肩不滑”、“手不松”、“脚不虚”,真情服务群众
走好党的群众路线,关键是要把为群众办实事作为“试金石”,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及时准确地了解群众所思、所盼、所忧、所急,把群众工作做实、做深、做细、做透。
解难事要做到“肩不滑”。解决实际问题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关键。领导干部要肩挑责任,时刻牢记自己的使命职责,遇到困难不退缩,干错事情不推诿;肩挑压力,在处理突发事件中能保持冷静的头脑、采取正确的措施,把问题化解在萌芽,把事态保持在稳定;肩扛“嘘声”,细心地为群众做好解释工作,帮群众打通思想上的障碍,最终赢得群众的信任。
办好事要做到“手不松”。拒绝囫囵吞枣,踏实办事,一步一个脚印地办好群众的事;拒绝奢靡之风,勤俭办事,把有限的财力用在改善民生、推动发展上;拒绝“糖衣炮弹”,甘做人民的公仆而不以权谋私。
干实事要做到“脚不虚”。不忽悠、不食言,将“说在嘴上、写在书上、挂在墙上”的承诺事项转化成自觉行动;不夸大、不掩饰,对认准了的事就要实实在在去干、坚持不懈去干;不图虚名、不务虚功,让群众真正得到实惠。只有干实事不图虚名,重群众口碑不急功近利,听实实在在的声音,做实实在在的事,群众才会拥护你、支持你。
(作者系中共南丰县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