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马若龙 袁松鹤
面对在线音乐冲击唱片行业、在线图书摧垮实体书店的局面,高等教育领域一直有一种担忧:在线教育是否会侵蚀传统大学的领地,出现比尔·盖茨2010年所说的那种图景?那年盖茨说:“未来5年,你将能够在网上找到最好的授课内容。这些内容比任何一所大学都要好。”
2012年,“慕课”(MOOCs)以一种引人瞩目的方式成为世界高等教育领域的热词和流行语,使这种预测得到了某种程度上的印证。
在2012年初不到半年时间里,“在线大学”(Udacity)、“课程时代”(Coursera)、“在线教育平台”(edX)三大“慕课”平台相继成立运营。斯坦福大学校长约翰·汉尼斯说,“慕课”是教育史上的一场数字海啸,正席卷传统大学。
“慕课”热潮引起我国高等教育极大关注。2013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加盟“在线教育平台”,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台湾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加盟“课程时代”,标志着中国高等教育开始融入“慕课”。
“慕课”对高等教育究竟意味着什么?是互联网时代催生出来的短暂的“语言泡沫”,还是代表着未来发展的一个“真正趋势”?
“外行者来搅局”
“慕课”的模式创新与突出特征
“慕课”热潮主要集中在两个重要方面:高等教育界主要关注的是“慕课”对教学模式的冲击,而互联网行业主要关注的是“慕课”对教育市场的冲击。应该说,二者各有侧重,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没有新的教学模式被普遍认可,新的商业模式就很难确立;同样,没有新的商业模式的探索推进,新的教学模式也很难在教育界内部产生。用互联网的时髦话语来说就是,教育需要“外行者来搅局”。
“慕课”在教学模式和商业模式方面进行的探索尝试,初步呈现出了4个突出特征。
一是落实了学习者的中心地位。“慕课”之所以能够吸引大规模学习者,根本原因在于真正落实了以学习者为中心。在“慕课”的“课堂”里,学习不再是获取知识本身,而是彼此交互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慕课”更符合启发式教学,老师变成了具有辅导、引导作用的“导师”,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权威”。
二是打破了学习方式的时空界限。传统课堂、校园、教室、教师、学生,包括教学的内容、方式等都相对固定,而“慕课”则通过互联网拓展了新的学习场域。实体的校园基本“消亡”,教室不固定在某一个地方,教师、同学都是世界范围内的人,教学的过程、内容,乃至交流的问题变得更加多元、开放。
三是创设了沉浸式、社交化的学习环境。“慕课”为师生、生生之间创设了类似于职业化、专业化的沉浸式学习社区,进而探索了类似于社交媒体当中相互评论的学生作业互评方式,很好地解决了规模化与个性化之间的矛盾。
四是提供了免费享有优质教育的可能。“慕课”在商业上的鲜明特征,就是希望通过互联网的运作方式,借助其他的经费投入和盈利模式,来找到免费享有优质教育的可能。
尚未赢得办学质量上的尊严
“慕课”的发展困境与内在缺陷
“慕课”的致命缺憾在于,如何赢得办学质量上的尊严,包括办学权、办学声誉被广泛认可,学习者得到社会和自己内心深处的尊崇。从现实角度看,能够授予证书、文凭甚至学位,是“慕课”实现真正教育革命的前提。“慕课”在这方面进行了努力尝试,如“课程时代”由教师签署单科证书,“在线大学”根据学习者测试结果颁发课程证书等。但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一个与三大“慕课”平台合作的名牌大学为学生提供学分。“慕课”的学位授予、学分认证是一个艰难的过程。
另一方面,“慕课”的课程也存在诸多质量保证的具体问题。如避免学习者作业抄袭、保证学习者本人在线学习或考试等。此外,面对大规模的学习者,“慕课”有限的教师服务也将成为制约质量提升的重要问题。
最大的威胁还在于,学习者学习兴趣的保持以及学习过程的可持续性。“慕课”课程中学生的流失率非常高,注册学习者虽然很多,但是坚持到底并且参加测评的比率很低。2012年,“课程时代”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软件工程课程的通过率只有注册学习学生数的7%。
被击中四根“软肋”
中国高等教育面临挑战
就“慕课”本身而言,它击中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四根软肋:一是质量,中国缺乏世界级的一流课程、一流教师。二是信息化,中国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教育教学变革方面重视不够、能力不强。三是教学模式,中国高等教育仍然以教为主,强调知识的灌输,启发式、探究式学习没有真正普及。四是国际化,教师、生源国际化程度不高,国际吸引力、影响力不强,基本上是国际趋势的“跟随者”。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加入“慕课”、顺应教育发展趋势而动的行动固然让人赞赏,但就高等教育真正的教学模式创新而言,他们是否真正意识到这种危机、使命,还有待于进一步观察。因为,如果没有高等教育体制的真正变革,仅靠网络外围的战略紧逼,中国教育教学模式的自我革命、内在革新仍将非常困难。
中国对“慕课”教学上的关注和商业上的憧憬,对亟待变革的中国高等教育领域来说,无疑是一件值得欣慰的事情。中国教育市场十分广阔,且高等教育大众化任务远未完成,面对老百姓日益强烈的多样化、个性化学历和非学历教育需求,建设类似于“慕课”的优质数字化学习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把它推送给每一个有兴趣的学习者,这当然是一个很好的构想。而且,网络入门门槛很低,成长空间巨大,所以,越来越多的商业机构介入在线教育。或许,不久的将来,就会看到中国自己的“慕课”。(作者单位:国家开放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