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钟亚利 蒋学凤
从“让每个孩子有学上到让每个孩子上好学”,我国教育正在发生质的变化,进入内涵发展阶段。教学质量的提升是学校内涵发展的核心指标,校长如何领导学校教学,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已是必须面对的问题,这就要求校长的领导必须服务于学校教学发展,提高校长的教学领导力。
现实对校长教学领导力提出挑战
当前基础教育的校长队伍还处在频繁的调整阶段,其教学领导力水平不尽相同。北京市朝阳区垂杨柳学区的14位正职校长年龄均在40-50岁之间,正职管理年限0-5年的有6位,5-10年的有4位,10年以上的有4位,其中特级教师1名,中学高级教师2名,小学高级教师11名,现任市级学科骨干教师2名。这些校长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值得尊重。但是从上述数据能够看出,这支队伍也存在很大提升空间。如管理年限偏短的较多,实践经验积累不足,高职称、高级别现任骨干数量较少,需要进一步提高学科业务指导水平,提升教学领导能力。
2012年,北师大褚宏启教授团队对学区14所学校教学管理情况进行了问卷调研和分析诊断,让我们在看到各校优势的同时,也看到尚存的问题。结合这次分析诊断,学区将研究重点定位在:发挥学区管理职能、促进区域校长教学领导力提升的策略研究上。
学区肩负促进校长教学领导力提升职能
学区作为教委和学校的中间管理层,肩负着干部队伍建设、基本业务管理和事务协调的职责。学区既是课题主持人、推进者,更是课题的全体参与者——各校及校长的支撑者,包括学习支撑、专家支撑、平台支撑、资金支撑。我们力争通过各种举措不让一所学校落下,不让一个校长掉队。在指导学校投身实践研究的过程中,学区不再停留于简单地开会布置任务和提要求检查,而是切实给抓手、给指导、给平台。
“提高校长教学领导力促进学校发展方式转变的研究”课题对校长教学领导力的内涵进行了界定,要求校长做到两个转变:领导重点的转变——从管行政转变为管教学;领导方式的转变——从经验型管理转变为研究型管理。学区为此成立了校长团队学习型组织,指导校长自主学习,每月、每个假期都组织校长开展有主题的交流研讨,专家逐一进行点评,帮助校长消化理论、碰撞思想、深化认识。在此基础上,学区制订了“校长教学领导力提升与学校发展方式转变研究三年发展规划”,并通过解读引领校长明晰发展目标,指导校长在学区规划基础上深刻思考和自觉规划自身教学领导力提升。
转变从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开始
教学是学校的核心工作,教学领导力是校长区别于普通教师的专业能力。学区依托课题,引领校长制定本校的教学研究专题。这些专题的确定都经历了几轮推敲,校长们逐步清晰了本校在教学管理方面存在的“真问题”和自己教学领导力的薄弱点,领悟到要使工作到位就不能简单凭经验拍脑门。
校长专业发展的关键在于自身管理行为的改进,制定教学目标和对教学进行评价是校长教学领导力的核心要素之一。学区首先示范性地进行了区域学校教育发展目标和评价体系的设计,并组织辖区内14所学校结合校情梳理制定了本校目标和评价体系。校长带领中层和骨干团队结合本校实际,围绕教学领导力的核心要素,一次次认同又再争论,一次次落笔重推翻,终于把之前模棱两可、似是而非的问题想清、论透后系统地呈现出来。过程中,学区不仅发挥了引领职能,还起到了理论支撑服务、搭建平台促进校际相互交流滋养和有计划、分步骤推进的作用。
校长立足岗位、扎根实践,在学中练、在练中学的行动研究,是提升自己教学领导力和促进学校教学质量提升、内涵发展的重要途径;而学区发挥的作用是在理念上引领,在方法上指导,在过程中服务,在推进时适当约束和评价。(作者单位:北京市朝阳区垂杨柳学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