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关键词 @ 教育投入
把钱真正用在提高办学效益上
【报告原声】继续增加中央财政教育投入,提高使用效率并强化监督。
【代表委员声音】
全国政协委员、同济大学党委书记周祖翼:教育经费投入实现4%以后,全社会都在关注它是否真正用在了需要的地方。对于教育部门,不能出现贪腐现象是底线,再在此基础上把钱用好,提高使用效益。对高校也一样,要把钱真正用在人才培养、教师队伍建设、改善办学条件等中心工作上,通过严格的管理制度,使有限的投入产生最大办学效益。
【会外连线】
江苏省教育厅财务处处长王鲁沛:2012年,江苏超额完成中央下达的财政教育支出占比18%的考核任务,被财政部确定为教育投入综合评价优秀等次。2013年全省国家财政性教育总投入比上一年增长10%以上,有力保障了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今后,要将教育经费重点投向提高教育质量和促进教育公平领域,投向能够解决教育发展瓶颈和广大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不断优化教育投入结构。 (本报记者 纪秀君 缪志聪 采访整理)
关键词 @ 招考制度改革
审慎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报告原声】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积极稳妥改革考试招生制度。
【代表委员声音】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语言大学教授石定果: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积极稳妥改革考试招生制度”,说得很到位。“积极”就是我们一定要立足于改革、积极推进,“稳妥”就是我们需要足够的理性。考试招生制度涉及千家万户的利益,大家都很关注,在改革的过程中一定要审慎,一定要在详细的调查研究基础之上进行。
【会外连线】
北京市石景山区教委主任郝显军:人民群众对于教育的要求不断增强,教育领域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面对这种情况,必须牢固树立教育改革的使命感,不断用新思路新方法予以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事关无数考生的切身利益,是教育改革的重点。没有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切实推进,很难取得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胜利。我们要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推进教育综合改革,真正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本报记者 苏令 施剑松 采访整理)
关键词 @ 省级教育统筹
教育宏观管理要管得好管得住
【报告原声】扩大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权和高校办学自主权。
【代表委员声音】
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大学党委书记刘建平: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权如何扩大?第一,政府要宏观管理;第二,学校要自主办学;第三,社会要参与监督。政府要把有些权限下放给省一级,有些权限下放给学校,政府管好该管的事情,实现对宏观管理管得好、管得住。这一点对转变政府职能、实现三中全会提出的总目标非常重要。
【会外连线】
湖北省教育厅副厅长黄俭:扩大省级政府统筹权,是为了提高各个层次的意识与行动能力,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推进教育现代化。国家放权,省级政府统筹布局,分配管理财力和调整资源,转变方式深化改革。此外,我们要鼓励高校自主办学,扩大学校在专业设计、人才培养、学校特色等方面的自主权,改变人才认定和培养模式,真正为社会发展培养人才。 (本报记者 纪秀君 程墨 采访整理)
关键词 @ 民办教育
让民办教育与公办教育同发展
【报告原声】鼓励发展民办学校。
【代表委员声音】
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精英集团董事长兼总裁翟志海: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继续倡导“鼓励发展民办学校”。我建议,今后国家要加快清理歧视性政策,落实对民办学校的财政支持,改变对民办学校的评估方式,通过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建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为民办学校设立“师资队伍建设扶助工程”等方式调动民办学校办学积极性,使民办教育和公办教育共同发展。
【会外连线】
浙江省宁波市慈溪阳光实验学校校长施国柱:自2003年《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以来,民办学校的发展呈现出良好态势,但政府对进一步扶持民办学校还需做好两个方面工作:引导民办学校确立正确的办学方向,解决制约民办学校发展的瓶颈问题。民办学校过度追求分数和升学率,陷入了与公办学校分数竞争的“怪圈”。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应落实好支持民办学校发展政策,督促民办学校满足社会对优质教育的选择性需求。 (本报记者 柯进 史望颖 采访整理)
关键词 @ 职业教育
加大投入构建现代职教体系
【报告原声】加快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代表委员声音】
全国政协委员、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孙贵宝:西部大开发要提速,最缺的就是技术型人才。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加快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切中了问题的要害。加大职教体系投入,补上历史欠账,提升职教质量,这些问题都有待进一步解决。
【会外连线】
河南省商务中等职业学校校长张士平:对于农村贫困家庭来说,能够走出一个职教学生,就可以致富一家。构建现代职教体系,必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前提,这体现了政府的民生观念、职业院校的办学目标及求职者的需要等多方面。同时,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存在社会吸引力不强、人才培养模式相对陈旧等问题,集中表现在职教体系不适应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这都需要通过构建现代职教体系来解决。 (本报记者 张婷 李见新 采访整理)
关键词 @ 随迁子女异地升学
在城镇化战略下解决随迁子女就学
【报告原声】使更多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纳入城镇教育、实现异地升学。
【代表委员声音】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温州市乔顿服饰股份有限公司西服整烫工吕华荣:作为第一个“农民工”全国人大代表,这两年,我想议的事都是关于随迁子女教育的。只有解决了后顾之忧,才能让我们进城务工人员安心在城里上班。让我欣慰的是,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将解决随迁子女异地升学问题放在推进城镇化的国家大战略下考虑,更具系统性和可操作性。我建议,应以全国流通的教育券转移支付方式,建立健全随迁子女流出地和流入地政府的责任分担机制。
【会外连线】
来沪务工人员、上海市黄浦区北京东路小学学生家长洪月云:从2005年开始,我把儿子从安徽老家接到上海上幼儿园,他现在已是小学五年级,今年秋天就要上初中了。儿子在上海读书非常快乐,他喜欢到学校去。将来儿子如何在上海读高中、参加高考是我最关心的事。不久前,上海出台居住证积分制,为随迁子女异地中高考指明了一条路。 (本报记者 柯进 董少校 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