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记者 袁云才
【话题背景】
2月28日,2014“雷锋精神论坛”在雷锋家乡长沙市望城区举行,来自全国的专家、学者和嘉宾对新时期学雷锋这一宏大命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以“深入学雷锋、助力中国梦”为主题开展雷锋精神寻根之旅。雷锋精神的核心本质是什么?新时代雷锋精神是否已过时?该如何拓展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助推中国梦的实现?就这些话题,参加论坛的知名社科专家周小毛、刘高平、宋焕斌接受记者采访,阐述了各自的认识与观点。
【访谈嘉宾】
刘高平 总后勤部后勤学院教授、大校
周小毛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省雷锋精神研究会副会长
宋焕斌 辽宁省雷锋研究会会长
雷锋的精神符号是感恩与爱
记者:雷锋日记中有很多我们耳熟能详的语句,但近些年有人怀疑雷锋日记是假的,您对此有何看法?
刘高平:近几年网上有人怀疑雷锋日记甚至雷锋事迹的真实性。有人怀疑,一个小学毕业的士兵,怎能写出如此诗一般的日记?对此,我曾经专门进行了深入走访、探寻。2012年8月15日,我出席抚顺公祭雷锋大会时,采访了雷锋知情者20多人,他们中很多人看到过雷锋写日记。那时流行写日记,不过日记有私密性。雷锋虽仅小学毕业,但勤奋好学,写日记是他的习惯,而且也能够写出那样水平的日记。
2013年6月,我又专程去了辽阳、鞍山、抚顺和沈阳军区雷锋团雷锋纪念馆,找到多人核实,得知公开出版的雷锋日记171篇,都出自雷锋本人之手。我查到了手迹的影印件,原始件在北京军事博物馆。我又找到该馆,得知雷锋日记原件按国家一级文物保管。这说明雷锋日记完全是真实的。也正是在查证雷锋日记的过程中,我升华了认识,我认为,雷锋的全部言行,雷锋精神的全部含义,可归结为一句话:感恩与爱。
记者:那您认为,感恩与爱之间有何内在联系?
刘高平:感恩是对社会、自然、他人包括自己尊严的肯定,是一种对大自然与生命价值的敬畏和珍视。雷锋7岁便成了孤儿,正是因为他对培养其成长的党、国家和社会怀有感恩之心,才想着如何去报答,用感恩的心做好每一件事,并由此而成为一种精神气质。可以说,感恩是爱的基础,爱是感恩更深层次的升华。一个不懂感恩的人,是不可能有爱的;而心中有大爱的人,肯定会懂得感恩。
雷锋的爱多姿多彩、鲜明生动,我把它集中归纳为“十爱”:爱共产党、爱解放军、爱新中国、爱社会主义、爱家乡、爱人民、爱岗位、爱学习、爱美、爱帮助别人。雷锋身上呈现的感恩和爱,是人类共同领悟、共同感动、共同需要的价值追求,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记者:在当今社会,仍有一些人尤其是少数年轻人缺乏感恩之心,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刘高平:总结起来,我认为有几大因素:其一是父母对子女溺爱,满足其任何要求甚至包括一些不合理的要求,子女自然会产生不健康心理,认为得到是理所当然的,不愿付出,久之便对家长和社会失去感恩之心;其二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有人误以为人际关系类似于商品交易,谁也不亏欠谁,心存这种误识,自然难生感恩之心;三是各类潜规则盛行,比如权钱交易,双方都有明显的功利目的,而且双方都违法,怎会相互感恩?在潜规则下,根本不可能产生感恩与大爱。我们在雷锋身上看不到任何潜规则。
感恩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学会感恩的人,必然胸怀宽广、性情乐观、遇事沉稳,用积极上进的心态面对人生。当今青少年学雷锋,首先就要从感恩学起。
陌生人社会更需要雷锋精神
记者:现在社会上仍有不少人认为雷锋是“傻子”,他们为何会产生这样的认识?
周小毛:这是由两种不同的价值追求与评价造成的。在市场经济时代,市场所追求的是物质价值,讲究的是自己得到了什么,比如付出了多少成本,得到了多少收益。而雷锋追求的是精神价值,讲究的是为别人做了什么,对社会有什么贡献,在思想精神上有何不足等。这两种不同的追求,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体系,这两种评价体系都有合理性,都是科学的,它们分别评价不同的对象。但是如果评价标准错位,以一种评价体系去衡量另一种行为,就会得出大相径庭的评价结论。具体地说,雷锋所付出的没有回报,他也不追求回报,他把他去功利化的奉献当作一种精神享受。如果以市场经济的成本收益标准来评判雷锋的行为,当然就会逻辑地得出雷锋是“傻子”的结论。正如用象棋比赛的裁判标准去衡量游泳选手,就会得出游泳选手连卒子过河当小车的简单道理都不懂的荒唐结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告别了传统的熟人社会,进入到新的陌生人社会,社会发展形势发生了重大变革,人们的价值标准和意义系统发生了巨大变化,如果用现在的一些观念去评价那时的人和事,必然会出现偏差。
记者:我们现在所处的陌生人社会,有哪些主要特征呢?
周小毛:第一个特征是高流动性。陌生人社会的生成,既是社会流动加快的客观结果,也是社会流动频繁的具体体现。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流动人口数量达2.36亿人,相当于每6个人口中就有一个是流动人口。高流动性是陌生人社会的基本属性。
第二个特征是容易形成道德真空。陌生人社会崇尚法律、规则与契约等理性精神,而往往忽视道德、理想的价值与作用,各种类型的道德焦虑事件更易发生。这主要是因为原有的道德、价值与意义系统瓦解,而新的具有主导性、笼罩性与共识性的社会核心价值与道德规范尚不成熟。
第三个特征是容易生发社会冷漠。相比于熟人社会,陌生人社会人际关系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增加。频繁的社会流动,常常使社会交往发生于陌生人之间,而且这种交往很多是一次性的。在陌生人社会中,往往相对容易忽视关怀、情感与人文培植,由此很容易产生社会冷漠并蔓延开来。
记者:在陌生人社会里,弘扬雷锋精神有哪些重要意义?
周小毛:陌生人社会更需要雷锋精神。在以道德、习俗与宗教为主导性价值规范的熟人社会中,人与人彼此熟识、互相监督,尚且需要以爱、奉献与助人为乐为核心的雷锋精神,而在陌生人社会,人与人的互帮互助,往往是一种没有回报预期的帮助,是一种去功利化的帮助,这就更需要奉献精神,更需要一种自主、自觉与自为意识。可以说,新时代开展学雷锋活动与弘扬雷锋精神,是缓解社会紧张、告别社会冷漠的有效途径。
法律与道德是陌生人社会平衡运行的双翼,二者缺一不可。在一个现代化的、民主的、权利意识高涨的、宏大的陌生人社会中,道德水准的高低,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制度的完善与法规的健全。而当法制建设不足、法治框架尚不完备时,弘扬雷锋精神,对于提高社会团结、增进社会整合和维护社会稳定,具有更重大的意义。
让雷锋精神为实现中国梦提供载体
记者:弘扬雷锋精神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何现实意义?
宋焕斌:雷锋精神既是马列主义时代精神的体现,又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升华。雷锋精神具有丰富深刻的思想内涵,其蕴含的正直、善良、奉献、爱心等内容,是实现中国梦的正能量和不竭动力。另外,雷锋精神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对内要形成超越性的精神感召力,凝聚人心,凸显信仰的力量,对外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符号,展示中国的美好形象。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就是在文化引领风尚的过程中,践行先进精神的文化自觉性与主动性,其衍生出的能动力,无疑有利于实现亿万人民的中国梦。
记者:我们要怎样做,才能让雷锋精神为实现中国梦提供载体?
宋焕斌:第一是要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要深化雷锋精神宣传教育,搭建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活动平台,并建立学雷锋活动长效机制,积极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二是要让雷锋精神时代化。要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根据中国梦的科学内涵和现实路径拓展雷锋精神的内涵与外延,使之适应时代的理论需要和现实需求。第三是要让雷锋精神人格化,即通过典型雷锋式人物在中国梦实践过程中的具体行为,带动大家一起做新时期雷锋精神的传人,同时要用包括网络媒体在内的各种传播手段,广泛宣传雷锋传人的事迹,用正能量引导人们的实践行为。
雷锋精神是永不过时的正能量。用雷锋精神助推中国梦,贵在知行统一,一定要坚持教育和实践两手抓,以教育引导实践,以实践深化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