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一个民族的文学发展史,就是他的精神发展史。文学是所有艺术形式发展的母体,必须提供正能量,不能以低俗的、不负责任的作品迎合低级趣味。
而随着信息化和新媒体的快速发展,文学市场受到很大冲击,严肃健康的作品所占市场份额越来越少。不少文学作品由通俗化堕落到低俗化,再堕落到妖魔鬼怪化,《鬼吹灯》《盗墓笔记》粉墨登场,大行其道;还有网络上的快餐文学,惊险、刺激,门槛很低,低俗的阅读需求很容易得到满足,点击率极高;还有影视戏剧的去英雄化和过于娱乐化,腾云驾雾,出丑卖乖,插科打诨,哗众取宠。
这些精神垃圾堂而皇之登上文化市场,并且当仁不让地把古今中外的文学艺术经典排挤在发行排行榜外,严重地麻醉了年轻一代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如果我们忽视、再不重视这个问题,即使我们的经济发展了,就业、收入、医保、环保等问题解决了,精神却被麻醉了,心灵空虚了,我们这个国家仍然是羸弱的。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把13亿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要让所有农村居民都能喝上干净的水”,这是国计民生的根本关怀。报告谈到文化产业的时候,倡导全民阅读。我认为,这也是根本关怀。
因为阅读安全和食品安全、医疗安全、空气安全同样重要,甚至更重要。一旦我们的心灵净化了,我们不再恐慌和焦虑了,食品安全、医疗安全、大气安全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换言之,如果我们继续保持一颗被利益污染的心,那么我们的“不安全”,可能就像神话《西西弗斯》里的石头,推上去又滚下来,而且极有可能越滚越多。
实现强国梦,文化是根本,文学教育应该成为先行力量。因此我呼吁,全民动员,大力推进全民经典阅读,让古今中外的经典文学作品从装点门面的书柜里走出来,捧在我们手中,进入我们的心灵深处。
我们为什么容易焦虑和浮躁?除了外部的原因,也有内部的原因,那就是功利心和实用主义。我们太缺乏文学的正能量给予的滋养了,我们需要像《红楼梦》《儒林外史》《复活》《悲惨世界》《罗密欧与朱丽叶》那样具有哲学、文学双重价值的伟大作品的抚慰。当代中国人应该多读一读《红楼梦》,除了它的文学审美价值,我觉得《红楼梦》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价值,那就是作者在书中渗透的生命和生活态度。《红楼梦》旗帜鲜明地反对官本位,这是中国古代叙事文学作品中比较少见的。《红楼梦》的思想价值还在于它反对等级观念,反对浮华奢靡,揭露贪污腐败。
把全民经典阅读这项浩大的工程落到实处,有关部门要考虑建立科学的机制。比如,在大中小学教材中增加经典作品的比重,尤其是那些关注底层人民生活、憧憬美好家园、传播正确价值观的优秀作品,如古代文学中李杜的诗,近现代文学中鲁迅和茅盾的“为人生的艺术”,还有当代文学中那些弘扬英雄主义、爱国主义的优秀作品。不仅学生要读,凡是具有阅读能力的中国人都应该读。是不是可以考虑,在公务员应试,职务、职称晋升、工作岗位竞聘等环节中,增加文学阅读考察,把文学素养作为任用干部的条件之一。如果全体中国人都注重培养一颗爱美的、审美的心,或许可以为我们的民族理性注入一眼甘洌的清泉,那才是完整的、完美的中国梦。
(作者为全国政协委员、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