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科教天地-正文
大学之道与大学文化的思考
//www.workercn.cn2014-05-26来源:吉林日报
分享到:更多

  

  古之大学之道。4000多年前的夏朝就出现了学校教育,虽说体现着教育的阶级性,即“学在官府”,但却体现了"“成均”之学或“庠序之教”的初态。如《礼记·王制》“掌成均之法以建国之学政,而合国之子弟教焉。凡有道者有德者,使教焉。”、《白虎通·辟雍》:“古者所以年十五入大学何?以为八岁毁齿,始有识知,入学学书计。七八十五,阴阳备,故十五成童志明,入大学,学经籍。……大学者,辟雍乡射之宫。天子立辟雍何?辟雍所以行礼乐,宣德化也。辟者璧也,象璧圆,以法天也。雍者,壅之以水,象教化流行也。”、《礼·五帝纪》曰:“帝庠序之学,则父子有亲,长幼有序。”、《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等都有所体现。

  近之党的教育理论发展与实践。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就把全心全意人为民服务作为党的根本宗旨。《中国共产党章程·总纲》中要求:“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大力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中国教育经历了六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积聚和建设阶段(1921-1949年),这是中国教育学界由向日本学习转为向欧美学习的阶段,开始形成教育学研究的专门梯队,同时结合中国教育实际展开独立研究的阶段;第二阶段,转向学前苏联阶段(1949-1957年),这是批判杜威、批判“资产阶级教育思潮”时期,是全面引进前苏联教育学科领域教科书的阶段;第三阶段,外学转内树阶段(1957-1966年),以1958年的“教育革命”为重要事件,出现了教育学作为党的教育方针、政策解释和毛泽东有关教育语录的诠释的独特意识形态化的阶段;第四阶段,文化大革命阶段(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使教育领域遭受毁灭性破坏,是十分严重的一次中断;第五阶段,繁荣和独立阶段(1977-2008年),这一阶段中国教育不断加强,学术观点趋向多元,学术视野日渐拓宽,国际交流日益加强,形成了教育学科的当代体系,是繁荣并走向独立的阶段;第六阶段,教育大国崛起阶段(2009年-现在),是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近的阶段。

  今之大学文化。大学不仅要传承文化,还要发展和创新文化。大学以学校积淀的文化精神熏陶、教育学生,同时影响和引导社会的文化发展。大学的文化精神在历史的发展中逐步凝练成学校独有的风格、气质和传统,成为一所学校的社会品格,这种学校所特有的社会品格,鲁迅先生称之为“校格”。发扬和传承大学文化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一要明确发展方向,引领大学文化。大学文化是高层次的文化,处在社会文化发展的前沿。学校的办学定位和指导思想影响着大学文化的前进方向,因而大学文化建设要坚持科学性,体现先进性;二要更新学术思想,丰富大学文化。大学以自身的价值观审视知识,冷静地看待知识,很少带有“功利性”,这种学术思想的存在决定着大学文化发展的根基。大学从一开始就接纳不同地域、不同种族、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在大学知识体系的保存与传递过程中,大学文化以学生为载体,不断向外渗透;三要依托科学研究,创新大学文化。从历史的发展看,科学研究是文化创造活动的主要形式。近年来,大学在文化创造中的地位不断上升,不过,在科学研究的进程中,大学要克服急功近利的思想,保留自身的深沉与严谨,以方法的科学化与执着的治学精神提高大学的文化品格,产生出更新、更高尚的文化;四要内化主体观念,提升大学文化。在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环境文化中,精神文化是大学文化的灵魂,物质文化是大学文化创新的基础,制度文化是大学文化创新的规范,环境文化是大学文化的保障。大学人则是大学文化发展的关键因素,是社会与学术的连结点。大学人包括大学的教职员工和学生,只有逐渐培养起大学人的主体思想与意识,才能促进大学文化不断前进;五要增强开放意识,拓展大学文化。大学文化是一个开放系统,应该而且能够根据时代的发展和环境的变化做出积极调整而不断趋于完善。特别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大学文化的发展更需要有广泛吸纳世界优秀文化成果的胸襟,正确定位大学文化在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交汇点的位置,与其他大学开展多种多样的学术交流,并不断超越国界,进行广泛的国际合作,推动大学知识体系不断创新,产生新的大学文化。

  总之,大学之道和大学文化是大学发展历史中积累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既包括学校及其成员所持有思维和言行方式,同时也包括了他们所期待、所追求的生活理想,以及起实际作用的物质存在和制度、环境。    (单位:长春工业大学教务处)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