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习近平总书记在“五四”重要讲话中强调,全国高等院校要走在教育改革前列,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加快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学校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当好教育改革排头兵。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高等教育事业的关怀与厚望,对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坚定决心,为培养青年成长成才工作指明了方向。作为边疆民族地区的高等教育工作者,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就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毫不动摇地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学校改革发展稳定全过程,努力办人民满意大学。
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重要讲话精神为统领
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重要讲话思想深刻、内涵丰富,鼓舞人心、催人奋进,站在时代和历史的高度,既饱含着党对高校工作的深切关怀,又寄托着对青年健康成长的无限希望;既对青年大学生树立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了殷切期望,又对教师履行教书育人使命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既鲜明回答了“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好大学”和“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两个根本问题,又再次为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特别是办好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吹响了号角,是新时期高校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纲领和行动指南,是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和强大思想武器,对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办人民满意大学、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办人民满意大学,必须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总书记“五四”重要讲话精神上来,统一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践上来,勇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行者和开拓者。
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必须坚持以德为先
教育的根本任务和使命在于培养人才。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把立德树人确立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即树立德业,《左传》载有“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把立德摆在了首位;树人即培养人才,《管子》有“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这说明我们的先贤已充分认识到对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一根本问题的深入思考。立德树人抓住了教育的本质要求,明确了教育工作者的根本使命,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健康成长规律,进一步丰富了人才培养的深刻内涵,是我们必须遵循的基本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在“五四”重要讲话中对青年提出了“勤学、修德、明辨、笃实”八字箴言,再次明确了高等院校立德树人的具体任务。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要成才,先成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素养及未来很大程度上体现在青年一代的道德水准与精神风貌上。立德树人,蕴含着教育事业不仅要创造知识和传授知识,还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体系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价值观。
立德树人是我们党对“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育理念的提升和深化。西藏大学长期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面对国际敌对势力和十四世达赖集团干扰破坏的严峻形势,始终坚持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放在首位,突出反分裂斗争教育这个重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除精心开设全国高校统一安排的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外,结合西藏实际开设了《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宗教观、文化观教育概论》等特色课程,深入开展了马克思主义“四观”、“两论”教育、反分裂斗争和民族团结教育、新旧西藏对比和感恩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梦教育,切实增强了大学生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反对分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等十余个文件和规章制度,建立了“一统三线”学生管理模式,明确了学校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专兼职结合、全校上下联动、强化学生自我教育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实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目标责任制,责任分解到人,并纳入考评体系。积极探索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参与的“三轮驱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引导广大家庭和社会各方面主动配合学校教育,形成家庭、社会与学校携手育人的强大合力,使德育教育入脑入心入行。
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必须坚持质量为要
学校是教育的细胞,深化教育改革的战略部署只有最终落实到学校层面,体现到师生身上,才能真正见到实效。
要把立德树人融入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中。立德树人是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和灵魂。思想政治工作直接服从服务于党的建设,承担着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势与政策、理想信念、道德实践等教育任务,具有确保学生成长发展方向和提供长足动力的重要作用。因此,培养靠得住的合格人才,就要按照建强基层组织、壮大党员队伍、服务中心工作、丰富活动载体、确保校园稳定的工作目标,层层建立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目标责任制。完善进班入舍结对帮扶工作机制,把参与面延伸至全体党员、干部、教师,做到结对帮扶班级、宿舍全覆盖。建立不同民族学生间的“一帮一”结对机制,开展“一帮一”、“一帮多”、“多帮一”结对帮扶活动,打牢民族团结的基层基础。按照建强基层组织、建全基层组织的要求和学生班级一年级有党员、二年级以上有党支部的目标,努力实现党组织对学科团队和年级班级的全覆盖。讲清讲透习近平总书记“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重要战略思想和俞正声主席“依法治藏、长期建藏”指示要求的精神实质与科学内涵,增强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认同、政治认同、情感认同,进一步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把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到大学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各环节,通过廉政短信、藏大微青年搭建“我们的价值观”传播平台,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推动讲话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加大网管、网监、网评工作力度,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新阵地。关注学生身心发展,推进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引导学生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努力让学生健康成长,人人成才。
要把立德树人融入高校综合教育改革中。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是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选择。深化教育改革,培养用得上的合格人才,就要在突出特色上下功夫。要坚持从严治校、从严治教、从严治学,朝着打特色牌,闯特色路,办特色突出的高水平大学、办人民满意的大学的目标,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机制创新。突出学科专业建设特色,重点建设好民族文化和高原科学技术两大特色学科群,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特的思路,在特色上下功夫,建好特色学科平台,夯实特色学科基础,优化学科专业结构。突出人才队伍建设特色,坚持引、借、培并举,切实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引”就是要下大力气,引进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借”就是要借内地人才优势,不求所有,但求所用,通过广泛开展学术交流、科研合作吸引人、借高人、留住人;“培”就是要加大对现有人才的培养培训,多措并举,提高在职人员的业务水平。突出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的特色,增强岗位意识,加强岗位管理,明确岗位职责,增强岗位责任,以能上能下、多劳多得、不劳不得为落脚点,深化人事及分配制度改革,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努力形成人人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让能干事的人干成事、让不想干事的人想干事、让不想干事又不能干事的人不干事的良好机制。
要把立德树人融入高校师德师风建设中。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决定着教育的质量。习近平总书记在“五四”重要讲话中指出,教师要时刻铭记教书育人的使命,甘当人梯,甘当铺路石,以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心灵,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知识或可言传,德行需得身教。立德先立师,树人先正己,培养和造就一支学高身正的教师队伍,是立德树人成败的关键。因此,要切实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上下功夫,进一步强化教师的岗位责任意识和育人意识,深入开展以教师敬业、教材规范、教法科学、教书育人、教学研究为主要内容的“五教创新活动”,明确每一项的目标要求和具体措施,引导广大教师树立崇高职业理想,自觉遵纪守法、关爱学生、爱岗敬业、教书育人。制定教师思想政治表现考核办法,完善师德评价内容和方法,落实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健全学术不端行为预防查处机制,探索构建学校、教师、学生和社会共同参与的师德监督体系。加强网络道德建设,引导教师正确使用网络工具,强化网上言行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按照科学研究也要讲法律、讲纪律的要求,引导教师和科研工作者紧紧围绕国家和自治区重大战略需求,凝聚科研方向,组建创新团队,建设科研平台,多出成果、快出成果,出大成果、出好成果,不断提升服务西藏稳定、服务重大需求的能力和水平。明确课堂教学纪律,建立课堂教学各环节质量标准体系,通过教研活动、随机听课、学生评教、同行评价等方式,切实加强课堂教学管理,决不给错误思想散布提供可乘之机,真正做到教书育人。
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校园文化是大学的风骨。校园文化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学校个性特征的重要标志,也是文化育人工作的有效载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由于其自然条件和发展历程不同,产生和形成的核心价值观也各有特点。这深刻揭示了环境和文化育人的作用。因此,要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文化建设,通过举办主题班会、故事会、读书会,参观西藏雪城监狱遗址、农奴主庄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活动,大力弘扬爱国精神,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勤奋学习,报效祖国。
要把立德树人融入立足西藏、服务西藏的伟大实践中。基层是当今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回报社会的重要舞台。我区面临的特殊矛盾,决定了基层是夯实维稳基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阵地。梦在前方,路在脚下,自胜者强,自强者胜,实现中国梦的奋斗目标需要广大青年始终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需要广大青年勇于到条件艰苦的基层,到西藏建设的一线去经受锻炼,立足西藏、扎根基层、砥砺品质、报效祖国。因此,要加强就业创业教育和政策的宣传,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学生面向基层、面向生产一线、面向社会需要自主创业,建功立业。搭建校内外就业服务平台,提供就业信息咨询服务,帮助学生了解熟悉利用各种就业渠道,力争实现全就业。树立就业质量观,既重视用人单位满意度,又重视发挥学生自身潜能,实现学生的自我抱负和在工作岗位上的可持续发展,让当代青年大学生在激扬青春、开拓人生、奉献社会的进程中书写无愧于时代的壮丽篇章。
(作者分别为西藏大学党委书记,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