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科教天地-正文
大学对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所起的作用
赵佳琦 冯晓青//www.workercn.cn2014-06-17来源:吉林日报
分享到:更多

  

  大学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负有重要责任,是把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力量转化为经济社会前进动力的源泉。大学实现其承担的民族和国家层面的功能、服务社会层面的功能、文化育人层面的功能,正是对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内容的全面践行。

  大学实现其承担的民族和国家层面的功能,就是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这是教育的本质。大学担负的民族振兴和国家富强的职责,是历史和人民赋予的,是责无旁贷的。首先就是要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以国家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追求为目标,坚持以重大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加强对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研究,不断以丰富扎实的研究成果服务于党和政府的决策,使理论工作在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中展示旺盛活力。其次,大学要主动树立起“三个自信”,担负起“智囊库”的职责,积极开展理论研究,探索并解答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再次,教育是经济的发动机,是经济发展与转型的动力和支点,大学教育的主客体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大学的教育理念和师生的价值观念一定程度上决定经济社会发展的走向。

  大学实现其承担的服务社会层面的功能,就是对“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历来是中国人民的追求,也是中国高等教育的职责使命。社会的需要为大学的永恒性存在奠定了基础,大学有理由成为社会的“良心”和“轴心机构”,有责任成为社会发展的“动力站”。所以,高等教育不仅肩负着知识和信息的传播与创造,而且要担负起自身的社会道义与社会责任,包括高层次的价值观的培育。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是由多数人组成的团队力量则是巨大的,高等院校正是将学生个体的力量凝聚起来,并广泛投入到社会的服务上,不仅锻炼和增强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还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增添了浓重的一笔。尤其对于基层社会,这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亟需培育和践行的地方,所以基层社会更应当成为高校社会服务和实践育人的主战场。大学要通过深入企业、社区、乡村,开展科技服务,扶助困难群体,拓展志愿活动。通过接地气、知实践、动真情,增加对国情社情民情的切身感受,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联系,使学生在社会服务实践中起作用、长才干、作奉献。

  大学实现其承担的文化育人功能,就是对“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个人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大学担负的文化传承的功能,就是通过灌输和教育的形式,将已有的文化知识、历史经验和社会价值不断传授给下一代,并通过这种传授活动使人类已有的文化科学成果逐渐为多数人掌握,达到立德树人、传承文化、服务社会的目的。文化是教育的内容,教育是传递文化的工具。大学是传承、建设和创新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首先,通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文化选择过程,努力挖掘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其次,发挥好高等教育在建设先进文化中的重要作用,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尤其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青年学生的头脑、指导其行动。再次,创新是民族不断进步的灵魂,是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民族永葆生机的源泉。为此,我们必须通过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创新,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注入到中华民族的先进文化之中。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