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科教天地-正文
追梦者的沉浸:教育人最美的姿态
//www.workercn.cn2014-07-03来源:中国教育报
分享到:更多

  

  这三部选集的出版,使我们有幸回望这位钟情于教育半个多世纪的追梦人闪光的足迹,品味其且思且行中那份幸福的沉浸。

  ■沙培宁

  被收入《北京社科名家文库》的陶西平自选集《沉浸于求索之中》,陶西平教育漫笔选集《大家不同大家都好》以及《在反思中创新》先后在近日面世。这三部选集共收录了作者1986年至2012年间写就的255篇文章。陶西平写,是因为他觉得自己“有责任写”、“有话要说”;他写得那么“实”、那么“深”、那么“杂”、那么“广”,是因为他的研究与写作从不囿于个人的理论偏好与学术口味;他最兴奋、最纠结、最在意、最关注的主题,全部来源于基础教育改革实践中的“原问题”与“真问题”。

  255篇文章,即255个“真问题”。如果我们将这些问题稍加归类便会发现,作者的研究,始终是受大变革时代所特有的、极具挑战性的问题所牵引而展开的。比如:他以基础教育整体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为主要方向,进行了有关学校管理体制改革研究、教育评价研究、区域教育现代化研究、教育公平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借鉴多元智能理论开发学生潜能研究、中小学德育研究、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研究、和谐教育研究、家庭教育研究、职业教育研究、民办教育研究,等等。三部选集所记录的正是这些研究的部分成果。

  对实践问题热切而持久的关注,使陶老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研究方式与行动方式;这样的方式在其著作中主要体现为贯穿始终的两条清晰的思维路线——

  一是实践性思维。真正的教育永远与灵动的生命、变动的情境、复杂的关系相伴相随;教育变革永远是一个充满了不确定性和可能性的、非线性的过程。因此,在指向教育实践的研究中,任何抽象的合理性、纯思辨的讨论与纯概念的推演都显得苍白与单薄,这样的“研究”根本就没有真实地进入实践领域本身,因此,也就没有真实地发生。从思维形态上看,把握复杂现实问题的最恰切方式即实践性思维。这样的思维特征在陶老的著述中体现得极为鲜明:他非常珍视理论与实践之间真实的冲突,他的所有研究都直面“改造世界”的使命,而非止步于“解释世界”;他对问题的认识总能实现从“一般”到“特殊”、从“应然思考”到“实然思考”、从静态封闭的“知识”到高度观照复杂情境的“智慧”的转换。这样的研究更接近教育学科的“实践本性”,也更符合教育学科的思考逻辑。因此,它是真正能对实践产生实质性影响、有生命力的“活研究”。

  二是系统性思维。关注系统、联系、整体、综合、统一、关系,是陶老在研究中体现出的另一个鲜明的特点。他说: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教育改革的过程正是不断推动系统的各个相关因素由不和谐达到和谐的连续过程。“教育科学本身所涉及的领域在空间上是广阔的,在时间上是连绵的。因此,我们要有一个整体观,要认识到,教育的内部和外部、内部因素之间和外部因素之间都有着非常广泛的联系。”“教育整体改革就是要使改革的阶段性目标服从于教育事业的长远目标,教育改革的局部目标服从于教育事业的整体目标。”他特别将“实现整体优化”的思想视为自己思考教育问题和参与教育实践的哲学基础;并将“以整体优化思想为指导,探讨基础教育良性发展的教育思想、教育方式和管理方式,推动基础教育的整体改革”作为对自己研究重点的基本概括。他在多篇文章中,基于系统性思维的立场,给我们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提示,比如:局部有效不等于整体有效;部分要素属性的放大,并不必然导致系统功能的优化;构成系统的各要素对于系统的重要性各不相同,因此,在研究基础教育的诸多“症候群”时,必须抓住根本问题、核心问题;任何单一的或点状的思考,都必然导致实践的偏颇……

  从1955年给学生上第一堂课算起,陶老与基础教育结缘已近一个甲子。其间,他在基础教育的几乎所有“行当”中都担任过角色;而无论做什么,他总是站在改革的中央,显现出其特有的大气象与大格局。这三部选集的出版,使我们有幸回望这位钟情于教育半个多世纪的追梦人闪光的足迹,品味其且思且行中那份幸福的沉浸。

  (作者系《中小学管理》杂志总编)

  《沉浸于求索之中》陶西平著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