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科教天地-正文
建立健全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作用发挥的四个机制
杨建毅//www.workercn.cn2014-08-18来源:光明日报
分享到:更多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两个巩固”的提出,也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要充分发挥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的作用,除了其本身应具有很高的思想意识和理论自觉之外,还需建立健全以下四个机制:

  思政理论课教师师德考核机制。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的思想观念、人生态度、价值取向直接影响着学生,建立健全思政理论课教师师德考核机制至关重要。在这方面有许多工作可做,也有不少成熟做法,如严把新进教师准入关,新教师上岗前进行职业道德培训和入职宣誓。此外,要加强对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恪守教育教学纪律和学术规范的教育与约束,建立师德考核档案,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必须坚持学术研究无禁区、课堂讲授有纪律,杜绝任何有损国家利益和学生健康成长的言行,积极探索构建学校、教师、学生、社会参与的师德监督体系,坚决把不符合师德要求规范者清除出高校思政理论课师资队伍。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在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中定期开展优秀教师评选活动,大力宣传先进人物,营造良好教学风尚,让思政理论课教师用高尚师德、人格魅力、学识风范感染学生。

  思政理论课教师业务培训长效机制。思政理论课教师的学识、能力和阅历等直接影响着授课质量和教学感染力,建立健全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业务培训机制不可忽视。不仅如此,高校思政理论课本身理论性、时效性强,课程变化快、备课耗时多、授课难度大,从学科建设和教师业务水平提高方面来讲,也需要不断加强教师培训。近年来,各级党组织、政府和高校已做了不少工作,如采取脱产学习、专项研修、名师指导、社会考察、国内外学术交流等举措。但是,如果这些举措缺少相应的长效机制,只能是昙花一现,起不到应有作用。

  思政理论课教师社会实践研修机制。2013年5月,教育部建立了首批12个“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社会实践研修基地”,其目的就在于推动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社会实践研修制度化,不断提高思政理论课教学质量。要认真开展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走基层活动,并使之制度化。通过这一活动,他们有机会深入农村、工厂、社区,感受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变化,切身体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在实践中找到教学的鲜活素材,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由此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说服力、吸引力和感染力。此外,组织部门还可选派思政理论课教师到地方或其他部门挂职锻炼,以增加他们的实践阅历,提升能力。这些做法同样需要用制度来加以保障。

  思政理论课教师蹲班调研指导机制。思政理论课教师必须面对学生、深入学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握学生思想动态,发现学生思想问题根源,找到解决学生思想问题的出路,做到有的放矢。现在,有些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教学时数确实不少,但他们与学生的接触只是“我说你听”的接触,只是上课见面、下课走人的接触,是片面且有限的。要做到真正了解学生,知晓学生的所思所想,必须走下讲台,深入学生,参与学生学习、生活等各种活动,进行心与心的沟通。因此,建立思政理论课教师蹲班调研指导机制非常必要,它可以使思政理论课教师了解、掌握学生思想,及时解决学生中的一些问题,避免问题的放大和蔓延。落实这一制度的具体做法有: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代理班主任或辅导员,参与团委、学生工作部(处)、学生会和学生社团组织开展的各种活动,参与学生奖学金的评定等各种奖罚工作。

  (作者系兰州城市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