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随着网络的发达和智能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家长“侵入”了原本属于年轻人的领地。让年轻人左右为难的是,除了网民,父母更多还是扮演着家长的角色,一有风吹草动,他们就会“小题大做”。昨日中青报报道:这种无时不在的“监控”,让很多“95后”忍不住直接拉黑或屏蔽了自己的父母。
可怜天下父母心,无论如何,家长们“入侵”朋友圈都是发自于爱,他们想要了解孩子生活的点点滴滴,不过,初衷感人并不代表方法正确,太沉重的爱就会变成负担。我身边恰好有一位同事被儿子拉黑了,孩子说的话很发人深省:“我不需要你了解我,只需要你理解我。”其实,大多数“95后”的父母都犯了一个错误,朋友圈并不是了解一个人真实生活状态的可行途径,而要想从了解到理解,有些父母首先就要摆脱朋友圈依赖症。
围绕着朋友圈产生的家庭冲突,根源都在于信息的不对称。首先要考虑到,人们会在什么时候发朋友圈?又会发送什么内容?俗话说“人咬狗才是新闻”,大部分人发朋友圈也是如此,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有什么好发的,只有遇上特别的事或在特别的情绪下,才会有分享的欲望。例如连续赶工后放松放纵一下,偶尔和同学室友拌两句嘴,这些都是生活中的小小碎片,一闪而过。但由于父母没有更多渠道了解孩子,难免会断章取义,将这些小小碎片放大解读,认为日常生活即是如此。所以,想靠朋友圈了解一个人,基本上不靠谱。
其次,信息不对称还在于代际差异。即使把朋友圈算做一个沟通渠道,可孩子们发的很多网络化、二次元、亚文化的内容,是父母们不懂也不怎么能接受的。以前,相差20年是一代,随着社会经济、科技的爆炸式发展,这个代际划分被缩减到10年、5年,所以才有了“95后”的叫法。想想看,10年前还没有淘宝,5年前还没有微信……文化意识和生活方式造成的鸿沟或差异实实在在,虽然不愿承认,但有些事父母也许永远无法了解,有些事两代人也许永远无法达成共识。既然如此,又何必死盯着朋友圈不放,让它成为矛盾的导火索呢?
不能了解,只能试着理解。理解意味着信任、包容以及放手。信息时代里长大的孩子,其实际能力要超出父母的认知,为何不给他们足够的空间,相信他们能自己搞定,相信他们能自立、自强、自爱。退一步海阔天空,关心孩子的最佳方式是守望,而不是步步紧逼。身为父母,千万别因此给孩子打上“亲情割裂”、“拒绝沟通”等标签。朋友圈不是生活的全部,仅仅是“朋友”圈而已。
当然,世事无绝对,如果父母能做到以下4点,应该就不会被拉黑,即对孩子的朋友圈不评价、不点赞、不转发、不胡思乱想给自己添堵。如果做不到的话,还是少看为妙。
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网络环境 | 2014-04-15 |
让青春在核心价值观滋润下尽情绽放 | 2014-04-15 |
施索华:“我要帮侬生生世世” | 2014-04-15 |
“立体”地践行党的群众路线 | 2014-04-15 |
“五老”精神的内涵实质和时代特征 | 2014-04-15 |
教育转型呼唤“能历”教育 | 2014-04-15 |
历史是自觉呈现的真理 | 2014-04-15 |
“四解”浅议 | 2014-04-15 |
自觉担当 落实责任 | 2014-04-15 |
性别失衡问题中没有谁是赢家 | 2014-04-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