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军事国际-正文
伊朗拿新方案寻出路
孙天仁//www.workercn.cn2013-10-17来源:人民日报
分享到:更多

  

  15日,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中国和德国六国与伊朗谈判代表在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所在地万国宫,开始为期两天的伊朗核问题谈判。

  新华社发

  为期两天的新一轮伊朗核问题谈判当地时间10月16日下午在日内瓦结束。主持本轮谈判的欧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阿什顿会后举行了简短的新闻发布会。阿什顿代表其他谈判方宣读了一份联合声明,这也是伊核谈判举行以来首次发布联合声明。

  声明证实伊朗外长扎里夫此次提出了一份新的建议,其他六国谈判代表认为,伊朗所提的建议为推动核谈做出重要贡献。主要谈判方根据新建议进行了深入的双边磋商。各方同意将于11月7日至8日在日内瓦再次举行谈判。在此之前各方专家将先碰头,就技术性分歧进行协商。

  伊美关系缓和

  伊朗允许突查

  据欧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阿什顿的发言人米歇尔·曼恩介绍,扎里夫15日上午做了约为1小时的幻灯片陈述,讲述伊朗的核政策,并介绍了方案的相关内容,虽然伊朗官员表示,希望暂时对此保密,但是伊朗学生通讯社还是引用伊朗外交部副部长、核谈代表阿巴斯·阿拉格齐的话称,新方案的内容包括德黑兰继续进行铀浓缩活动,并保留核反应堆,西方可以通过国际原子能机构,对伊朗核项目进行监督,保证其透明性。同时,将设立由六国和伊朗代表组成的监督委员会,对方案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双方应在规定的时间框架内达成协议。有不愿透露姓名的美国国务院官员表示,这是双方首次就核问题进行具体的技术层面讨论。

  阿巴斯·阿拉格齐16日说,伊朗的提议包括允许核查人员对可疑设施进行突击检查的内容。阿拉格齐在接受伊朗媒体采访时说,提议还包括调整铀浓缩的级别以及执行《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附加议定书”。“附加议定书”允许国际原子能机构核查人员对任意可疑地点进行突击检查。伊朗于2003年签署该议定书,但目前并未执行。据伊朗媒体报道,伊方的提议分三个阶段:整体原则、具体措施、最终协议,若双方就第一阶段达成一致,即说明伊朗的铀浓缩权利得到承认。

  此次会谈距离鲁哈尼正式就任伊朗总统不足三个月。自他上台后,伊美关系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缓和,也让人们对于此次谈判抱有更多期待。此前,鲁哈尼曾与美国总统奥巴马进行通信与通话,打破了两国元首的沟通僵局。9月26日,扎里夫与美国国务卿克里就解决伊核问题进行了单独会晤。15日,美国副国务卿谢尔曼也与阿拉格齐进行了“富有成效”的会谈。有媒体指出,鲁哈尼务实的外交政策,伊朗此次提出的新方案,加上伊美两国关系的“融冰”迹象,都是具有积极意义的现象,有利于通过外交和政治途径解决伊核问题。

next-page

  伊朗坚持“红线”

  争取更多筹码

  尽管伊朗提交了较为积极的方案,但是在核权利上,并未做出丝毫让步。据《华尔街日报》网站报道,伊核问题六国此前提出了减轻制裁的三个条件:一是延缓进行20%的铀浓缩活动;二是将浓缩铀通过船舶运出伊朗;三是关闭福尔多铀浓缩厂,旨在防止伊朗通过秘密途径制造核武器。对此,伊朗的态度始终鲜明,虽然鲁哈尼9月18日在接受美国全国广播公司采访时表示,伊朗不会发展核武器,但维护自身核权利的立场相当坚定。阿拉格齐13日对此作出了回应,称在新一轮谈判中,伊朗将会就铀浓缩活动的层次和数量进行谈判,但不会将现有的浓缩铀运送出国,也不会停止铀浓缩活动。运出浓缩铀、停止铀浓缩活动都是伊朗的“红线”,伊朗不会在合法核权利上做丝毫退让。

  有分析认为,伊朗此次谈判采取了绵里藏针的策略,一方面通过提出解决方案和主动“爆料”,缓解与西方的关系,全力打消其疑虑,让伊核问题六国看到解决的希望,从而掌控谈判的主动权,并为缓解国际制裁和赢得发展空间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其对自身核权利的坚定捍卫,又表明了自身的原则和立场,为谈判争取了更多的筹码。

  妥协幅度待定

  能否互信存疑

  有专家指出,此前相关谈判已进行过多次,都没有取得明显进展,双方很难在两天内找到解决方案,因此不应对此次为期两天的会谈抱有太大期望。扎里夫虽然希望就解决伊核问题达成路线图,但他也表示,谈判将会充满困难,并且耗费不少时间。伊朗副总统兼原子能组织主席萨利希也有类似观点,他称伊核问题谈判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此前也有美国官员表示,“人们不应该希望一夜之间取得突破性进展”。

  有分析认为,会谈双方都应做出一定程度的妥协,这样才有可能取得突破。俄罗斯媒体援引俄外长拉夫罗夫的话称,伊核问题六国应该考虑向伊朗提供保证,并不寻求伊朗政权的更迭,只是希望伊朗回答国际原子能机构提出的相关问题。这些问题弄清楚后,相关制裁就有望解除,伊朗也可以更好地融入国际社会。

  巴基斯坦资深媒体人士扎西德·马利克对本报记者表示,多年的经济制裁可能让伊朗对核项目重新进行利益方面的权衡,更加注重政策的灵活性。目前的关键问题在于,谈判双方愿意做多大程度的让步,如果双方展现足够的诚意,则有望在伊核问题上取得小的进展,从而慢慢消解猜疑,逐步建立互信,为最终解决伊核问题奠定基础。(本报布鲁塞尔、伊斯兰堡10月16日电)

  我呼吁伊核问题有关各方抓住机遇

  寻求务实可行解决方案

  本报北京10月16日电 (记者李琰)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15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我们始终认为,推进对话合作是全面、长期、妥善解决伊朗核问题的唯一正确途径。当前新一轮对话会召开在即,有关各方应抓住机遇,加大外交努力,妥善处理分歧,寻求务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开启实质性谈判的新阶段,争取早日取得进展。中方愿同有关各方保持沟通,继续为推动伊核问题和谈进程做出建设性努力。

next-page

  点 评

  殷罡(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此次会谈不同以往。2003年2月,伊朗前总统哈塔米宣布,伊朗将自行开展铀浓缩活动,“伊朗核问题”由此引发。10年后的今天,伊朗的核技术已经达到了自行生产核燃料棒的程度,实现了民用核能的里程碑式的目标。与此同时,伊朗受到的国际制裁也从最初的核技术领域扩展到石化燃料项目,伊朗经济遭受沉重打击,人民生活水平下降。

  摆脱制裁是需要付出代价的。10年博弈,伊朗斩获不少,但战争风险也接近了临界点。在此基础上,伊朗最高领袖宣布发展核武器不符合伊斯兰精神,从而为真正放弃核武计划奠定了理论基础,为政治解决创造了条件。

  对于国际社会而言,要求伊朗暂停铀浓缩活动,从来不是要否定伊朗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而是防范其发展核武器。如果伊朗真的做出了不发展核武器的保证,并落实相应的承诺,为什么不能以解除制裁作为回报呢?

  当然,这个问题不可能通过一两次谈判得到解决,讨价还价过程会很艰难。来自会场外的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的担忧,也不可能被几份会议文件打消,一系列的后续行动需要得到落实,还会有坎坷,甚至出现意外,但政治解决的方向是不可逆转的。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