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军事国际-正文
军工科技的“点睛之笔”
秦立新//www.workercn.cn2013-12-12来源:解放军报
分享到:更多

  

  目前,世界军事强国正致力以先导性前沿科技开路,引领军工产业创新发展,从中人们可以清晰管窥到未来军工体系颇多革命性元素和技术工程的新亮点。

  无人智能技术粉墨登场

  外电评析指出,法国军工技术独树一帜,其军工实力和技术潜力不可低估。2013年1月,法国海军对外发布招标书,希望开发一种新颖的舰载型智能无人机系统技术,以为未来实施海上非对称作战提供持续有效的联合作战能力。运用军工高科技能够提供实时、无缝隙的联合作战支撑。据悉,法军期望新技术能在2018年用于实战。

  电磁轨道发射技术亮剑

  俄罗斯海军宣布,今年4月16日成功进行了电磁轨道技术发射试验,并创造一项新的世界纪录。据称,试验中电磁轨道技术发射的弹丸以5倍音速击中了200千米外的目标。

  未来电磁轨道发射技术,除射程远、精度高外,关键是可能一改传统作战模式,使精确打击水平产生质的飞跃。同时,由于无需化学性发射剂和战斗部装药,因而战时可显著提高作战系统的综合性能。

  复古穿浪技术重受青睐

  以现代先导技术倾力打造复古型设计,重启穿浪型舰艏军工工程,目前备受青睐。

  新型穿浪型舰艏设计,颇为奇妙。前舷从甲板开始往吃水线变宽斜面设计,可以有效反射掉雷达波;舰艏复古形状设计,使高速前行时可以骑在波浪上,进而大幅降低兴波阻力。据悉,目前复古型舰艏工程技术,已在多国工程技术实验室接受各类参数测试,从而确保未来海战装备在恶劣天候和高海况情形下的优异航行性能。

  隐身技术彰显“点睛”之功

  未来主力战舰虽然比伯克级、现代级驱逐舰等要大10%-40%,但其内倾式雷达反射面积却比一条渔船还要小、噪音甚至比洛杉矶级核潜艇还要低,这当中无处不彰显现代隐身技术的“点睛”之功。

  运用先进隐身技术建造斜面式舰舷,不只能够减低雷达反射面积,新型复合材料运用还能为海战军工装备有效“减肥”。如被动式空气冷却技术应用能使全舰热量降低,令战舰更难被敌红外探测器侦测;全新外形设计,除达到隐身目的外,还能减少海浪的摩擦阻力,达到低耗节能环保之效。

  一体化天线阵列高效集成

  舰载双频有源相控阵雷达使用共用共形阵列天线,会发出和接收S-频段(高海拔远大气层)和X-频段(低海拔近大气层)的电磁信号,系统有高灵敏度和极强的反干扰能力,同时电子侦察、电子对抗以及通信天线等也将实现高效集成。据悉,此综合集成军工技术,将凸显隐身、高效、大范围和电磁兼容性好等信息化作战优势。

  综合电力系统性能优异

  未来综合电力系统将采用全新的设计理念。智能显示器可实时标示任一时刻各系统的用电量,以及舰体会散发多少噪音和热辐射强度,能实时选择和操控系统,以获得最佳隐身和耗能效果,使系统更加安全可靠、节能环保。

  人机环境优化资源共享

  现代军工技术特别强调人机环境建设,重视信息化、自动化和资源共享。未来型全舰系统,将由网络化智能分布式数字系统控制,可通过高速光纤数据总线系统共享信息资源,各种智能化弹药、食物、工具、保障设备和其他物品,均由人机环境技术支持系统负责管理分发,确保高效服务。这些颇似“超级战舰”大片中所描绘的、由人机工程技术支持运转的超级系统独具魅力。

  超能激光系统独具风采

  今年5月以色列海军成功进行了一次固体战术激光武器技术秘密试验。据称,这是以海军激光武器工程技术首次被检验具有海上实战的有效性。

  外军研究认为,未来激光武器工程技术应用具有重要变革意义,其高效攻击潜能将一改战争景观。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