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习主席反复强调,要“牢固确立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这一重要论述抓住了强军兴军的本质要求,广大官兵必须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建设巩固国防、强大军队的高度,深刻把握新形势下战斗力标准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自觉以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推进部队战斗力建设。
战斗力标准是政治标准,蕴含党对军队建设发展的目标要求
战斗力标准,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标准在军事领域的自然延伸,坚持战斗力标准是我们党强军兴军的重要指导方针,不仅是军事要求更是政治要求,不仅是工作指导更是政治责任。
彰显“军队永远是战斗队”的职能要求。军队是要打仗的。作为党缔造和领导的人民军队,能不能完成好党赋予的各项任务,是绝对忠诚可靠最现实最直接的体现。早在井冈山斗争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提出,红军是战斗队、生产队和工作队。解放战争期间,他又强调,人民解放军永远是一个战斗队。此后,我们党几代领导人都始终坚持这一重要建军治军方针,把战斗队作为军队建设第一属性。新形势下,我军建设的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职能使命有了新的拓展,但战斗队这个第一属性始终没有变。战斗队必须有战斗力,这是应有之义,也是职能所系。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战斗力是战斗队履行职能使命的先决条件,是军队兴衰成败的决定力量。战斗队如果不抓战斗力建设,军队不言军、不备战、不施训,关键时刻不能决战决胜,就会有辱党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战斗队就失去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体现党在新形势下强军目标的内在要求。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是习主席提出的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集中体现了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建设强大人民军队的决心意志和实现强军梦的使命担当。强军目标的核心是能打仗、打胜仗,强军目标之“强”,说到底是特别能战斗,是战斗力强。战场打不赢,一切等于零。必须时时绷紧打仗这根弦,牢固确立聚焦打仗这个工作指导,把战斗力建设摆在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位置,大力加强核心军事能力建设,扎实推进军事斗争准备,时刻保持箭在弦上、引而待发状态,确保一声令下,拉得出、上得去、打得赢,所向披靡,不辱使命。
反映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根本要求。军队作为执行党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的钢铁长城,是捍卫社会主义和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战斗力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军队的形象和作用发挥,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的稳固,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军强则党固,军强则国稳,军强则民安。历史上像中日甲午战争那样,因军队战斗力不强,一战即败危及政权的例子很多。当前,国际战略格局深刻演变,传统威胁与非传统威胁相互交织,我们党面临的发展机遇和面对的挑战前所未有,内忧和外患、安全和发展、军事和经济压力并存,要确保国家不被侵略、不被颠覆、不被分裂,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不被破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不被打断,作为军队必须具有强大的战斗力,能够不折不扣地实现党在军事领域的意志和主张,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
战斗力标准是时代标准,反映形势任务发展变化的客观需要
战斗力标准是历史的、具体的,随着战争形态、战斗力要素和作战对手的变化而变化。确立战斗力标准,不能简单重复“昨天的故事”,而要着眼形势任务发展,赋予新的时代内涵。
要紧扣“信息化条件”这个时代主题。不同时代,战斗力主导因素各不相同。冷兵器时代主要靠个体能力,热兵器时代主要靠火力和机动力,现在是信息化时代,强调体系作战,强调网聚能力,强调信息制胜。推进战斗力建设,必须着眼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把握新时期军队转型建设的本质内涵,坚持体系建设的方法路径,始终坚持信息化这个发展方向不偏移,重视发挥信息力的主导作用不含糊,着力提高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能力不放松,加快推进信息化人才群体建设不懈怠,把信息化建设全面贯穿到作战要素改造、作战体系重构和生成环境优化等各个环节,切实使信息化建设成为战斗力提升的“倍增器”。
要紧贴“使命任务拓展”这个现实需要。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要求军队不仅要关注和维护国家的生存利益,还要关注和维护国家发展利益;不仅能应对传统军事威胁,还要能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开展战斗力标准大讨论,必须紧跟世界军事发展潮流,真正把未来打什么仗、怎么打胜仗等问题研究透,不能搞成脱离实际的“客里空”;谋划战斗力建设,必须紧紧围绕国家安全形势变化和军队使命任务,统筹安排并抓好非战争军事能力建设,注重在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中摔打部队,促进军事斗争准备水平和履行使命能力全面提高;推进战斗力建设,必须立足部队现有实力和条件,用好检验评估这个杠杆,切实把作战准备各项工作抓紧抓实抓到位,做到随时应对突发情况,随时遂行作战任务。对装备系统来讲,抓保障力就是抓战斗力,就是要努力做到“两个确保”:确保武器装备能够“联得上、开得动、打得响”,确保装备保障能够“救得下、供得上、修得了”。
要紧抓“重难点问题”这个切入点。随着军事斗争准备向纵深推进,影响和制约战斗力提升的重难点问题日益增多,如平时不注重解决问题,战时就会付出血的代价。要把重难点攻关作为党委工程、主官工程、打仗工程,作为拓展深化、加速推进军事斗争准备的重要突破口和着力点,把影响制约战斗力的短板弱项找准搞清,围绕未来作战躲不开、绕不过的重大问题,采取超常举措,运用科学方法,坚持实战标准,大力推进群众性攻关会战,凝聚不畏难不言弃的攻关精神,培养作风硬敢担当的人才队伍,推广有创意很实用的装备器材,突破关键性制约性的技术难题,切实为提高信息化条件下部队实战能力奠定坚实基础。
战斗力标准是实践标准,彰显真抓实干求真务实的价值取向
重战斗力建设就是重军队建设的质量和效益。战斗力标准是衡量军队是否能打胜仗的客观依据和刚性尺度。这个标准,立起来容易、落下去较难,不能喊口号、贴标签,不能坐而论道,不能把精力花在解读、阐释上,而是要在求实务实落实上下功夫,真正贯彻到军事斗争准备的全过程,落实到军队建设各领域。
要使以上率下“实”起来。牢固确立战斗力标准,问题主要在领导干部,重点也在领导干部。党委和领导机关必须从自身做起,切实把价值观、政绩观搞端正,把带兵打仗、随时打仗的思想树牢,把指导思想和工作作风搞扎实,安排部署任务、检查指导工作、总结讲评单位和个人,都要坚持用战斗力这把尺子来衡量,确保部队以主要精力来抓战斗力建设;要切实履行好带兵打仗的职责,党委成员要人人言打仗,个个能打仗,建好常委第一班、打好第一枪、敲好第一键、标好第一图、考好第一组,做到训兵先训官、考兵先考官、严下先严上,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
要把用人导向“立”起来。用人是最大的导向。党委用什么样的人,官兵看得最清楚,对战斗力的影响最直接。要按打仗要求考察干部,把“军事演习能够冒出来”“重大活动能够站出来”“急难险重任务能够顶上去”作为重要衡量标准,切实把干部看准选对。要按打仗要求使用干部,坚决摒弃“反正不打仗、用谁都一样”的认识偏差,真正以对党的事业负责、对未来战争负责的态度,把那些能指挥打仗的干部选出来、用起来,让想打仗的有舞台、钻打仗的有位子、能打仗的香起来,让那些跑、要、混的人没有市场、得不到任何好处,切实形成“钻战者留、能战者用、胜战者上”的良好导向。
要将训风演风“正”起来。抓作风就是抓战斗力。各级都要坚持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坚持科学组训、从严治训,以务实作风、坚实举措,端正训风、纠正演风、清正考风。要多搞不打招呼的抽考拉动,多搞无底案的随机导调,多搞检讨反思式总结,不怕演砸、出丑、找茬、重来,人人检讨反思问题,敢于真刀真枪地练,全面摔打锻炼部队;要把训练实绩、训练态度、进步幅度和训练创新等作为奖优罚劣的硬尺度、成长进步的硬杠杆,调动积极因素,弘扬新风正气。特别是对那些训风不实、考风不严、演风不正,搞花架子、练假把式、打人情分等形式主义和弄虚作假现象,要发现一起严肃惩处一起,把板子打到具体人身上,让形式主义、弄虚作假、和平麻痹思想无所遁形。
要让文化氛围“浓”起来。通过理论灌输、思想教育、典型引领、实践磨砺、环境熏陶和战斗精神培育等途径,大讲战斗力标准具有的定位功能,大讲战斗力标准具有的评判功能,大讲战斗力标准具有的选择功能,大讲战斗力标准具有的导向功能,促使部队一切物质的和精神的、科技的和人文的、政策的和制度的、有形的和无形的资源向战斗力建设高度聚拢,着力破除混淆战斗力标准的所谓安全标准、特色工作标准和标志性活动标准,引导官兵把坚持战斗力标准作为军人的职业操守、价值取向、武德文化来弘扬,使思战练战备战的精神因子真正融入血脉、渗入骨髓,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作者单位:南京军区装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