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军事软实力与军事硬实力是部队战斗力的两大组成部分,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互为条件又互相支撑,共同决定军事活动水平和效率,关乎战争制胜。
●军事软实力向战斗力转化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诸多要素,其中人的要素至关重要,是诸要素的核心并渗透于其他要素之中。
●凝聚力、鼓舞力、文化力、创新力、整合力、瓦解力的生成,既是战斗力生成过程,也为战争制胜做了铺垫。
现代战争制胜基础,本质上就是战斗力的提升。战斗力是一个由诸多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这些要素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既不能有缺项也不能存在弱项。在未来立体多维的信息化战争中,人的因素更加凸显。军事软实力通常包括一支军队所体现出来的凝聚力、鼓舞力、文化力、创新力、整合力,以及瓦解对手的能力,构成这些力的核心是人。为探讨如何更好实现以人为核心的军事软实力向战斗力转化问题,笔者采访了多年从事军事科技哲学研究的解放军理工大学钱振勤教授。
筑牢理论之基:探索战斗力生成模式与哲学内涵
南京政治学院张晓艳博士(以下简称“张”):科学技术在改变人类生产方式的同时,也改变了军队战斗力生成模式。请问军事软实力向战斗力转变需要遵循哪些内在规律?
解放军理工大学钱振勤教授(以下简称“钱”):战斗力就是武装力量遂行作战任务的能力。特定时代的军队战斗力实际上是该时代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在军事上的集中体现。至于模式,它是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方法论,通过模式可以多次使用那些已有的有效解决方案。战斗力生成模式是指军事系统中由与战斗力生成相关的一系列要素构成的有机体系,是衡量军事系统效能的重要指标。战斗力生成规律,本质上就属于战斗力生成模式,它是现代战争制胜的基础和铺垫。军事软实力建设必须遵循战斗力生成规律,不仅要遵循军事变革的一般规律,还必须符合中国特色。
变与不变的规律。这涉及到保持本色求创新的问题。变化的是战场环境,不变的是我军的优良传统。武器装备是信息化战争的重要物质基础,但战争胜负的关键在于谁把人与武器的关系处理得更好。某种程度上讲,武器装备是未来信息化战争的不变量,而人的因素则是可变量。未来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是军事仗、政治仗、经济仗和外交仗的集合,追求战争制胜需要增强参战人员的爱国精神和战斗意志,为维护祖国统一和主权安全迸发出坚强的精神作用力。
动态与静态的规律。这一规律要求把战斗力区分为静态与动态两种。静态战斗力是军队投入作战之前的基本能力,包括人员的教育训练、武器装备效能等。动态战斗力则取决于作战谋略、战斗精神和战略战术等因素,同时它还与作战目标、作战思想和作战环境等有着明显关联。作战中,静态与动态战斗力互相转换互相影响,涉及平战转换、战争潜力转变为实战能力等。要实现以信息化为核心的新质战斗力的快速生成,就要做好静态与动态的转换工作,确保转换顺畅、平战结合紧密。
内因与外因互动规律。战斗力生成包含获取和发展两个方面。获取是内因,发展是外因,两者有机结合,双向联动。获取体现在解决内部矛盾上,在现有的人、武器、编制体制等条件下,通过理论研究、训练实践和战斗精神培育等,改善人与武器装备的融合程度,提高战斗人员素质、武器装备性能,从而提高战斗力。发展则体现为解决外部矛盾,主要指构设或改变军队的作战环境、组织形态和社会舆论环境等,即在现有物质技术条件下,坚持统筹规划、科学设计。
局部和整体的规律。把握局部和整体规律,就是要突出军事软实力向战斗力生成的要素创新性。目前,“组合结构”已成为军队战斗力生成和追求战争制胜的关键环节。战斗力生成不外乎两种:一是简单的复制扩容,即从一个作战单元变成两个。这种机械的重复不是我们所追求的模式。另一种则是在现有物质技术条件下,探求最有活力的变革元素,对传统战斗力单元进行重组,构建新型作战单元。这些新型作战单元或模块组合,或力量契合,或行动联合,构成战斗力生成的全新模式。加快推进军队战斗力生成,就要尽快适应这种全新的模式。
找出破题之钥:战斗力生成模式中人是决定因素
张:在分析推进软实力向战斗力转变的内在规律后,我想请您就在军事变革冲击下,人的因素在战斗力系统中的地位作用谈谈看法。
钱:在战斗力发展历程中,虽然科技因素逐渐上升,但武器只是人的智慧和能力的物化,并没有改变人是决定性因素的主体地位。美军是一支依赖技术、依赖装备的部队,但随着战斗力构成科技含量的增加,美军也越来越重视人的因素,甚至在研究未来战争时极为关注人的作用。美军纲领性文件《2010年联合构想》中就有20多处提及人的因素的重要性。美军认为战斗力取决于人、武器装备、管理以及人与武器的结合程度。作为作战主体的人依然是最活跃最能动的因素。正如恩格斯所说:“枪自己是不会动的,需要有勇敢的心和强有力的手来使用它。”但军事革命给以人为核心的战斗力诸要素带来深刻影响,对人的素质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对我军官兵的身心素质、知识结构、思维水平、战斗精神等提出了更高要求。只有提升人的素质,才能在未来战争中胜券在握。
吹响制胜号角:通过“六力”建设强化战斗力生成
张:人是战斗力生成并转化为战争制胜能力过程中最活跃、最重要的因素,您能谈谈如何充分发挥人的作用,促进军事软实力向战斗力转化吗?
钱:坚持以人为本,既是战斗力生成模式的出发点,也是制胜未来战争的奠基工程。以提升人的素质为核心,推动军事软实力向战斗力转变,主要应从以下六个方面着力。
将战斗力诸要素聚集成凝聚力。在战斗力诸要素中,处处都体现着人的作用。实现新质战斗力的生成,不仅有赖于高素质的人和人类智慧高度物化的先进武器装备,更有赖于人和武器装备的最佳结合。寻求制胜未来战争,必须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将战斗力诸要素聚集成强大的凝聚力,围绕共同目标形成集中统一的意志和向心力,进而生成制胜力。
激励参战人员战斗精神的鼓舞力。鼓舞力是战斗力生成的精神力量。毛泽东在总结抗美援朝战争经验时曾说过:美国人是“钢多气少”,我们是“钢少气多”。钢指的是现代化的武器装备,气指的是浩然正气、英雄豪气、昂扬士气。“治军必先治气”“练兵必先练气”历来被视为治军之道。我军发展壮大的实践也证明“气”是战斗力不可或缺的内容。在当前的战斗力建设中,必须注重鼓舞力的作用,从新的制胜需求出发培育并运用好鼓舞力。
改善战斗力要素质量水平形成文化力。科技文化和军事文化具有整合资源、凝聚意志、形成共识、提振精神的力量,它所要解决的是战斗力中的主体——人的问题。具体来说,是人的观念、认识、态度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关系到战斗力生成的方向和动力。在新形势下,要突出服务能打仗、打胜仗的目标取向,把丰富多彩的文化贯穿于军事斗争准备全过程,渗透到战斗力系统各要素。
变革人与武器装备组合方式形成创新力。创新力是变革人与武器装备组合方式的开拓性力量。人与武器装备组合方式,包括体制编制、军事训练、军事理论等,是新质战斗力生成和未来战争制胜的重要基础。我军历来是极富创造力的,始终坚持在创新中寻求胜敌之道、探索发展之路。在新形势下,我们要牢牢把握能打仗、打胜仗要求,坚持问题导向,把改革主攻方向放在军事斗争准备的重点难点问题上,放在战斗力建设的薄弱环节上。牢牢把握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这个指向,深入推进领导指挥体制、力量结构、政策制度等改革,为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提供有力支撑。
将战斗力诸要素进行最佳整合形成体系作战能力。整合力着眼的是最大限度发挥军队整体作战能力,战斗力诸要素间的关系是否合理、系统运行机制是否顺畅、自我更新能否适应环境变化,都对战斗力生成产生重要影响。在现代条件下,我认为整合力主要体现为能否形成体系作战能力。应依据“精兵、合成、高效”原则,将各种作战力量、作战单元、作战要素整合为一个结构优化、运行协调的作战体系,形成作战能力最大化。由强调“平台”效应过渡到强调“体系”效应。
直接作用敌方人员思想行为形成瓦解力。瓦解力是直接作用于敌方人员心理使其丧失抵抗意志所形成的“软杀伤”力量。近年来的局部战争表明:心理战已成为伴随现代战争始终的重要作战样式。现代信息技术与心理战手段的完美结合,为心理战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心战战法的创新发展正在推动战争样式由军事领域向非军事领域渗透,战争由狭义战场向广义战场拓展。对敌瓦解力开辟了与军事打击相互配合的“第二战场”,成为对敌直接实施“软杀伤”的战斗力,需要我们加以研究和运用。
唐邕的战斗力从哪来
北齐皇帝高洋虽然在历史上以昏庸留名,手下却有一位堪称活数据库的干才唐邕,颇令人称奇。史书记载,唐邕任北齐给事中兼中书舍人时“自督将以下各方将领履历及四方军士强弱多少”,“器械精粗,粮储虚实,靡不谙悉”。皇帝检阅部队时,唐邕不拿官员和将领花名册,“虽数千人”却能呼报每个人的名字而无差错。因为对北齐军政事务虚实了然,每当上司派其处置棘手之事,唐邕都能得心应手,很快安排妥当。他人难以解决的难题,唐邕应对起来也游刃有余,被誉为“一人当千”,战斗力出众。
唐邕的才能有天赋之分,但史书也称其多览册籍、练习军书,足见后天努力功不可没。在电脑不离手的年代,像唐邕这样博闻强记似乎已经不需要了。但不可否认,对数据的详实掌握也是唐邕执行力强的原因所在。电脑虽然能存储海量信息,但人脑在决策环节中毕竟还占据着最后的位置。如果信息只在电脑里,没有在头脑中,那么当需要决策时,实际支持决策的仍不过是人脑中所有的那点信息而已。信息时代,当人们锻造战斗力的利剑时,似乎也不可忽视人本身的数据力及由此奠定的执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