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军事国际-正文
警惕日本政治右倾化思潮泛滥
吕耀东//www.workercn.cn2014-05-22来源:人民日报
分享到:更多

  

  近年来,日本右翼保守势力及其主张急剧膨胀,推动日本政治右倾化趋势日益明显。政治右倾化与日本极端民族主义思潮形成“政治共鸣”, 在以“自由主义史观”“爱国心”等方式粉饰殖民及军国主义侵略历史的同时,试图通过解禁集体自卫权达到修改和平宪法的目的,不断推动政治军事大国化进程,严重毒化着日本的内政外交

  从日本政治右倾化思潮出现的历史背景来看,冷战结束后,国际格局发生巨大变化,日本政界力量对比也发生变化,政治趋向保守,日本现行宪法确定的和平主义道路受到质疑;日本经济大国的地位使一些保守势力固有的政治军事大国心态迅速膨胀;战后对军国主义的清算不彻底,对侵略历史缺乏深刻反省,为政治右倾化思潮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右翼团体的极端民族主义言行和学术界所谓的“言论自由”,严重妨碍了日本社会对军国主义侵略历史的正确认识,助长了政治右倾化思潮的抬头。

  表现

  公开否认侵略战争历史,力求修改和平宪法,强调实行所谓集体自卫权,企图进一步扩大自卫队的行动范围,挑战“战后体制”

  近年来,日本右翼保守势力及其主张急剧膨胀,并在日本政界渐占上风,已经严重影响到日本内政外交。可以说,日本的政治右倾化是日本政坛总体保守化的历史必然。

  日本政治右倾化具体表现为:政治上更趋保守化,越来越多的保守派政要公开否认和美化殖民及军国主义侵略战争历史,要求摆脱所谓“战败国后遗症”,不断激化与邻国的领土纠纷,力求修改和平宪法成为所谓“正常国家”等等;军事上不仅实现并扩大了海外派兵,而且主张放弃“专守防卫”原则,通过修改“武器出口三原则”,壮大日本军事防务影响力,强调实行集体自卫权,企图进一步扩大自卫队的行动范围。这些动向成为日本政治右倾化思潮的集中表现。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上台伊始,就明确表示“修宪”是自己的“历史使命”,力图“摆脱战后体制”的意愿十分明确。就目前日本政局来看,2012年和2013年的众参两院重新确立保守政党自民党“一党独大”的优势,获得众参两院半数以上席位的自民党将修改和平宪法提速,加之日本维新会、大家党和新党改革等修宪势力的壮大,日本政坛的总体保守化和政治右倾化全面加速。安倍立志要制定一部符合保守势力意愿的新宪法,完成自民党尚未完成的“立党”使命。在安倍看来,修改和平宪法是日本成为所谓“正常国家”、实现政治军事大国战略构想的关键所在。

  目前,日本国内的政治气候逐渐向参拜靖国神社“合理化”的方向发展。2013年12月,安倍晋三不顾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悍然以首相身份参拜供奉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今年4月,安倍又以首相身份向靖国神社供奉祭品,紧随其后,140多名跨党派国会议员集体“拜鬼”。安倍晋三在其著述《致美丽的祖国》中妄称,参拜靖国神社“目的是向为我们国家献出生命的人表达尊崇的心情”。他还质疑“东京审判”的法理依据,狡辩称“战犯在国内法上不是罪犯”,所谓“‘甲级战犯’存在着误解”。 日本政府审定通过否认殖民及军国主义侵略罪行的历史教科书误导日本新生代。右翼团体“新日本历史教科书编撰会”肆意歪曲历史,鼓吹殖民及军国主义侵略有理。日本政府借口该历史教科书是由民间学者编撰,极力淡化日本中小学教科书均须交文部科学省审定的责任,并以“学习指导要领”解说书的形式,纵容“新历史教科书编撰会”肆意歪曲历史事实。

  这些政治右倾化言行罔顾人类良知和国际正义,完全无视日本军国主义侵略对亚洲受害国民众犯下的滔天罪行,严重误导了日本社会对于日本近现代史上“功过是非”的价值判断,也必然与日本社会的一些右倾化思潮相互呼应。

  今年2月4日,日本鹿儿岛县南九州市的“知览特攻和平会馆”竟然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邮寄申请书,希望将该会馆收藏的333件敢死队队员遗书等列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这种公然将军国主义侵略者的遗书申报世界记忆遗产的恶劣行径表明,日本社会一些人对于殖民及军国主义侵略罪行不仅没有深刻反省,且有颠倒黑白的价值误判。又据日本共同社今年3月1日报道,东京多家公立图书馆馆藏的有关记述纳粹迫害的《安妮日记》及相关书籍遭蓄意破坏,国际舆论认为日本社会已经呈现“保守化”和极端民族主义倾向。执政的保守势力为极端民族主义的肆意泛滥提供政治气候,后者为前者的政治右倾化言行摇旗呐喊。如今这两股势力遥相呼应,甚至公然合流,导致日本国内的政治右倾化日趋严重。

1 2 共2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