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当今世界政治生态发生了重大变化,也就是因冷战而来的二元对峙瓦解,建立于制度对抗基础上的理论和原则已经不能有效解释世界,需要新理论和新原则来应对。那么,这个新理论与新原则该奠基于哪里?有以下若干方面需要首先加以明确。
第一,中国追求以政治制度选择朋友,还是以利益关系选择朋友,或是以核心价值观选择朋友,这是前提且带有根本性。由于国际共运处于低潮,以政治制度选择朋友缺少空间,以利益选择朋友影响大国形象,以核心价值观选择朋友发挥空间不大。目前西方多以混合方式进行结盟,我们需要奠基于利益,张扬道义,适度着眼政治制度。
第二,世界国家博弈是力量的体现,不管国家还是国家集团,有力量就参与布局世界,没有力量就跟着走。目前国家影响力主要有三种形式:大国自身影响能力;国家集团影响能力,也就是抱团式影响力;不按常理出牌影响世界。其背后又内含着三种力量:硬力量、道义而来的软力量、混合力量。中国需要混合力量,同时在发挥自身具有影响力的同时,寻找盟友加强影响力。
第三,中国追求什么样的国家定位及其在此基础上的发展目标。发展目标和国家定位决定着新的对外交往理念。目标决定着中国参与大国博弈的形式和内容。所有国家都不能脱离自己利益,但国家在世界上所处的地位和参与形式、程度决定着侧重点。处在前几位的大国需要承担一定的道义责任,否则世界就没有秩序。比如,第一大国必须有献身精神,否则无法当领袖;第二大国有晋升第一大国的愿望,也必须努力提升道德形象,同样需要担当和牺牲奉献;第三大国要保住自己的荣誉和话语权,要有一定的奉献,等等。中国的综合实力要在较短时间内进入前三位有难度,但经济总量世界第二吊起了国民胃口。如此错位甚至陷政府于两难,因而有一个遵照前者,还是满足后者的问题存在。不管侧重哪一个,我们的对外交往已经到了需要适度超越利益,突出道义的时候。
基于上述分析,笔者认为中国需要依据发展的世界形势与中国的国际地位,下力气搞好顶层设计与理论创新,真正弄清世界的发展走向和形态,弄清中国大国道路上的中远期奋斗目标,在此基础上形成科学的富有世界引导力的对外交往理论和原则。那么中国需要创新的对外交往原则应当是什么,依照习近平主席一段时间来阐述的外交理念,笔者认为可考虑在“共同应对世界面临新挑战;积极参与建设世界新秩序”的基础上,提出“四项基本原则”:道义原则、核心利益与利益关联原则、平衡妥协原则、包容共存原则。
四项基本原则具体解读如下:
道义原则。道义原则既是旗号,也是对大国的要求,否则无法占领大国博弈的制高点起引领作用。强调道义对中国很重要,因为未来中国必须在很多问题上表态,事情总有是非曲直,我们需要告诉世界,中国的原则是清楚的,也是主持公道的,同时告诉朋友,中国有责任支持和关照朋友,但作为朋友也应理解中国的原则。
核心利益与利益关联原则。在非核心利益上,可以本着妥协平衡原则作出某些让步,但在根本利益问题上中国一定会维护自身根本利益。与此同时也有一个利益关联问题,正如美国在俄乌争端中明确表态站在盟国一边,维护其利益,当我们明确了自己的利益关联原则,那么遇到俄乌争端这样的问题,中国在安理会投弃权票也就容易获得理解。
平衡妥协原则。世界并不完美,很多问题上并不是非此即彼,非对即错,这就意味着要以妥协实现平衡,以平衡求得妥协,避免过多冲撞产生更多更大的灾难性后果。仍然以俄乌争端为例分析问题,当我们有此原则在前,尚未作出表态之时,两个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都已经知道中国的态度,世界也知道中国的态度。于是问题由复杂而变得简单。
包容共存原则。文化是多元的,因多元造就丰富多彩,各国发展阶段和状态差异更大,因此决定了最好的未必是适合自己的,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如此便决定了,以一种文化和价值观改造世界是行不通的,特别是强行作为更导致矛盾和冲突。所以,世界必须包容多样性。以此作为我们的外交原则,能够获得发展中国家的支持,也能引导西方国家的价值观,同时对自己的发展道路作出外交解释。
(作者为国防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