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军事国际-正文
充分认清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
国防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www.workercn.cn2014-06-17来源:解放军报
分享到:更多

  

  编者按 实现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动力在改革,出路也在改革。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专门作出部署,习主席就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并反复强调,“要到中流击水”。全军广大官兵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用习主席关于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重要论述统一思想、汇聚共识、形成合力。

  为改革顺利推进营造良好舆论氛围,是中央军委机关报的重要职责。本报将继续就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重大意义、方针原则和目标要求,各级对改革的态度、信心和做法,广大官兵积极支持改革、投身改革、为改革建言献策等话题,刊发相关新闻、通讯、评论员文章和理论文章等,希望广大官兵能够从中受到启迪和教益,做到真心拥护改革、自觉服从改革、积极投身改革,真正成为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生力军。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以宏阔高远的战略视野、锐意强军的使命担当,对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和战略部署,特别强调要“充分认清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我们要站在全局和战略高度,深入学习贯彻习主席的重要论述和战略部署,深刻认识和把握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重大意义,不断增强深化改革的使命感责任感和自觉性坚定性,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的决策部署上来,形成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强大合力。

  实现强国梦强军梦的战略谋划

  习主席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强国梦,对军队来讲也是强军梦,并着眼实现强国梦强军梦,鲜明提出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这一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实现强国梦强军梦是开拓性的伟大事业,必须通过深化改革破解深层次矛盾问题,为强国强军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机制保障。

  改革是强国强军的根本出路。当前,我国安全面临的现实威胁呈上升趋势,各种矛盾问题汇集叠加。国家安全形势更趋复杂,亚太地区成为国际战略竞争和博弈的新焦点,我国周边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争端、大国地缘竞争、军事安全较量、恐怖主义威胁等更加凸显,在我们家门口生乱生战的可能性增大。习主席指出:“能战方能止战,准备打才可能不必打,越不能打越可能挨打,这就是战争与和平的辩证法。”在国家“关键一跃”的节骨眼上,只有打造出支撑强国的强大军队,才能实现由大国向强国的跃升。突破“崛起困境”,实现强军跨越,绝不能指望外部力量的 “帮助”,必须把强军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通过改革推进强军进程。不改革就没有出路,改革半途而废就会深陷于“困境”,就是死路一条。

  改革是强国强军的关键一招。深化改革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实现强军兴军的关键一招。改革能够使落后于时代的军队走上“新路”,实现后发赶超。近代以来世界上的大国崛起,几乎都贯穿着以变革强军推动国家强盛的历史脉络。西班牙抓住开辟新航路的历史机遇推进变革强军,组建“无敌舰队”确立了海上霸权。普鲁士在法军占领下痛定思痛、卧薪尝胆,推进军事改革,终于反败为胜。在越战中深陷泥潭的切肤之痛,迫使美军进行大规模改革,进而赢得了近几场局部战争的胜利。新形势下,我们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力量保证,必须坚定不移变革强军。

  改革是强国强军的动力之源。我军从建军那天起,就在党的坚强领导下,适应形势任务发展变化,不断创新具有我军特色的军事制度和组织体制,不失时机进行改革。一部人民军队建设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改革发展的历史。每一次重大改革都给我军发展增添强大动力、注入新的活力。新形势下,国防和军队改革进入了攻坚期和深水区,面临的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政策性问题,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加之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环境,有些人精神懈怠,思想“放马南山”,因而失去了变革强军的动力。只有通过改革,冲破思想观念障碍,突破利益固化藩篱,才能激发官兵闯关夺隘的信心和勇气,使一切战斗力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源泉充分涌流。

  追赶世界新军事革命大潮的必然选择

  当今时代,战争形态和作战样式加速演变,以信息化为主要标志的世界新军事革命持续推进。在世界新军事革命大潮中,改革成为各国军队夺得未来战争主动权的制胜密码。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改革,是我军迎接世界新军事革命挑战回避不了的时代大考,也是赢得未来战争主动权的战略举措。

  适应世界新军事革命发展趋势的必然要求。当今世界,新军事革命呈现许多新特点新趋势,军事技术日新月异,武器装备发展周期缩短;军事理论创新持续加速,新军事理论特别是作战理论不断涌现;军事组织体制改革持续推进,适应未来一体化联合作战的新型军事力量体系构建不断取得新进展;太空、网络、极地空间成为国际战略竞争新的制高点,太空军事优势和网络空间发展权主导权控制权的竞争愈演愈烈。在这场世界新军事革命的大潮中,谁思想保守、固步自封,谁就会错失宝贵机遇,陷于战略被动。只有到中流击水,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抓住当前世界科技革命、产业革命、军事革命蓬勃发展的历史机遇,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改革,才能在21世纪的军事竞争中赢得胜利。

  适应战争形态革命性演变的客观需要。随着人类科学技术革命的强劲推动,战争形态演变呈加速发展态势。如果用时间标尺来衡量,冷兵器战争时代的军事变革以“千年”为单位,热兵器时代的军事变革以“百年”为单位,机械化战争时代的军事变革以“十年”为单位,信息化战争时代的军事革命则是以“年”甚至月为单位。一步跟不上,就可能导致全盘落后。“天予不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迎,反受其殃。”历史告诉我们,只有那些敏锐把握战争形态演变趋势和拐点,并更快付诸军事改革实践的军队,才能把握军队转型的主动权,在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适应战争制胜机理深刻变化的紧迫课题。人类的生产方式与战场上的制胜方式紧密相连。在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极大改变着人类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也改变着战争的面貌和作战方式,使战争制胜机理发生一系列变化。从海湾战争到反恐战争,战争能量释放方式呈现出以信息主导、体系支撑、精兵作战、联合制胜为特点的革命性变化,战斗力生成方式、力量结构模式、战场主导因素、作战基本样式、战略战术指导等在制胜因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与世界强国军队相比,我们不仅存在武器装备方面的技术差,还存在组织结构方面的体系差、认知方式方面的思维差。必须紧紧扭住战争制胜机理变化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推进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实现体制转轨、体系转型,获取信息化战争制胜的钥匙,牢牢掌握未来战争的制胜主动权。

  顺应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大势的内在要求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党中央、习主席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部署,中国改革进入“2.0”时代。习主席强调:“国防和军队改革是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标志。”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对于实现党和国家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优化国家发展布局的战略抉择。国家发展总体布局的优化程度,对于综合国力强弱具有决定意义。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多次对国家发展布局进行调整。习主席胸怀全局、审时度势,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国梦的战略全局高度,进一步推进富国和强军相统一,强调把经济建设作为国防建设的基本依托,把国防建设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把国防和军队改革作为单独一部分写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使之上升为党的意志和国家行为,并亲任中央和军队两个改革领导小组组长,从领导体制上完善了富国和强军相统一的战略布局。这是注重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的重大举措,标志着军队建设改革与国家总体建设改革的统筹谋划进入新阶段。

  整合国家整体实力的强国之举。历史和现实表明,强大的军事力往往能大大提升国家的政治力、经济力、文化力和外交力,对提升综合国力具有重要的综合性溢出效应。这就是习主席所指出的“加强国防建设对经济社会发展也具有重要拉动作用”。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不仅通过强军从整体上拉动经济社会发展,而且通过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开拓增强国家整体实力途径。当今时代,信息化战争条件下的体系对抗,已集中表现为以国家整体实力为基础的体系对抗。通过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整合用于体系对抗的国家力量,将直接拉动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国家整体实力的大幅提升。

  综合利用国家资源的强军之策。把国防和军队改革纳入国家整体改革规划之中,不仅注重通过强军来推动强国,也注重通过其他领域改革来配合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这表明我们党坚持富国与强军相统一的治国理政方略进入新境界。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明确要求地方在经济建设中要贯彻国防需求,自觉把经济布局调整同国防布局完善有机结合起来,这必将形成举国办国防、全民办国防的大格局。我们要抓住这一历史机遇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综合利用国家资源,强力打通制约强军的梗阻。

  确保军队能打仗、打胜仗的根本举措

  能打仗、打胜仗是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根本目的。当前,我军存在着打现代化战争能力不够,各级干部指挥现代化战争能力不够的问题。习主席振聋发聩地指出:“能打仗、打胜仗方面存在的问题就是最大的短板、最大的弱项”、“军事上的落后一旦形成,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将是致命的”。从深层次看,制约我军能打仗、打胜仗能力提升的瓶颈,主要是“长期积累的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政策性问题”。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就是要克服这些障碍、解决这些矛盾问题,深入推进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

  从根本上消除制约打胜仗能力提升的体制性障碍。这个体制性障碍,主要表现为“领导管理体制不够科学、联合作战指挥体制不够健全”。领导管理体制和联合作战指挥体制,在军队组织体制中处于主导地位,是军队管理和作战的“中枢神经”。领导管理体制决定军队组织功能,联合作战指挥体制决定军队作战效能。如果这些体制出了问题,打仗就如同 “智障”者与健全人进行搏斗,结果不言而喻。历史告诉我们,在落后的体制编制上作小修小补,即使拥有一些先进武器装备,在与先进军事力量体系的对抗中也难逃失败的命运。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必须冲破思想禁锢和利益藩篱,把消除体制性障碍作为改革的着力点和突破口,优化军委总部领导机关职能配置和机构设置,健全军委联合作战指挥机构和战区联合作战指挥体制,完善各军兵种领导管理体制,推进联合作战训练和后勤、装备保障体制改革,使领导指挥体制真正适应能打胜仗的要求。

  从根本上破解制约打胜仗能力提升的结构性矛盾。当前,我军仍处于机械化任务尚未完成又要努力实现信息化的复合发展阶段,与信息化建设领先的军事强国相比,既存在信息化系统的“体系差”,又存在武器装备的“效能差”,进而使我军与强敌的能力差拉大。如果不能在通过加强武器装备现代化建设解决“效能差”的同时积极消除组织形态的“体系差”,就无法在体系对抗中赢得主动权。组织形态的“体系差”源于结构性矛盾。其主要表现是军队数量规模偏大和力量结构不合理,即军兵种比例、官兵比例、部队和机关比例、部队和院校比例不够合理,非战斗机构和人员偏多、作战部队不充实等。结构决定功能。不合理的军事力量结构,难以形成可靠的力量依托,无法适应国家安全和发展对军队履行职能使命提出的新要求。只有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调整优化力量结构,重点加强海军、空军、第二炮兵部队建设,促进各军兵种力量协调发展,特别是突出新型作战力量建设这个战略重点,着力增强新质作战能力,优化装备体系结构,才能使军事力量结构更加符合打仗的要求,掌握战争制胜主动权,真正形成决战决胜的“拳头”,提高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

  从根本上解决制约打胜仗能力提升的政策性问题。战斗力的核心要素是人。解决人的问题,必须转变与能打仗、打胜仗要求不相适应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使一切物质和精神资源向激发官兵战斗精神、吸引和集聚优秀人才聚焦。要着力解决政策制度改革既滞后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时代要求和国家政策制度创新总体趋势,又滞后于当代多数国家激励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通行做法的问题。军队的政策制度,既是保障打赢的政策制度安排,也是保障官兵切身利益的政策制度安排。只有官兵的切身利益得到有效维护和保障,少有后顾之忧,官兵才能全身心投入国防和军队建设。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要坚持把健全完善与军队职能任务需求和国家政策制度创新相适应的军事人力资源政策制度作为“重头戏”,把建立军官职业化制度作为军官政策制度改革的大方向,为打造托举强军目标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提供坚实的制度支撑,进一步增强军人职业荣誉感自豪感和军队凝聚力战斗力;要改革军费管理使用制度,提高军事经济效益;要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更好把国防和军队建设融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体系,为提高打胜仗能力提供坚实政策制度保障。

  (执笔:任天佑)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